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杂论

作者:林林 诗集类型:新诗论集
出版年份:1949年 出版社:香港人间书屋
页数:147页

诗集简介

为“人间文丛”之一。全书收诗论13篇,依次为《白话诗与方言诗》《诗歌与英雄主义》《论诗的感情》《叙事诗的写作问题》《关于诗腔》《谈诗歌的用词》《诗歌与比喻》《闽南歌谣的艺术性》《对唱式的民歌》《鲁迅先生与诗歌》《陶行知诗歌的生活化》《李煜的教训》《关于海涅的讽刺诗》,并附录了一篇林林译高尔基的诗论《论诗的主题》。书后有作者《后记》。

诗之研究

作者:傅东华、金兆梓 诗集类型:翻译诗论
出版年份:1923年 出版社:上海商务印书馆
页数:206页

诗集简介

系“文学研究会丛书”。此书是第一部翻译成现代中文的西方诗学论著,以现代美学立场、诗歌“内部问题”的核心关切为特点,对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诗歌理论批评产生重要影响。全书共6章,分别为:第一章诗之背景一、诗的研究及美学的研究二、艺术的冲动三、艺术的形式及意义四、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第二章诗之范围一、关于阿尔伊斯及欧芮狄西的神话二、诗之特别范围三、威廉詹姆士之说明四、诗人与非诗人之区别;第三章诗人的想象一、感情与想象二、创作的想象及艺术的想象三、诗之想象四、有文字的想象五、影像之选择与支配六、影像派的诗七、天才与灵机八、结论;第四章诗人之文字一、耳与目二、文字怎样传达感情三、文字是通用货币四、文字是一种不完备的媒介五、主要的情调六、特殊的音色七、词藻八、诗情得文字而成恒定的形体;第五章声调及格律一、声调之性质二、声调之审三、音与义之冲突与妥协四、散文之声调五、音量强弱及节音六、用耳朶解决声调七、拟音乐的声调论八、声调之研究及享乐;第六章韵节及自由诗一、久久不决的战争二、韵是声调的一种形式三、论诗节四、自由诗五、发明与翻新。

荷马

作者:王希和 诗集类型:翻译诗论
出版年份:1924年 出版社:上海商务印书馆
页数:52页

诗集简介

为百科小丛书第46种。全书共五章,分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伊里哀》史诗本事、第三章《阿德西》史诗本事、第四章荷马史诗之艺术、第五章荷马问题,简述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创作,目录后有“荷马希腊古代第一诗人后世史诗之鼻祖”的字样。

诗学原理

作者:王希和 诗集类型:翻译诗论
出版年份:1924年 出版社:上海商务印书馆
页数:142页

诗集简介

全书共有14章。分别为:诗的幻境、思想的两形、原始的想象、诗的题材、诗中无意识的心灵、诗的普通性、诗中的欲望与情绪、想象内外两要素、想象远的近的两个来源、想象凝结与移置、想象的人物之构成、诗中的象征与比喻、诗的冲动与克制、诗的疯狂与诗的功用。其中涉及到很多外国诗人与诗作。

西洋诗学浅说

作者:王希和 诗集类型:翻译诗论
出版年份:1924年 出版社:上海商务印书馆
页数:106页

诗集简介

为百科小丛书第52种。全书共五章,分别为:诗之定义与起源、诗的分类、诗的内置、诗的外形、论诗节与韵脚。该书重在总结西洋诗歌的一般特征。

俄国诗坛的昨日今日与明日

作者:耿济之 诗集类型:翻译诗论
出版年份:1925年 出版社:上海商务印书馆
页数:88页

诗集简介

为“小说月报丛刊”第57种。全书收文两篇:《俄国诗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俄国底诗坛》([日]白鸟省吾著,夏丏尊译)。全书梳理了俄国诗坛的发展情况,详细说明了俄国革命以后(一九一七——一九二二)诗坛的潮流。

