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协奏曲——新时代新工业诗选》首发式暨研讨会在东莞举办
来源:中国诗歌网 作者:欣闻
12月20日,《腾飞协奏曲——新时代新工业诗选》新书首发式暨研讨会在东莞樟木头镇成功举办。《腾飞协奏曲——新时代新工业诗选》由李少君主编,汇集了王二冬、汪峰、邵悦、申广志、许敏、李长瑜、漆宇勤等28位新工业诗人的作品,是一部以诗歌的形式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民族工业蓬勃发展及工业群体生存与奋斗的记述之书,也是一部反映国家发展巨变和人民精神状态的歌咏之书。
李少君表示,新时代以来,第一个诗歌潮流可以说就是新工业诗歌。从时代背景来说,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任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也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上。从诗歌本身的发展历史看,诗歌的草根性现象是互联网时代早期特点。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新大众文艺构成社会基础。新工业诗歌,其创作主体一定是新型工业化的各方面的从业者或相关群体,他们是生产主体,工作主体,也是创作主体,他们和新媒体结合,表达自我心声。这不是所谓体验生活,而是置身其中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新工业诗歌携时代潮流而来,不是一种被动被迫,而是一种历史的主动自觉。就像高铁已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快递员外卖员已成为我们打交道最多的人群,航天航空已成为新时代最壮丽的景观。劳动者工作者个体拿起了笔,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并最终超越了自我,创造了一道新的诗歌风景线。
汪峰谈到,新工业诗人如何精进诗艺?需克服诗中气息不足,克服对新工业时代的词语消化不良,以文化的自信,以新时代新型工业化的浩大、阳刚、铿锵,引领诗歌和文化沉稳、健康地迈向新高地。新工业诗人要站在历史高度审视这一场时代巨大的变革,并在新工业化的场域中保持忧患意识,充分挖掘人的要素,不断重塑工业文化、文明、价值、审美,为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始终造福人类贡献文化的力量。
漆宇勤认为,新工业诗歌是通过采风无法实现的,它跟写风景、写历史文化不一样,写新工业题材的诗歌必须要在新工业的现场,体验和情感呈现方式不一样,如果通过纯粹去工厂企业采风,是没有这种生活,没有这种情感的。
许敏谈到,新工业诗歌勇于探索并反映时代的精神面貌,展现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时代特点,新工业诗歌首先体现在对工业文明和人性关系的深刻挖掘上,展现人性的高贵与鲜明。新时代工业诗歌的创作,不仅是对工业文明的记录和赞美,也是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把握。
李长瑜分享到,写新工业诗歌的时候,不能忘记人永远是在C位的。人在新工业里面的关系是什么,感受是什么?人的心理活动是什么?焦虑是什么?要跟新质生产力的写作结合起来。
王二冬提出,新工业诗人、新工业诗歌的表达应该聚焦什么?新工业诗人在创作语境中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我就是在写我自己,写我自己在经历的时代生活,我身边的快递员兄弟,写我自己就是写这个行业,写我和每一个收件人和每一个消费者的故事,写我经历的每一天,我的收转运派的各个环节,还原我的生活,还有我身边的他们给我讲的故事,这个时代生活就是新工业时代。
邵悦谈到,作为一个煤炭工业诗歌写作者,如何将煤炭行业的高新技术入诗,如何赋予硬邦邦的煤块,以柔软的情感,如何体恤煤矿工人在采煤转型过程中的情感,如何从互联网的虚拟中捕捉新时代意象,如何用紧跟时代节奏的艺术审美进行新工业诗歌创作,是亟待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刘君君通过举例雷蒙·威廉斯的理论表示,“今天的新工业题材的诗歌,如果只是知识分子或精英中产、学院派的自我言说,不具有太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应该去生产一种新工人阶级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它的文化生产可以结成有机共同体的文化想象,促进有机共同体的生成”。
申广志认为,要想写好行业诗,重要的是两个“独”,一是要有独特的体验和认知,一是要有独特的艺术传达。“没有过时的题材,只有过时的艺术”,艺术要跟得上时代,不断创新表达方式。
冯雷谈到,新工业诗人并不因为占有某一题材而躺赢的,实际上还是要对语言有所锤炼。语言是一个消耗品,在日常生活中大量重复使用,很多语言慢慢失去了诗意,新工业诗歌对语言的刷新非常有意义。
《腾飞协奏曲——新时代新工业诗选》在东莞首发,不仅为中国诗坛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更是推动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东莞被誉为“国际制造名城”,是广东乃至全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中国打工文学的重要策源地之一。随着产业迭代升级,东莞作为新型工业城市为新时代的劳动书写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培植了新工业文艺创作的沃土,书写着新时代的“东莞制造美学”。特别过去的一年多里,东莞关注、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推广新工业文学概念、抒写时代发展主题,推进新工业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
去年6月,《诗刊》社和东莞理工学院共同发起设立由全国石油、煤炭等行业作家协会、广东省作协、东莞理工学院、《花城》《特区文学》《广州文艺》社等机构和单位参加的全国新工业诗歌联盟,联盟秘书处设于东莞理工学院。同年11月,中国新工业诗歌创作研究中心暨全国新工业诗歌联盟在东莞市揭牌成立。今年7月举办的首届全国新工业文学征文大赛,共征集诗歌、小说、文学评论等作品达2000余份,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新工业作品和研究成果,为新工业时代文艺评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微信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