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术论文 > 正文

“为有源头活水来”——早期新诗理论中的“修养”与“源泉”论

姜涛

《文艺争鸣》2017年第8期

摘 要:<正>1919年10月,胡适在上海《星期评论》杂志上,发表长文《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第一次正面阐述了“新诗”的内涵:“中国近年来的新诗运动可算得上是一种‘诗体大解放’.因为有了这一层诗体的解放,所以丰富的材料,精密的观察,高深的理想,复杂的感情,方才能跑到诗里去.”依照朱自清的说法,这篇文章在当时“差不多成了诗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规划了新诗发展的方向.由此,从“旧诗的镣铐中”如何一步步解放的过程,以及后来针对“诗体解放”展开的反思、纠正,似乎成为早期新诗历史的一条“剧情主线”.然而,在回望“百年新诗”、竞相回溯新诗起点之际,这样一条以诗体形式为中心、强调线性演进的“剧情主线”能否说明新诗“实验室”中发生的一切,其实是可以讨论的。
关键词:早期新诗理论;“修养”论;“源泉”论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