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之歌

作者:尹文宽、尹文礼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6年4月 出版社:不详
页数:76页

诗集简介

收《我心之歌》《酒后之歌》《别离之日》等诗27首。

我站在地球中央

作者:杨刚 诗集类型:长诗
出版年份:1940年7月 出版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页数:78页

诗集简介

列为“文学小丛刊第二集。写于1939年4月,约800行,有《见证(代序)》一篇。长诗具有象征意义,虚拟华族的灵魂同自私、残暴、贪虐、强横、懦弱、虚伪、仁爱、正义、理想、自由十所门的守门人对话。所有守门人都声称自己代表华族的灵魂,但前6门与华族灵魂格格不入,后4门则对华族灵魂面临的困厄无能为力,最后是“竖起了战斗的大纛”,对抗残暴、贪虐、强横,征服自私、懦弱、虚伪。构思颇为新颖。“代序”说:这诗“算是一种政治的讽刺”。

呜咽的云烟

作者:臧克家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0年7月 出版社:创作出版社
页数:34页

诗集简介

为“创作小丛刊”第一辑。收诗5首,依次为《呜咽的云烟》《祖国叫我们这样》《过涡阳》《国旗飘在雅雀尖》《我们走完了一九三九年》。

无何和平消息

作者:羽力 诗集类型:长诗
出版年份:1938年3月 出版社:画人工作会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暂无

无花的春天

作者:柳倩 诗集类型:新诗、诗剧合集
出版年份:1937年5月 出版社:中国诗歌社
页数:246页

诗集简介

收写于1934年至1937年的诗、诗剧、歌词36首。分6辑,第一辑《新基》收诗10首,第二辑《战后》收诗9首,第三辑《春耕》收诗9首,第四辑《雨夜》收诗2首,第五辑收诗剧一篇《阻运》,第六辑收歌词5首。另有序诗《无花的春天》一首和《后记》一篇。《抛弃》、《归来后》、《中秋月》、《三月天》、《到都市去》等写天灾人祸使农村破产,农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回家》、《战后》、《线上》、《内战的兵士》等暴露了内战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第三辑中的诗和《十一点四十五分》等系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歌;诗剧《阻运》表现了农民的反抗和斗争。采用自由体。

无花果

作者:包白痕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4年9月 出版社:百合出版社
页数:39页

诗集简介

全书收《煤的告白》《无花果》等诗20首。书有《后记》。

无谱之曲

作者:蒋山青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27年11月 出版社:上海泰东图书局
页数:87页

诗集简介

收诗17首。作者在扉页题词:“我只是唱呀,唱呀,唱出我心中的愤怒悲伤和快乐”,“流露的血泪,养就这鲜花”。诗作多抒写爱情,《再致死者》、《丹唇》、《我要掘发了你的坟墓》、《梦痕》、《幽怨》均记对早逝的爱人的追念;《给》写热烈的恋情;《相逢日》叙爱情遇到了阻力;《愁之浪》等表现伤感之情;《盲乐师》叙年老的盲乐师偶遇大鼓娘,大鼓娘以身相许,两人合作弹唱惊四座,后大鼓娘在战乱中死去,盲乐师不进饮食,在所弹奏的幽怨的乐曲中告别人间。多用长句,采用自由体。

无声的炸弹

作者:徐嘉瑞 诗集类型:抗战诗集
出版年份:1939年9月 出版社:昆明救亡诗歌社
页数:42页

诗集简介

收诗17首。依次为《从桥上走了过去(代序)》《无声的炸弹(朗诵诗)》《飞将军赞》《二等兵陈龙》《记某副师长》《自由的火焰》《东方的火把举起来了》《全国总动员》《机关枪在歌唱》《不知姓名的牺牲者》《上海折臂翁》《送妻出征》《长江与黄河》《赵老太太颂》,旧诗附《八百壮士》《姚将军歌》《那颂歌》。

无题草

作者:张曼若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4年 出版社:文丛半月刊社
页数:64页

诗集简介

西南印书局印刷。收诗98首,无标题。其中有的赞美童贞,有的歌颂爱情,有的抒写了游子思亲之情,更多的是表现对人生和自然景物的感慨与思考。注意意境美,语言清丽。均为小诗。

无题草

作者:曹葆华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7年5月 出版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页数:124页

诗集简介

列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五集。收诗54首。分5辑:第一辑8首,写爱人从相爱到隔膜到出走的心理历程;第二辑14首,似连贯又不连贯,将现实与梦境糅合在一起,表现了人世的冷酷,流露出失落感;第三辑10首,沉吟人生,略带虚无感;第四辑13首,多写梦幻中的种种怪诞情景,哀叹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第五辑9首,写抒情主人公在译书时有虽生犹死之感。艺术上想象新奇,多用象征手法。

