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术论文 > 正文

自然及其“神性”:论雷平阳的生态诗学

李秋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摘 要:雷平阳生态诗学以云南地理环境为坐标,将诗歌写作之经验、情感与想象倾注在对自然生态的关切和描摹之中,努力呈现特定区域的自然万物之“神性”意味。雷平阳的诗歌写作,以呼唤“神性”自然与理想人性之复归的方式,以独特的“环境想象”,回应着消费文化、现代文明对自然环境与原始文化的侵蚀,完成了对一个被“怯魅”的自然之“复魅”。诗人对云南地域多元的宗教现象,特别是佛教及衍生文化情有独钟,诗作借助宗教元素表现了与民族情感、心理相联结的生态思想,开掘其隐含的文化意味与审美价值。雷平阳的诗歌在回归诗性“自然”的同时,也在向人性之初复归,用以抵制、补偿科技理性带来的伤害和代价。
关键词:雷平阳;生态诗学;自然;“神性”;“复魅”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