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术著作 > 正文

【学术卷】华兹华斯在中国的传播接受

罗俊容 涂慧琴

目  录

绪  论 

一、威廉·华兹华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揭幕人   

(一)华兹华斯生平及创作   

(二)华兹华斯的诗学思想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影响研究 

(二)浪漫主义 

(三)听觉想象 

(四)大自然精神   

 

上编 华兹华斯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章 零散与片断: 1949年前华兹华斯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1949年前华兹华斯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  1949年前华兹华斯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自我与重心:李祁《华兹华斯及其序曲》   

 

第二章  拓展与深化:新时期以来华兹华斯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简要与丰富:易晓明《华兹华斯》 

第二节  华兹华斯研究论文   

一、华兹华斯单篇作品研究   

二、华兹华斯与其他诗人比较研究 

三、华兹华斯诗学理论研究   

第三节  系统与重量:华兹华斯研究专著   

一、集中与深入:苏文菁《华兹华斯诗学》 

二、理性与深度:丁宏为《理念与悲曲:华兹华斯后革命之变》   

三、史实与对比: 陈才忆《湖畔对歌:柯尔律治与华兹华斯交往中的诗歌研究》 

四、现象与象征:赵光旭《华兹华斯“化身”诗学研究》 

第四节  散乱与精到:文学史教材中的华兹华斯 

一、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   

二、聂珍钊主编《外国文学史》   

三、王佐良著《英国诗史》   

 

第三章  分野与关联:英美与中国华兹华斯研究的比较   

第一节  英美的华兹华斯研究 

第二节  中外华兹华斯研究的对比 

一、研究内容的比较 

二、研究方法的比较 

第三节  回顾与反思:国内华兹华斯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资料缺乏   

二、重复现象严重   

三、研究的文化过滤与西化倾向   

 

第四章 结语:进程、特点与启示  

第一节  华兹华斯在中国研究的进程   

第二节  华兹华斯在中国研究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华兹华斯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下编 华兹华斯与中国浪漫主义新诗(1917-1949)

第一章  华兹华斯译入中国的历史文化语境 

第一节  清末民初科学思潮的传播 

一、向西方学习科学到学习文学的转向 

二、中国现代报刊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清末民初翻译文学的兴盛 

一、外国文学翻译的兴起 

二、英国浪漫主义的译介 

第三节  日本作为华兹华斯译入中国的中介桥梁 

一、世纪之交华兹华斯在日本的传播   

二、二十世纪初留日作家对华兹华斯的接受 

 

第二章  华兹华斯与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兴起(1917-1927)  

第一节  1917-1927年间华兹华斯在中国的译介 

一、华兹华斯诗歌的翻译 

二、华兹华斯诗学观的译介   

第二节  华兹华斯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儿童世界里的天光   

二、民间生活中的苦难   

三、由“情感的自然流露”到“高涨着的情调” 

第三节  华兹华斯对徐志摩浪漫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诗人的情感和想象力 

二、自然的精神和感召力 

 

第三章  华兹华斯与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发展(1927-1937)  

第一节  1927-1937年间华兹华斯在中国的译介 

一、华兹华斯译介的繁荣发展 

二、《云游》:原诗、译诗和新诗 

第二节  华兹华斯与“新月派”   

一、以“理”节“情”的新诗格律探索 

二、“新月派”十四行诗创作实践   

第三节  华兹华斯与“汉园三诗人”   

一、以故乡为中心的浪漫抒情 

二、从自然物象中感悟哲思   

 

第四章  华兹华斯与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沉潜(1937-1949)  

第一节  1937-1949年间华兹华斯在中国的译介 

一、华兹华斯译介的回归 

二、《怀露西》:不同译文的分析 

第二节  华兹华斯与“西南联大诗人群”   

一、倾听中的想象   

二、沉思后的抒情   

参考文献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