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术著作 > 正文

【学术卷】格律理论与中国新诗的传播接受

张桃洲

目  录

 

绪论  格律理论与中国新诗的传播接受 

一、格律和“声音” 

二、格律与现代汉语的音乐性 

三、新诗格律的“内在化”趋向   

四、超越格律:新诗的深层问题   

 

第一章  新诗“发生”背景下的《少年中国》形式诗学   

第一节  音律:形式意识的凸显   

第二节  译介中的理论渗入   

第三节  早期新诗坛的杂语共生   

 

第二章  《新诗歌集》与1920年代新诗的听觉诉求  

第一节  新诗可唱不为吟 

第二节  将新诗写入歌谱 

第三节  诗行与曲调的相谐   

 

第三章  卞之琳格律诗学的来路和去处 

第一节  “新月诗派”:起点的意义   

第二节  终其一生的格律探求 

第三节  开拓格律诗学的新境 

第四节  “小大由之”:形式的现代感 

第五节  格律与现代意识的张力   

 

第四章  林庚自然诗理念的生成与意义 

第一节  从自由诗到格律诗   

第二节  自然诗:涵纳万物的形式 

第三节  语言诗化与诗的新原质   

第四节  “半逗律”和典型诗行的建立 

 

第五章  格律观念比照下的废名诗学主张   

第一节 “诗的内容”与“散文的文字”

第二节 “乱写”的“诗情”  

第三节  探求“诗的思维术” 

第四节 “散文性”:新诗本质的再认识

 

第六章  “音调的设计”:郑敏语言观的多重来源   

第一节  “语言音乐性”:雕塑品质的形成 

第二节  语言的“无意识”与解构的踪迹   

第三节  西方资源与汉语性   

 

第七章  新诗格律理论建设的两个关键节点 

第一节  新诗形式基础的歧见 

第二节  “现代格律诗”的内在理路   

第三节  两个时代之格律观念的分野   

 

第八章  内在旋律:自由体新诗格律的实质 

第一节  从“自然的音节”到“内在的韵律”   

第二节  以“健美的糅合”锻造“新的抒情”   

第三节  抒写人性醒觉的“大音希声” 

第四节  格律内化的价值 

 

第九章  作为新诗音韵探测方式的朗诵 

第一节  书斋里的朗诵:新诗语言的试验   

第二节  读诗会:探索新诗的节奏与韵律   

第三节  朗诵诗运动:“为朗诵而作诗”   

第四节  余论:朗诵的功能与意义 

 

第十章  从民间歌谣汲取格律资源: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歌谣征集运动及其取向   

第二节  音韵的调试与别样风格   

第三节  从大众化到民歌体   

第四节  困境与难题 

 

结论  格律理论的析分与整合 

参考文献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