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绘画

作者:陈醉云 诗集类型:儿童诗集
出版年份:1934年3月 出版社:上海中华书局
页数:19页

诗集简介

收《月亮的绘画》《萤虫的提灯会》《夜游》《地上的星星》《告孩子们》《绿色的郊野》《猫眼睛》等诗19首。前有吴翰云的《小序》:“诗歌是一种陶冶性情的好东西,想来读者诸君一定都很喜欢。小朋友周刊因为这个需要,所以每期总登载几首诗歌,并且特约陈醉云先生长期撰著。因为他的诗歌,词句婉妙,音调和谐,不但可以陶冶性灵,并且可以作初学者的模范。……”

月夜

作者:许寿民 诗集类型:诗选集
出版年份:1932年9月 出版社:上海中学生书局
页数:126页

诗集简介

为“中学生创作丛书”第13册。收录作者多来自学校,如浦东中学、上海中学、南通示范、山东省立十中等,收诗《寄》《忆年华》《哀故乡》等93题,102首。

跃动的夜

作者:冀汸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2年12月 出版社:希望社
页数:79页

诗集简介

列为胡风主编的“七月诗丛”之一。收1939年至1941年所作诗4首。《旷野》描写抗日军队飞速驰过祖国的旷野,奔向战场;《跃动的夜》讴歌工人、农民和战士在夜晚为抗日而工作着、行动着;《渡》赞扬了农民对抗日军队的支援;《夏日》表现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喜悦。诗作格调清新明朗,感情丰富激越,语言流畅朴实,节奏自然。采用自由体。

粤风

作者:钟敬文 诗集类型:民歌集
出版年份:1927年 出版社:朴社
页数:76页

诗集简介

收民歌73首,全书分粤歌、瑶歌和蛋歌3类。本书为广东民歌集,(清)李调元编;钟敬文整理。附录《方言考释》、《备考》和《李调元传》。前有顾颉刚《粤风序》,说明了此书由来:“《小说月报》的编辑郑振铎先生嘱我写些文字,我便从札记里钞出文学性质的短札若干条送去,其中的一条是介绍《粤风》的。这便是引起钟敬文先生注意此书的由来。”钟敬文《重编者引言》简单介绍了粤歌。

粤讴

作者:马碧漪 诗集类型:民歌集
出版年份:1929年 出版社:上海华通书局
页数:118页

诗集简介

分4集,收120余首,是清代中叶在珠三角一带流传的民间说唱形式,卷首有作者弁言、石道人的序、题咏、方言凡例,书末有《招子庸传略》和许地山《粤讴在文学上的地位》一文。许地山在文中介绍了“粤讴”的由来、体裁、韵律等。粤讴的体裁多偏于兴体,章法自由、流动,甚至没有平仄的限制。用韵也不甚严格,通常以词韵为准。常有感叹词“唉”、“罢咯”、“呀”,或代名词呼格“君呀”、“郎呀”,等等字眼。

越风

作者:王季思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0年9月 出版社:金华国民出版社
页数:52页

诗集简介

收诗33首。分3辑,上辑14首,中辑10首,下辑9首。前有作者《自序》1篇。大部分诗作写农民、车夫、船工的痛苦和妇女的不幸遭遇。前者如《卖儿女》、《渡江》、《停车》、《高人游山谣》,后者如《娘边女儿曲》、《洗衣女》;一部分篇章系抗日歌谣,如《慈谿孀妇歌》、《朝鲜少女吟》、《寒衣曲》、《抗战军歌》等;还有一些讽刺诗,如《米贵行》暴露贪官污吏的罪恶。大多数诗作熔民歌、旧体五七言诗和长歌行于一炉,少数为白话自由体诗。

云游

作者:徐志摩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2年7月 出版社:上海新月书店
页数:102页

诗集简介

作者逝世后由陈梦家编。收诗13首,其中译诗2首,《云游》一首系编者将作者《猛虎集?献词》改题收录;另有陆小曼序文一篇。大多是爱情诗。《你去》写抒情主人公“我”对“你”的无私的爱,“我”只挂念着“你”的一切,“我”自己则什么也不怕,因为不仅胆大,更有“不夜的明珠”——爱;《爱的灵感》是一首颂赞爱的长诗;《别拧我,疼》写男女之间的调情。其他如《雁儿们》表现对前途昏暗的伤感,《领罪》哀叹生活的痛苦。采用新格律体。

云远诗草

作者:臧云远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7年9月 出版社:春草诗舍
页数:133页

诗集简介

分为上下两卷,各印刷1500册。上卷为《清道夫和白果树》,收《百灵鸟》《虹》《秤砣》《清道夫和白果树》等诗22首,有诗人写于1947年5月23日的《后记》。下卷为《河冰解冻的时候》,收《海空飞行》《都市的阴影》《豆腐翁》等诗22首,有诗人写于1947年6月20日的《后记》。

运河

作者:臧克家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6年10月 出版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页数:79页

诗集简介

列为巴金主编的“文季丛刊”第三集之一。收1934年至1935年所作诗24首,另有《自序》一篇。作者说:“现代写诗的人要想从自己手中出来的东西放点大的光彩,只有一条路:‘用你整个的生命作为抵押!’”多写底层人民的痛苦生活,《运河》一首为代表作,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对“奴隶的苦辛”寄予同情。诗作重想象,讲究语言的锤炼。采用自由体。

