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术论文 > 正文

作为“社区研究”的战时现实主义——沙汀“雎水十年”的生活与写作

姜涛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0年第4期

摘 要:抗战初期,沙汀夫妇、何其芳、卞之琳结伴,由成都出发北上延安.和大多数奔赴延安的青年一样,他们也为“革命圣城”的空气所吸引,但延安不是终点,此行的筹划还与文学上的抱负相关,即希望从延安转赴华北战地,创作周立波《晋察冀边区印象记》那样的散文报告, “借以进一步唤醒国统区的广大群众,增强抗战力量.”结果,卞之琳获准先行一步,参加“抗战文艺工作团”奔赴晋东南,旅行途中及返归之后,先后写下了《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及其他诗文.沙汀与何其芳则一直等到鲁艺文学系第一期学员结业,才和部分鲁艺学生一道,跟随贺龙的一二○师奔赴晋西北及冀中游击区,一路收集材料,体验战地生活,为自己的创作做准备.可惜的是,这一次战地旅行并不成功,在接连不断的长途行军中,由于始终改变不了“做客”的位置,经历了一系列的努力及不适,他们最终选择“一个可羞的退却”。
关键词:沙汀;战时现实主义;“雎水十年”


.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