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卷】人称代词与中国诗歌现代转型 研究资料汇编
目 录
人称代词与中国现代诗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倪贝贝
关于“她”字的辩论...... 寒 冰 刘 复
略谈《女神》中的“自我”形象 ...... 稚 榕
关于《女神》中自我抒情的主体形象的几个问题 ...... 陆耀东
多重声部的抒唱
——论卞之琳新诗的复调艺术...... 许 霆
刘半农和“她”字...... 苏 华
寻找精神的家园
——论戴望舒诗歌的抒情主体形象...... 王泽龙
试论抒情诗的视角和人称...... 许 霆
现代诗歌的叙述结构...... 刘立辉
论卞之琳的新智慧诗...... 王泽龙
冯至、穆旦四十年代诗歌写作的人称分析...... 姜 涛
卞之琳三十年代诗歌的艺术新质...... 罗振亚
艾青诗歌抒情主体人格管见...... 陈增福
汉英诗歌第一人称指示词隐显模式的美学比较...... 罗良功
天狗·动词·我
——郭沫若《天狗》一诗的三种解读方法...... 王元中
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
——论20世纪中国新诗语言问题...... 张桃洲
主体意识:介于个体与群体之间
——中国新诗的两种人称辨析...... 张桃洲
“我”和“我们”的诗歌
——从人称选择分析卞之琳冯至诗歌的诗性主体...... 王 喆
“人的发现”和五四白话诗的语言观...... 张向东
穆旦“新的抒情”实践及其诗学意义...... 陈 彦
中国现代诗歌抒情主体的多重性...... 段从学
40年代中国新诗抒情主体形象的一次现代性探索
——以穆旦40年代诗歌创作为个案研究 ...... 邹 英
论作为左翼诗歌抒情主体的“我们”...... 张德明
试论中国新诗的语言表述空间...... 陈爱中
论戴望舒诗中人称代词组合的象征意蕴...... 侯桂新
语言意识的觉醒与“人的发现”...... 张向东
论中国新诗的三种声音 ...... 许霆
“我”与“我们”
——当代诗歌中的个体形象和群体形象试析...... 颜炼军
卞之琳早期诗歌中抒情主体的泛化...... 蔡玉辉
冯至诗歌人称话语之嬗变...... 陈美霞
诗界革命的语言变革策略...... 胡峰
论穆旦诗歌的人称问题...... 李琬
“她”字问题与“现代性”认知的再解释
——答杨剑利博士...... 黄兴涛
“我们”:“被围者”的困境
——论穆旦四十年代中后期诗歌中的人称结构与主体意识...... 娄燕京
人称代词与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研究资料汇编存目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微信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