杂碎集

作者:罗西 诗集类型:诗文合集
出版年份:1930年11月 出版社:不详
页数:185页

诗集简介

列为“广州文学会丛书”。该集分为两部:第一部收论文《浪漫与颓废》《普罗文艺的存在》《杂碎》等文9篇;第二部收长诗《坟歌》《黑色的手》2首。后有《附记》。

灾梨集

作者:朱大枬 诗集类型:诗文合集
出版年份:1928年11月 出版社:北平文化学社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列为“徒然社丛书”之一。该集包括:朱大枬诗文集《斑斓》,收散文《寄醒者》《寄行路者》等7篇,诗歌《淡忘》《斑斓》等22首;王余杞文集《百花深处》,收文章《活埋》《百花深处》等6篇;翟永坤诗文集《夜游》,收《梦幻》《别离之后》等诗14首,《梦里的青山》《黑影的颤动》等文4篇。用笔缠绵,情意深厚,并附有插图数幅,精美无比。

灾难

作者:胡考 诗集类型:长诗
出版年份:1946年8月 出版社:山东新华书店
页数:89页

诗集简介

约2000余行,分6章,以小车子妈的一生为情节主线。《第一诗章》叙述小车子妈从小时到成人结婚,丈夫被抓去当兵,不久死去;《第二诗章》写她生下遗腹子小车子,生活艰难;《第三诗章》写她家的牛和衣物被土匪抢走,婆婆病死;《第四诗章》写她儿子结婚,不久天大旱,又遇蝗灾;《第五诗章》写她家遣水灾;《第六诗章》写日本侵略军奷淫烧杀,国民党中央军欺压百姓,小车子死于日军枪弹之下。着重叙述故事,通俗易懂。采用自由体。

灾难的岁月

作者:戴望舒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8年8月 出版社:星群出版社
页数:88页

诗集简介

收诗25首,写于1934年至1945年。因写作时间前后相距较长,社会环境和诗人的思想都有很大变化。诗作中有人生过客的彷徨、寂寥,更多的篇章写在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下,在灾难的岁月里,对日军暴行的义愤和仇恨,以及战胜敌人的信念。诗风由现代派逐渐转向现实主义,《元旦祝福》是转变的标志。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系爱国名篇,表现了渴望自由的心愿和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采用自由体。

在葱色的山群

作者:奥耶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6年 出版社:不详
页数:117页

诗集简介

收诗59首(包括序诗和《最后的话(后记)》各一首),写于1943年至1945年。此外,有逸群为诗集写的《欣赏》肖风写的《热情的青冠》。诗作分两部分。前9首系政治抒情诗,《我们的国土》、《在葱色的山群》讴歌为保卫祖国而战;《八月的欢呼》、《古城的步行》为抗战胜利欢呼;《仍在行进中我们的步伐》、《原野的灵魂的呼声》号召为战后的建设和复兴、为“祖国的长生”而努力。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诗风明畅。后50首大多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取现代派写法,较为隐晦。采用自由体。

在腐朽的年代里

作者:左明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9年6月 出版社:荒原社
页数:?

诗集简介

收有《爱情》、《黄牛的悲哀》、《寒村之夜》等诗

在旅途中

作者:沈心芜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1年4月 出版社:北平文化学社
页数:76页

诗集简介

列为“春草丛刊”之一。收诗20首,另有《写在卷前的一页——录〈秋雨之夜〉诗集原序》一篇,附录《诗与散文的区别》一文。作者说:“这几首短歌小诗,乃是新酿的愁绪,旧日的创痕,回忆的伤悲,生活的苦闷——我周围的一切,拨弄了我的灵魂的弦子,从心坎深处发出来的琴音。”绝大多数诗作流露出人生旅途中渺茫、迷惘、孤寂、苦闷的情绪,有的如《渴望》也表现了对东方“灿烂的晨光”的向往和期待。重视韵律节奏,注意形式整齐。

在旗下

作者:铁戈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7年11月 出版社:香港新民主出版社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收有《在旗下》、《土地是我们的》、《又一笔血债》等诗。

在山诗白

作者:唐国梁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2年3月 出版社:北平玄扈社
页数:98页

诗集简介

为“玄扈社丛书”之一,收《项羽》《阶前秋雨》《日出自东》等诗20首,后有译诗《兵梦》《家墓》《麦穗》3首。前有《何以出版这样的诗集》一文,提到胡适与徐志摩对唐国梁诗歌创作的影响,并说道:“我以后的作风,大概要向别的方面发展,这几十首可以作我新诗的纪念,也可以为将来容易看出我作新诗递变的过程。”

在天门

作者:邹荻帆 诗集类型:抗战诗集
出版年份:1938年4月 出版社:烽火社
页数:26页

诗集简介

全书收诗5首,依次为《我要揭穿这秘密》《他们要生存》《青红帮在天门》《这里的后方工作》《祖国呵故乡呵》

在我们的旗帜下

作者:蒲风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8年10月 出版社:诗歌出版社
页数:58页

诗集简介

收诗25首,附录《在我们的旗帜下》一篇。写于1937年至1938年。多为歌颂抗战之作。《再会吧,农村——家乡)写农民告别故土,武装上前线;《我爱一枝枪》表现了抗日战士的心怀;《我爱热的国土》抒发了中国人民要“用整个生命,卫戍这热的国土”的决心;《五月红》召唤用抗战纪念红五月。作者当时投身于抗日斗争中,立志以“至诚的血为这伟大的战斗而努力”,并且说:“工作对于诗作,决不是障碍,正因为我有了神圣的艰巨的工作,我能用更充分的心血咏出一切当前的现实。”诗风粗放,但缺乏深度。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