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坛动态 > 最新诗讯 > 正文

百余学者齐聚成都崇州 第二届中华诗歌文化学术会议举行

来源:中国诗歌网    作者:徐语杨

  草堂阶前寻子美,罨画池畔觅放翁。崇州历来与诗歌有深厚渊源。

  6月16日,第二届中华诗歌文化学术会议在四川成都崇州市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传承与发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江油李白纪念馆、三苏祠博物馆、崇州市博物馆、射洪陈子昂读书台、新都杨升庵博物馆、成都市望江楼公园等高校、诗人博物馆和学术团体百余人参与了会议。

  前来出席开幕式的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吉狄马加在致辞中说,会议产生的重要学术成果,一方面让我们的文化积累变得越来越丰富,是中华诗歌的伟大文化遗产,成为我们迈向明天的重要的基石;另一方面,这些学术成果,还应该影响当下诗人的创作,在这个意义上,学术成果就将变成真正的活态的成果。

  在主旨演讲中,西南民族大学祁和晖教授、四川大学周裕锴教授、作家出版社唐晓渡编审、广州大学戴伟华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曾明教授、四川大学王兆鹏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过常宝教授、清华大学马银琴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潘务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何言宏教授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分组讨论则分五个小组同时进行,围绕李白、杜甫、陆游等诗人的研究、诗歌文本研究、诗歌理论研究、诗教文化发展及转化利用研究、诗人故居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等议题进行交流。

  本次会议,视野宏阔,古今中外,均有体现。文本文献研究与诗学理论研究兼具,基础理论研究与转化应用研究并重,雅俗兼备,源流并考,胜义纷呈,新见迭出。

  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两度出任蜀州通判的陆游醉心于罨画池畔的通幽曲径,东阁枝头盛放的红梅,百亩东湖的烟波浩渺,挥毫写下这一千古名句。蜀州即今日之崇州,杜甫、高适、裴迪、赵抃、陆游等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诗篇,流传至今。

  近年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不断加强与崇州交流,“校园诗歌使者”活动走进了罨画池博物馆、“弘扬李杜精神公益校园行”走进了崇州学校、每年正月初七崇州还设有“人日游草堂”分会场,以诗歌吟诵、诗书画展览、诗意歌舞表演等形式,以诗聚友,以诗传情,共续诗坛佳话。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