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研究创新国际学术论坛在武汉举行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官网
10月21-22日,新文学研究创新国际学术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西南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香港岭南大学、新加坡社科大学、日本京都女子大学等60多所高校与研究单位以及20多家学术期刊的1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桂子山,研讨“新文学研究创新”的议题。
专家学者们就新文学史及史料创新研究、新文学理论批评创新研究、新文学作家作品创新研究、新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创新研究、学术期刊建设与学术研究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宏达在致辞中指出,新文学研究始终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本次论坛是新文学学界回应时代要求,为新文学研究开创新局面的一次新的理论探讨,期待本次会议探索出更加广阔、多元的学术创新路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刘勇表示,中国新文学研究创新,要探究它新在何处、为何而新、如何更新。中国新文学代表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现、当代文学的融合已不再是理论层面的问题,而是实质性的、实践性的趋势。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强调新文学研究的创新至关重要。他表示,希望借助各种方法与路径,提升对于文学文本与文学性价值的关注。在他看来,好的历史化研究,应该树立正向的文学观,社会史视野与文学性研究了构成时代总体性的想象。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刘云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是学院优势学科之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团体逐步形成了新诗研究、新时期小说研究与文学思潮研究的特色。希望本次论坛成为推动新文学研究自主知识话语体系创新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
论坛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泽龙主持。他认为新文学学科的特点,就是永远葆有与现实的对话精神,在文学研究中发现与现实重逢的思想焦点,实现文学历史价值的当代链接。新文学研究应积极拓宽文学史研究视野,突破一元化、二元对立论,坚持新文学开放多元的现代立场。面对人类文明一轮科学浪潮,文学研究应重构研究主体新的文学知识体系与人文科学价值观。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吴述桥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论坛云集了国内外中国新文学研究的诸多学者,为增进交流搭建了开放共享的学术平台,是近些年来中国新文学研究的一次盛会。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微信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