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术著作 > 正文

【文献卷】德国近现代诗歌理论批评翻译与影响研究资料汇编

甘小盼

目  录

 

上编  中国学者翻译德国近现代诗歌理论批评的资料(1917—2019)

歌德诗中所表现的思想......  [德]Shokama

自歌德至现代......   [日]加藤美仑

近代的诗人......  Richard Moritz Meyer

论歌德......  [日]山岸光宣

诗人歌德之爱......   Lueka

简单的自然之仿效,形相,风格...... [德]歌德

政治诗人海涅......  [日]舟木重信

论歌德的诗......  [奥]斯•茨威格

歌德《神秘的合唱》在中国的译介与评论......  [斯]马利安·高利克

 

下编  德国近现代诗歌和诗论对于中国现代诗人、诗歌和诗论的影响研究资料(1917-2019)

论冯至的十四行诗......  周 棉

试论《浮士德》对郭沫若诗剧的影响...... 苏 宁

鲁迅与海涅......  张玉书

谈歌德《浪游者夜歌》的翻译......  樊修章

歌德在中国——一百年来的介绍、研究和接受史的回顾......  杨武能

限制中方显能手——谈冯至先生的诗歌翻译......  高中甫

鲁迅与德国文学...... 袁荻涌

吸取、创造与超越:郭沫若的歌德接受史......  傅正乾

冯至与里尔克......  沈爱明

郭沫若与歌德......  范劲

冯至:《十四行集》与中外诗歌文化......  段从学

冯至:通向新现代主义的艺术桥梁......   孙玉石

略论《十四行集》的两个精神前提......   张桃洲

冯至的歌德研究...... 严宝瑜

现代中国象征论诗学流变年表(1918—1949) ...... 贺昌盛

冯至与里尔克......   陆耀东

救亡与沉潜:西南联大时代冯至、陈铨对歌德的诠释...... 叶隽

里尔克神话的形成与中国现代新诗中批评意识的转向...... 范劲

从德国浪漫派到存在主义——论冯至对德语文化的接受与消解......   杨志

文化史语境中的应时德诗汉译之意义...... 叶隽

1920年代:冯至与中德浪漫传统的关联......   张辉

现代中国的荷尔德林接受——以若干日耳曼学者为中心......   叶隽

里尔克与中国现代新诗......  张岩泉

“远取譬”与鲁迅对冯至的评价问题...... 李怡

历史内需与文化过滤——试析郭沫若的席勒接受...... 莫小红

季羡林的荷尔德林早期译介研究...... 叶新 陈勤

马君武译歌德《阿明临海岸哭女诗》...... 吴晓樵

诗人的“德国锁”——论张枣其人其诗......  颜炼军

 

附录一:德国近现代诗歌理论和诗歌批评的翻译资料索引(1917—2019)  

附录二:德国近现代诗歌和诗论对于中国现代诗人、诗歌和诗论的影响研究资料索引(1917—2019) 

编后记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