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凤在竹:祝凤鸣创作研讨会”在巢湖学院召开
来源:中国诗歌网 作者:刘康凯
2024年12月14日,由安徽省作家协会、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共同主办,安徽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安徽文艺评论(巢湖学院)基地和《诗歌月刊》杂志社共同承办的“鸣凤在竹:祝凤鸣创作研讨会”在巢湖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40位诗人、学者、评论家参加了会议。会议上午第一场由安徽省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陈先发主持,下午第二场由安徽文艺评论(巢湖学院)基地研究员刘康凯主持。
在开幕式上,巢湖学院副校长丁俊苗对嘉宾们的到来表示了热情欢迎,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巢湖学院办学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陈先发主席阐释了举办祝凤鸣创作研讨会的意义,对巢湖学院加强与省文联、作协合作,共同推进安徽文艺新发展的努力表示了赞赏和感谢。
在研讨环节,梁小斌、沈天鸿、苍耳、方文竹、庞培、吴忌、叶匡政、川木、张公善、金松林、孤城、木叶、陈巨飞、李商雨、周东升、黄舜、程勇军、王妃、许洁、黄涌、杨贺庆、陈晓松、赵东、叶健、祝凯鸣等诗人、评论家和学者,围绕祝凤鸣创作的各个层面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对祝凤鸣诗歌的风格特征、与新时期以来的主流“乡土诗”的差异、宇宙精神和对神秘世界的向往、色彩选择的诗学趣味、所受地域文化和外国文学的影响、对当下诗歌创作的启示,及其与同乡诗人海子在创作上的异同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次研讨会是安徽文艺评论(巢湖学院)基地系列学术活动品牌“湖畔论坛”的第三期。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于推进安徽省文艺创作与批评的互动、促进巢湖学院学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微信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