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歌
作者:陈子鹄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35年7月 | 出版社:东京东流文艺社文艺刊行社 |
页数:190页 |
诗集简介
列为“东流丛书”之一。收诗18首,除《序诗》外,分4组,即《狂歌》8首,《真理的探讨》4首,《圣诞前后》4首,《情怀》2首,另有作者《后记》。《狂歌》暴露了社会的黑暗,歌颂狂风、烈火、反抗;《真理的探讨》吟咏革命的真理;《圣诞前后》写人间不合理现象一贫富悬殊、没有真正的同情和爱,谴责上帝就是自私者;《情怀》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和反思。诗作感情狂放,节奏快,力度大,适宜于朗诵。采用自由体。
宇宙之谜
作者:星朗(束星北) | 诗集类型:诗剧 |
出版年份:1926年5月 | 出版社:宇宙丛书社 |
页数:83页 |
诗集简介
封面署名“星朗”,版权页著作者名为“星北”。书前有《序》:“这一篇小小的东西,又不是什么长篇钜论,序些什么?不过把我的一点意思弄出来说罢了。……”
宇宙之速
作者:星郎 | 诗集类型:诗剧 |
出版年份:1926年5月 | 出版社:宇宙丛书社 |
页数:不详 |
诗集简介
有《序》一篇。《序》说,“作者是一个科学工作者”,这篇东西,“本来说不上文学,也说不上哲学;倒有点科学的风味。作品的人物、剧情设计和语言,都带有科学演绎的特点。剧场是“宇宙”;剧中“人”有“青年自然”、“宗教”、“知识之舟”、“名誉之王”、“荣耀之君”、“利之神”等,他们各夸耀自己的优势,最后赞颂“纯沽的爱情”,并说“死不是宇宙的缺憾”。
雨
作者:再生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30年7月 | 出版社:无锡先社 |
页数:85页 |
诗集简介
收诗255首,都是一至四行的小诗。大多写爱情,或是将自然景物拟人化,也有一些是关于社会人生的感慨。有的写光明与黑暗的交战;有的表现了解人生必须经历风雨的悟知的主旨;有的叹息人生如拥挤着、行走的人流,不容重负者小憩;有的表明,幸福在等待人们去寻找;有的赞美春蚕是诗人,吐尽丝就完成了生;有的暗示叶儿离开树木不是自由;有的讴歌幻想;有的抒写思乡情。风格柔美。
雨天
作者:许寿民 | 诗集类型:诗选集 |
出版年份:1932年2月 | 出版社:上海中学生书局 |
页数:130页 |
诗集简介
为“中学生创作丛书”第10册。该集收63位学生的93首新诗。有 《慰》《我骂你》《哀声》《梦境》《春天的雨儿》《庭院》《笑貌》《春》《柳溪行》等。
语体诗歌选
作者:张越瑞 | 诗集类型:诗选集 |
出版年份:1937年5月 | 出版社:上海商务印书馆 |
页数:134页 |
诗集简介
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翻译之部,包括英、美、德、法四国的作品,其中英国诗歌较多,译诗收9位外国诗人的诗歌共10首,有胡适译英国林特塞《老洛伯》、徐志摩译英国哈代《伤痕》、朱湘译欧洲中古诗《行乐》、傅东华译美国哈立肯普《战歌》等。第2部为创作之部,收15位诗人诗歌40首,有徐志摩《再别康桥》《消息》等6首、闻一多《夜歌》《忘掉她》等5首、胡适《四烈士冢上的没字碑歌》《旧梦》等4首、冰心《惆怅》《乡愁》等4首、朱湘《有一座坟墓》《死》等4首、饶孟侃《招魂》《三月十八》等3首、周作人《荆棘》《画家》2首、戴望舒《夕阳下》《村里的姑娘》2首、陈梦家《古北口道中》《焦山晚眺》2首、卞之琳《望》《寒夜》2首、邵冠华《旅程》《摇篮歌》2首、俞平伯《暮》1首、朱自清《睡吧小小的人》1首、方玮德《微弱》1首、孙洵侯《夜里》1首。
玉祥诗歌集(泰山民歌)
作者:冯玉祥 | 诗集类型:民歌集 |
出版年份:1935年8月 | 出版社:自印 |
页数:不详 |
诗集简介
全书为手写诗歌,未标页码。前有冯玉祥的序,收《中国的国民》《农夫》《柴夫》《农夫的儿子》等诗。
预言
作者:天蓝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2年5月 | 出版社:希望社 |
页数:98页 |
诗集简介
列为胡风主编的“七月诗丛”之一。收1938年至1939年所作诗7首。诗作以抗日斗争中的英雄人物为主要抒写对象,《队长骑马去了》塑造了一个善于领导、英勇杀敌、屡战屡捷、最后栖牲的游击队长的形象,《G・F・木刻工作者)描绘了纯洁、高尚、进步的木刻工作者的灵魂,《预言》、《无题》赞颂从个人反抗走向集体斗争的战士,《夜,守望在山岗上》写哨兵的英姿,《哀歌》悼念被敌人奸污愤而投海的少女们。《队长骑马去了》是名篇。诗作精练明净,采用自由体。
预言
作者:何其芳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5年2月 | 出版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
页数:90页 |
诗集简介
