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术论文 > 正文

校园期刊与新诗文体的建构——以《新潮》与《清华周刊》为例

王雪松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

摘 要:在新诗发生期,《新潮》和《清华周刊》作为典型而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园期刊,深度参与了新诗文体的建构。刊物的排版体式建构了新诗的视觉形态,反映了编辑、作者的诗体观念,尽管节行标识不统一,但以意群来分行分节是通例。对于诗行建设,《新潮》诗人群在理论上建树不多,诗行基本按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逐次排列,句意顺承而结构嵌套,在追求写实的同时显得叙议突出而抒情不足",行"的独立性和艺术性未得到足够重视,但康白情通过设置旋律句、对称等方式,对节行建设做了一些探索和创新;《清华周刊》诗人群有明确的节行建设理论,强调行的独立性和艺术性,注重行式组合的美学体验,梁实秋、闻一多、朱湘等诗人对于行的独立和匀配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标点符号参与诗体建构问题上,《新潮》和《清华周刊》诗人群都有明确的理论倡导和丰富的创作实践,《新潮》上的诗歌借助标点拟音求似,引入对话体,体现了标点符号在写实达意方面的优势;《清华周刊》诗人群则警惕标点符号过度使用造成的节奏破碎,注意标点符号表意功能和语流停延功能的协调。
关键词:《新潮》;《清华周刊》;新诗;文体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