无题之秋

作者:朱英诞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5年12月 出版社:上海开明书店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收诗98首,另有林庚的《序》和作者的《自跋》。分3辑,均为抒情诗。第一辑《无题之秋》收诗30首,为自由体;第二辑《长夏小品》收诗54首;第三辑《春草与羌笛》收诗14首。二、三辑诗形体整齐。《自跋》说“对于秋,依常情是多怨声的,不过像唐李逈秀的好句‘仙藻丽秋风’,却又令我无话可说;题名不过此意”。多写茫然的情绪,采用现代派的表现手法,以跳跃式的结构、奇特的联想和暗示来表现情绪,诗风较晦涩。

无弦琴

作者:亦门(阿垅)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2年8月 出版社:希望社
页数:100页

诗集简介

列为胡风主编的“七月文丛”之一。收写于1938年至1941年的诗19首。大多表现抗战生活,抒写人民的战斗精神。《哨》赞颂为祖国而战的普通战士;《纤夫》表现了坚韧的行进、执著的追求和必胜的信念;《犹太》谴责叛徒的罪恶。艺术表现上以现实主义为主,兼用象征手法。采用自由体。

无月夜

作者:白金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0年6月 出版社:上海新诗会
页数:47页

诗集简介

收诗25首,分为三辑,第一辑“无月夜”8首,第二辑“古松与月”10首,第三辑“桃林下”7首。

毋忘草

作者:常任侠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5年2月 出版社:土星笔会
页数:98页

诗集简介

土星笔会1935年2月初版,花牌楼书店发行。列为“土星笔会丛书”之一。收写于1932年至1934年的诗30首,均为抒情诗。吟咏爱情之作较多,《低诉》、《西风歌》、《普陀晨歌》、《相见欢》、《秋天的园子》等写执著的爱以及对远去恋人的相思,《吴淞》表达了抗御外侮的激愤之情,《蜗牛》感叹人世险恶,《春曦之歌》歌颂光与热的给予者;此外,有些诗礼赞大自然。感情深沉,常用一系列排比句构成意象。采用自由体。

吴歌甲集

作者:顾颉刚 诗集类型:民歌集
出版年份:1926年 出版社: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
页数:302页

诗集简介

分上、下两卷,各收50首,将江苏太湖地区的语言、风土、艺术融合在一起。上卷为儿歌,是最纯粹的吴语文学,仿佛能看见苏州小孩子伶俐、活泼、柔软、俏皮的神气。下卷为民歌,为成人唱的歌,其中颇有粗通文事的人编制的长歌,已不纯粹是苏白的民歌了。书前有胡适《胡序》、沈兼士《序二》、俞平伯《俞序》、疑古玄同(钱玄同)《序四》、刘復《序五》、顾颉刚《自序》。书末附顾颉刚《写歌杂记》、建功的《读歌札记》、《歌谣中标字的讨论》、魏建功《吴歌声韵类》、疑古玄同的《苏州注音字母草案》等5篇。

吴歌乙集

作者:王翼之 诗集类型:民歌集
出版年份:1928年 出版社: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
页数:26页

诗集简介

分上下卷,上卷为儿歌,收录50首;下卷为民歌,收录62首。王翼之编,张新伯《代序》、王翼之《自叙》。《吴歌乙集》的分类,还是依照甲集而分的,也是把儿歌为上卷,其他乡村妇女的歌,闺阁妇女的歌,男子(农工流氓)的歌,和杂歌四类为下卷。集中的民歌将一般受旧礼教洗礼的人们所不敢说和不敢歌咏的,赤裸裸的吟唱起来。

吴满有

作者:艾青 诗集类型:长诗
出版年份:1943年12月 出版社:作家书屋
页数:32页

诗集简介

列为周而复主编的“北方文丛”之一。写于1943年。有《附记》一则,叙述了诗人将诗作初稿念给吴满有听,请他帮助核对事实的经过。作品以叙事为主,记述了边区劳动英雄吴满有的苦难经历和翻身后的先进事迹,颂扬了他勤劳节俭,帮助他人和缴纳大量公粮公债等以支援前线的可贵精神。作者说:“农民欢喜具体,欢喜与他直接相关的事,欢喜明快简短的句子,欢喜实实在在的内容。”这是作者实践诗歌大众化的尝试之作。

五十五首诗

作者:刘荣恩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4年 出版社:自印
页数:59页

诗集简介

收诗55首。

五月的农村

作者:影痕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1年10月 出版社:海星诗社
页数:48页

诗集简介

收《五月的农村》(长诗)和《黄河的激流》(报告诗)。书前有“诗长征史料”5篇。

五月的石榴花

作者:星裴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5年9月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收1943年至1945年诗10首,另有《后记》一篇。《黑陋的巷角》揭露黑暗社会的一角——极度荒淫与无耻,拍卖灵魂,是穷人的鬼门关;《五月的石榴花》记下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的烙痕”,和中国人民“仇恨的记忆”复仇的决心;《老牛,你静静地憩息吧》感叹农民的命运和痛苦与老牛一样;《在风雨中行进》表明了在艰难中仍怀着镇定而温情的心行进的人生态度。《后记》说,抗战胜利了,面临新底历史使命,“诗歌运动,当然也该有它新的方向”。采用自由体。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