列为“文季丛书”之十九。收1931年至1937所作诗34首。分3卷。《卷一》17首,以舒缓的节奏抒写心中的忧愁和人生旅途的寂寞,慨叹青春年华的逝去,也写爱的相思,失恋的痛苦,诗艺圆熟和谐;《卷二》12首,诗风略有变化,常间插短促的音节,多用二字尺音节结束诗句;《卷三》5首,内容有很大变化,抒情主人公告别了过去的缠绵和感伤,直面黑暗的社会和祖国的危难,现实性明显增强。大多采用自由体。
鸳江十日
作者:韩宗暖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0年1月 | 出版社:浙江缙云文华阁 |
页数:不详 |
诗集简介
收有《鸳江晚眺》《渡海遇狂风》《读谢冰心的繁星》等诗。
鸳鸯子
作者:楼栖 | 诗集类型:长诗 |
出版年份:1949年6月 | 出版社:人间书屋 |
页数:151页 |
诗集简介
列为“人间诗丛”之一。写于1948年。附录《我怎样写〈鸳鸯子〉的》一文。长诗分25章,约1400行。主人公鸳鸯子是个穷苦农妇,受地主李三爷剥削、欺凌;土地革命兴起,她投身于斗争中;白色恐怖重来,她备受摧残;后来革命浪潮再起,她终于获得了自由和个人幸福。长诗用客家话和山歌形式写成,比较通俗,但人物性格不够鲜明。
元旦
作者:聂绀弩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9年7月 | 出版社:求实出版社 |
页数:119页 |
诗集简介
收写于1936年至1949年的诗10首,另有《前言》一篇。作者说:“当愤怒的时候,我叱骂了;当欢欣的时候,我歌唱了;它比散文更多地表达了我的感情。”多系政治抒情诗。有的为纪念鲁迅而作,有献给祖国春天的颂歌,有对法西斯的谴责。感情真挚、激越,时见思想进出火花,常用排比句,篇末往往出新意。多采用自由体。
原形毕露
作者:罗铁鹰 | 诗集类型:讽刺诗集 |
出版年份:1946年6月 | 出版社:昆明真理出版社 |
页数:72页 |
诗集简介
全书收诗37首,分为四辑:“统治思想枉费心”“敌伪朝廷讲和平”“解决云南叫剿匪”“屠杀学生赖他人”。
原野
作者:丹水、古稀、柳汀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8年10月 | 出版社:清流社 |
页数:不详 |
诗集简介
为“青流诗丛”之一。收有丹水《船夫吟》、古稀《我们的笔》、柳汀《有这么一日》等诗。
原野之歌
作者:罗铁鹰 | 诗集类型:抗战诗集 |
出版年份:1939年2月 | 出版社:救亡诗歌社 |
页数:99页 |
诗集简介
全书收诗22首,分为四辑。第一辑为“原野之歌”,收《原野》《早晨三章》《失地上》《祖国的婴孩》《战士的血》《山城的原野》《流亡的女人》《今天我们站起来了》《斗争的行列》《田园》《村夜》;第二辑为“黄帝的子孙”,收《黄帝的子孙》《真理的火苗》《黄昏的献歌》;第三辑为“战士礼赞”,收《祭》《悼冠祥》《献给出征的将士》《献》《给诗人》《给宗弟》;第四辑为“卢沟桥”,收《卢沟桥》《黄浦江》。书前有穆木天所作《写在〈原野之歌〉的前边》,《这时代(序诗)》,书后有诗人《后记》。
缘溪
作者:薛允恭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31年5月 | 出版社:北平朝野书店 |
页数:不详 |
诗集简介
收诗24首,另有《卷前语》和《附记》。《卷前语》说:“我的命运,已坠在无底的深渊;我之灵,深葬于榛莽的荒丘”。诗作主要写因社会黑暗污浊而感觉到的痛苦。《惊觉》、《缘溪》、《荒郊》诅咒社会是罪恶的渊薮,魔鬼吸人血,抒情主人公有时感到仿佛沉沦于海底,有时流连于大自然而不愿回归人间;《哀音》对冷酷诈伪表示愤慨;《坦白》写只有利刃插在胸前,才能看清世人的真面目。此外,还有吟咏爱情的篇章。部分诗作受古典诗词影响较明显。采用自由体。
远方的怀念
作者:劻侯 | 诗集类型:长诗 |
出版年份:1947年12月 | 出版社:成都大地书局 |
页数:52页 |
诗集简介
暂无
远山集
作者:朱仲琴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28年11月 | 出版社:海风社 |
页数:不详 |
诗集简介
收《远山》《月》《树下的石头》等诗。前有江问渔序、海风社同人序。江问渔在文中评价朱仲琴的诗“情韵兼至”,也谈及新旧诗歌问题。诗集描写活泼性灵,丝毫不加以矫揉造作。《远山集》再版后曾附录《民谣集》21首,该集前以朱仲琴作《研究民谣的一封信》为代序,文中指出:“有许多并可为民间文学,是平民生活的反映,把旧社会制度不良的结果,赤裸裸地披露出来,奏着人类心弦上的曲调”。
远行者
作者:少光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38年3月 | 出版社:惊蛰月刊社 |
页数:不详 |
诗集简介
暂无
远征行
作者:殷红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0年10月 | 出版社:诗歌出版社 |
页数:64页 |
诗集简介
收有《东亚细亚莽原上的狮子》《征》《遥远的行程》《红色的美丽的江山》等诗19首。有《卷头言》与《编校后记》。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微信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