诗的原理

作者:林孖、王希和 诗集类型:翻译诗论
出版年份:1925年 出版社:上海商务印书馆
页数:78页

诗集简介

为“小说月报丛刊”第49种,诗论集包括两部分内容:林孖翻译的《诗的原理》、和希和的根据毛尔顿(Moulton)著的《文学之近代研究》中的一节改作“论诗的根本概念与其功能”。

诗学

作者:傅东华 诗集类型:翻译诗论
出版年份:1926年 出版社:上海商务印书馆
页数:121页

诗集简介

为“文学研究会丛书”。该书乃傅东华依据布乞尔的英译本,用文言体转译而成,是中国最早翻译出版的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版本。书前有亚里斯多德塑像,书后有译者的《读(诗学)旁札》。收文共三篇:《提要》《诗学》《读诗学旁札》。

科学与诗

作者:曹葆华 诗集类型:翻译诗论
出版年份:1937年 出版社:上海商务印书馆
页数:85页

诗集简介

为“文学研究会丛书”。全书分为7章:一般的情势、诗的经验、价值论、生命的统制、自然之中和、诗歌与信仰、位现代诗人。书前有叶公超的序言,他对瑞恰慈的批评理论展开评价,称其重要性在于“他能看到许多细微问题”,这些问题在前人的基础上,引用“心理学,语言学,逻辑,以及其它必要的工具”进行分析。此外,他也表明瑞恰慈的目的“一方面是分析读者的反应,一方面是研究这些反应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

现代诗论

作者:曹葆华 诗集类型:翻译诗论
出版年份:1937年 出版社:上海商务印书馆
页数:363页

诗集简介

全书共收14篇。全书包含有梵乐希《诗》、莫锐《论诗》、鲁卫士《诗中的因袭与革命》、爱略忒《传统与个人才能》、瑞恰慈《诗的经验》、瑞恰慈《诗中的四种意义》、雷达《论纯诗》、墨雷《纯诗》、梵乐希《前言》、夏芝《诗中的象征主义》、墨雷《批评的信条》、爱略忒《批评的功能》、瑞恰慈《实用批评》、爱略忒《批评中的试验》等文。书前有《序》,介绍西方诗歌理论的成就、选译说明、译者文风等。该书译介与吸收了西方最新诗学理论研究成果,是“五四”以来进行艺术观念与诗学批评的第二次“启蒙”实践。

诗与诗论

作者:袁水拍 诗集类型:翻译诗论
出版年份:1943年 出版社:重庆诗文学社
页数:177页

诗集简介

为“诗文学丛书”之四。全书分为两部分,诗论在前,诗在后。诗论部分包括8篇,依次为《变节的桂冠们》(V. J. Jerome)、《柯勒律治和华茨华斯合论》(Joseph Freeman)、《惠特曼论》(D. S. Mirsky)、《论当代英国青年诗人》(D. Capetanakis)、《反抗中的诗人》(Stephen Spender)、《现代诗歌中的感性》(Stephen Spender)、《托尔斯泰对于艺术的见解》(L. Tolstoy)、《爱列克·纽顿论艺术》(Eric Newton)。诗歌部分收入译诗6首,包括《军火在西班牙》(Rex Warner)、《眼睛》(佚名)、《许斯加》(John Cornford)、《给我们这一天》(James Neugass)、《红土壤的相思》(L. Hughs)、《荆棘之歌》(L. Aragon)。书后有译者袁水拍的《论诗歌中的态度——给臧克家兄的一封信》。该书反映了林林的文学观,一是强调诗歌要适应新时代新内容的新技巧,二是强调作者的创作态度,也就是生活态度。而后,多次再版。

诗歌新论

作者:王亚平、戈茅 诗集类型:诗论集
出版年份:1942年 出版社:重庆人间出版社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共分《诗·诗人·生活》、《诗的真实性与现实性》、《诗歌的表现技术》等12章。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