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流
作者:陈此生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31年11月 | 出版社:广州星星出版社 |
页数:94页 |
诗集简介
为“星星丛书第一种”,收《第六仓的第一夜》《梦中的母亲》《偶然的感触》等诗16首。后有洪涛作《读<火流>》,他指出陈此生诗歌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自然纯朴”,“他的词句没有一些雕琢,好像秋空的淡素,然而却蕴含着无限的美”。第二是“热情的倾露”,“他的诗都是积郁胸中不得不吐的”。《申报》赞其:“此生的诗,其热情处有如烈火,其自然处有如流水。”
火山口
作者:未艾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39年12月 | 出版社:中国诗坛分社 |
页数:不详 |
诗集简介
中国诗坛分社出版,梅县启蒙书店发行。收诗10首,前有蒲风《序》,末有作者《写在〈火山口〉的后面》一文。均为政治抒情诗,大多写于1939年。歌颂抗日斗争,谴责汉奸投降卖国,是其主调。《火山口》从世界全局观察战争风云,描述在历史新旧的交叉口,光明与黑暗的搏斗,战争将洗净人类的耻辱;《喇叭手》赞美吹号者;《冲锋》描绘了血战;《新中国的礼赞》颂扬了全民抗日战争。作者说,抗战开始后,决心“把诗歌移植到政治生活的领域去,抓住最现实的政治动态,将它融化在诗歌里”。但不少作品尚未融化成诗。采用自由体。
火烧的城
作者:杭约赫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8年5月 | 出版社:上海星群出版社 |
页数:52页 |
诗集简介
为“森林诗丛”之一,定价国币三元五角。全书收诗14首,依次为《启示》《岁暮的祝福》《寓言诗两章》《知识分子》《规律》《无题》《严肃的游戏》《感谢》《最后的演出》《致伪善者》《致天字第一号》《丑角的世界》《还乡记》《火烧的城》。其中,用以作为诗集题名的《火烧的城》,是一首六百余行的长诗。
火雾
作者:王亚平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5年2月 | 出版社:春草诗社 |
页数:52页 |
诗集简介
为“春草诗丛第一种”。有《春草诗丛序》。
火焰
作者:西华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29年 | 出版社:上海民声书局 |
页数:64页 |
诗集简介
列为“汽笛诗社丛书”,收《火焰》《叛逆底儿子》《初来自农村的子弟》等诗18首。诗集叫喊出时代大众的许多悲愤和喜悦,并且批判当时那个不合理的社会。《火焰》前有诗人自序表明总的进向:“然而我们现在的进向,却非急速地走进普罗列搭利亚诗的处女地去不可,因此我们将要如何地努力改变自我的生活,克服自我的旧有的观念形态,而辩证法地战取普罗列搭利亚的意识。”
火灾的城
作者:路易士(纪弦)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37年7月 | 出版社:上海新诗社 |
页数:148页 |
诗集简介
列为“新诗社丛书”之四。收写于1934年至1936年的诗57首,另有《后记》一篇。均为抒情诗,取材于诗人自己的经历,有写中国生活的,也有写日本社会的,有关于人生寂寞、烦忧、伤感的抒写,也有表现对城市繁华生活的憎厌的。诗风近似现代派,形式为自由体。《后记》说:“为什么要用‘火灾的城’这四个字来做集子的题名呢,……不过是用以象征我的心情的恶劣和烦乱而已。”
火葬
作者:阎重楼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34年3月 | 出版社:上海文艺社 |
页数:62页 |
诗集简介
收1932年至1933年所作诗68首,另有序《前奏》一篇。《埋葬》、《幻梦》、《血汗》、《独白》等抒写在黑暗社会里的苦闷、悲伤;《创造》、《送友》、《伟大》、《狂风暴雨》、《战土的跳舞》、《开拓》、《汹涌的狂流》、《火葬》、《手枪在我身旁》宣扬反抗、斗争,充满胜利的信心;小诗涉及面广,大多系随感式。《前奏》说:诗中都是“热诚的率直的叫”。采用自由体。
火之歌
作者:罗铁鹰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3年5月 | 出版社:救亡诗歌社 |
页数:69页 |
诗集简介
列为“战歌丛书”第七种。收1939年至1940年的诗21首,另有《后记》一篇。分4辑:第一、二、四辑各5首,第三辑6首。其中《我们这一代》、《致沉默的女性》、《你火种的盗取者》、《你回来了》、《送别》等大多数诗篇赞颂抗日战士,赞颂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谴责了汉奸,表现了为民族生存而战、而讴歌的强烈责任感,透露出胜利明天的曙光;其他如《犹太人》肯定了犹太人对人类的贡献,《笔,我磨粗了你》是作者关于诗的宣言。采用自由体。
饥饿
作者:郭伯恭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35年 | 出版社:上海开明书店 |
页数:130页 |
诗集简介
开明书店代售。收诗22首,另有郭绍虞、朱自清《序》各一篇,作者的《付印题记》和《跋》各一篇。《跋》说:“我底诗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体验出来的,不大草率的写;虽然我对于乡村的取材很广,但那都是我亲眼见过的事实,因为我是从小在乡村里长大的。”诗作写农村在苛捐杂税、重利盘剥和水灾破坏下,农民饥寒交迫,在死亡线上挣扎,《拉牛》、《消息》、《在都市里》、《烧》暗示农民的反抗之火,将使“希望开出花朵。”朱自清认为“有些诗写得非常亲切”,作者追求“文字的平民化,词句的经济化,音节的天然化”。采用自由体。
饥饿的城
