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分享会在京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诗歌网 作者:马欣雨
4月23日下午,《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分享会在太度文创科技园成功举办。《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出席活动并致辞,诗人、艺术策展人赵野,诗人、摄影家、博物学者莫非,资深媒体人陈朝华,导演王超以及二毛、雷格、陈勇、安琪、杨应时、渝儿、王艾、朱赫、董梅、陈坤、符力、赵琳、罗曼、马欣雨等诗人、艺术家出席。
《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在1980年代写诗》是活跃在当代中国诗坛的实力诗人自选诗歌集。集子中的诗人共20位,有二毛、王键、北乔、安琪、伐柯、华清、陈朝华、苏历铭、李少君、杨锦、汪剑钊、邱华栋、邵勉力、陈勇、张小波、单小海、树才、赵野、莫非、臧棣(按姓氏笔画排序)等人,这部诗集展现了诗人们近四十年的写作历程,呈现了一代人带有鲜明“理想主义”烙印的生命图景。
在朗诵现场,诗人雷格和二毛率先朗诵了自己的原创诗歌,而莫非的《七叶树》则由其妻子李筠代读。雷格的《老妇》以精致的心理描写触动着现场来宾,为朗诵会开启了美妙的序曲。诗人兼美食家二毛则谈论起他在1985年创作诗歌的历史背景。莫非的《七叶树》以优雅又清晰的语调曼妙地展现出诗作风采。随后,诗人渝儿朗诵了一首原创诗歌《小林》,将自然风物与历史变迁之感结合,为朗诵现场带来了深沉气息。而陈朝华则通过朗诵《一个二维码像一朵不凋零的花》与现场来宾共同回忆特殊时期人们的情感接力。
接着,诗人安琪朗诵了《早安,白薇》,在朗诵后,安琪为现场的诗人分享了她与现代作家白薇的奇妙邂逅——在一次采风中,她偶然踏入了白薇公园,由此回忆起自己与白薇在经历上的重叠之处,通过朗诵,安琪将这种奇妙的诗缘带到现场。而后,导演王超聊起他创作电影《孔秀》也正是来源于独特的文学冲动,由此他朗诵了一首原创诗歌《小鞋子》,表现出电影与诗歌之间巧妙的契合关系。诗人陈勇则朗诵了一首二毛的《为心爱的人下厨》,现场的各位纷纷表示这首诗歌的声音效果类似于说唱表演,于是诗人二毛则用四川方言再次生动地演绎了这首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诗歌当中挥洒自如的语言风格,赢得了众人的一致好评。
诗人赵野朗诵了原创诗歌《剩山》,并阐述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同名画作,以此表现出诗画同源的艺术魅力。随后,诗人朱赫朗诵了邱华栋的《勾勒》、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主任杨应时朗诵了陈勇的《冬藏》与李少君的《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董梅朗诵了诗人莫非的《榅桲》、赵琳朗诵了汪剑钊的《雪地上的乌鸦》、陈坤朗诵了二毛的《火锅》、马欣雨朗诵了诗歌《特写练习-花园》、符力朗诵了邱华栋《记住你生日的人》等,现场高潮迭起,众人在声音的表演中演绎多彩的诗情。
在活动尾声,《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做总结发言,他感慨于现场热络的诗歌氛围,并聊起诗集《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的编辑过程——正是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诞生了以诗集作为八十年代诗歌和友谊见证的念头。在发言中,李少君反复强调八十年代作为风格的重要性,正如诗集的标题“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一样,八十年代的诗歌创作以澎湃的热情与饱满的理想主义精神重塑着当代诗歌的美学风采,而诗集的编辑也将这种光辉的余韵传递至今,其成功也展现出纯粹美学的诗歌力量与价值。同时,李少君预告了另外一本诗集的诞生,新诗集同样延续着八十年代的风格脉络,但将收入更多北京地区以外的优秀诗人作品,诗集将以全新的面貌以待面世。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微信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