作者:竹影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8年 | 出版社:不详 |
页数:20页 |
诗集简介
收诗12首,另有《写在刊前》一篇。大多以东北城乡为背景,《妈妈,你不要卖掉我》写一个10年前被卖给富豪家做奴隶的孩子逃回家向妈妈哭诉;《妈妈,我决定去了》写个不愿做奴隶的孩子决定踏上“生死的战场”,“为子孙争取幸福的天下”;《饥饿的城》描绘饥饿造成的惨景;《骂街》表现了地主的横行霸道。诗作较浅露。采用自由体。
饥饿的咆哮
作者:江岳浪 | 诗集类型:长诗 |
出版年份:1936年10月 | 出版社:海风诗歌小品社 |
页数:72页 |
诗集简介
为“海风诗歌小品辑外丛书之一”。长篇抒情诗,包括《机房》、《停工》、《心声》、《浪潮》、《愤激》、《请愿》、《争斗》7部分。前有蒲风的序,后有江岳浪《后记》。蒲风在序中表示,这本诗集是为工友而作。
激变
作者:海蒙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8年8月 | 出版社:香港新诗歌社 |
页数:48页 |
诗集简介
列为“新诗歌丛书”之一。收诗2首,另有题辞和《后记》。《暴风雨前进》近千行,分《前奏》、《暴风雨》、《迎接》、《暴风暴雨过江河》、《大自然的呼吸》、《天空让位给太阳》、《再起来呀!再歌唱》7章。《后记》说,这首诗“写这个时代的转变,我试用了一种大的比喻手法,把暴风雨比喻革命,把晴天比喻建设期,把太阳的光辉比喻广大的人民。”《飘呀,解放的旗》为欢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收复延安而作。均采用自由体。
激情的弦
作者:常枫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8年 | 出版社:诗播种社 |
页数:不详 |
诗集简介
收《我底碑》、《给我底弟弟的叮咛》、《黄昏底构图》《发抖的夜》等诗14首。
疾风
作者:罗家伦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3年9月 | 出版社:上海商务印书馆 |
页数:189页 |
诗集简介
收诗29首、军歌10首,写于1922年至1938年,另有《自序》,附录译诗《欧风录》。《自序》说:“这部集子所录的乃是从我在欧美时期直到而今的选稿;更选了其中的一首的头两个字作集名,这就是《疾风》。最后附上十几首外国名诗的译文,题曰《欧风录》;又录上十首军歌,其中有七首已谱成音乐,传颂颇广,题曰《笳声集》。”早期诗作写理想、希望,也写倦意;抗战期间的诗,谴责了日军的暴行,讴歌抗日军队的顽强抵抗以及空战大捷。采用自由体。
记忆之都
作者:杨骚 | 诗集类型:诗剧集 |
出版年份:1937年6月 | 出版社:上海商务印书馆 |
页数:315页 |
诗集简介
列为“文学研究会创作丛书”第二集。除作者《序》外,收诗剧3篇。《记忆之都》写天上的“星姐”、“星妹”同人间地上的“人”相爱,后因“星妹”犯了天条,只有“星姐”同人到下界。在歌颂爱情的同时,揭露了“天国”和人间一样可怕;《心曲》借“旅人”和“声音”——“声音”后来出现在前场时是森姬——的对话以及旅人和森姬的相爱,表现了对真爱的渴望;《迷雏》通过柳湘、钟琪与莺能的爱情纠葛和柳湘的被害,赞扬了纯美的心,谴责了嫉妒的心。
纪德与蝶
作者:汪铭竹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4年10月 | 出版社:重庆诗文学社 |
页数:83页 |
诗集简介
列为“诗文学丛书”之三。收1938年至1942年所作诗34首。《控诉》谴责日军在南京大肆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寄故人》抒写对在敌军占领下的故乡的思念,《空军颂》、《春日苦雨》咏我空军,《谢将军晋元之死》歌颂为抗日而死的将领,《中国的春季》、《世界落日中的龙》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怀着确信。语言清新,运用了现代派诗的某些手法。采用自由体。
季候风
作者:婴子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0年5月 | 出版社:上海杂志公司 |
页数:不详 |
诗集简介
为“诗社丛书”之二。收有《季候风》《寒风的旅程》《军营与枪》等诗。
季季草
作者:山丁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1年 | 出版社:诗季社 |
页数:不详 |
诗集简介
暂无
季节草
作者:穆静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46年7月 | 出版社:万县新生书店 |
页数:69页 |
诗集简介
收《冬》《春》《夏》《秋》等诗,书后有作者的《最后的几句话》,其中说:“我知道,这不是抒情的时代,也不是为个人而悲欢的时代,但,我认为爱情(真的)毕竟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因此,我歌颂爱情,我膜拜爱情……”
季明诗草
作者:许季明 | 诗集类型:新诗集 |
出版年份:1936年11月 | 出版社:上海北新书局 |
页数:105页 |
诗集简介
收诗40首,另有《自序》和赵景深《序》。《第二个洪水时代到了》、《食人肉者之歌》、《在那人丛》、《割麦插禾》表现了在天灾人祸下的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和愤怒情绪,《呈睡狮》、《世界的挽歌》抒写了抗日爱国的激情,《我底思乡梦断》《秋风的传语》写思乡,还有一些爱情诗。赵《序》说,诗作“流畅明晰,而且感情真摯”。有的篇章受郭沫若、王独清、徐志摩诗的影响。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微信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