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失集

作者:南星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0年6月 出版社:中国图书杂志公司
页数:88页

诗集简介

收诗30首。分2集:《月圆集》15首,《山灵集》15首。每集又各分3辑,毎辑5首。《送别》3首均写离情;《登高》、《幽囚》、《有约》、《雨雪》、《岁暮》抒写对亲友的系念;《山灵〉、《织女星》、《游思》、《飞雪》、《夜宴》或写孤寂之感,或写游子情怀。作品重在写个人的主观世界,情调柔细低沉,结构跳跃性较大,文字秀雅,语言较晦涩,风格近似现代派诗。采用自由体。

骊歌

作者:管火陵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1年3月 出版社:诗新地社
页数:36页

诗集简介

为“诗新地丛书”第一集。收有《辅歌》《小鸟的歌》《暴风雨下的紫燕》等诗。

骊山之夜

作者:马子华 诗集类型:长诗
出版年份:1936年 出版社:每月诗歌社
页数:134页

诗集简介

分为两部:《戍卒》与《陵工》,第一部《戍卒》,全书134页,分两部,第一部戍卒,内收:阳城的田间、远征的戍卒、连绵的夏雨、反叛的武装、前路的开展;第二部陵工,内收:似水的流年、监吏的皮鞭、例外的旨意、自觉的倒戈、宝贵的牺牲。扉页有白居易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该诗还曾载于《光华附中半月刊》1936年第4卷第9、10期合刊。李六石作《读<骊山之夜>后记》载于《今日诗歌》1937年第2期,该文对《骊山之夜》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评价其:“这本史诗在题材的处理和表现手法方面,均足见作者是有相当的修养而得到相当成就的,真的,我们中国很丰富地蕴藏着史诗的题材,如太平天国事件、五四运动、五卅事件,以至‘九一八’‘一二八’等伟大而悲壮的事迹,均值得我们诗人去歌咏。”

黎锦晖歌曲集

作者:黎锦晖 诗集类型:歌曲集
出版年份:1926年10月 出版社:上海中华书局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共三册。第一册收录歌舞剧《葡萄仙子》(9首)、歌曲《可怜的秋香》(3首)、歌曲《寒衣曲》(2首)的歌词,共14首歌词。第二册收录歌舞剧《明月之夜》(10首)、歌曲《因为你》(4首)的歌词,共14首。第三册收录歌剧《三蝴蝶》的11首歌词。每一册前都有《卷头语》,强调本书的便利。黎锦晖的歌曲词曲均出自他一人。他还为将白话诗改变为歌曲,比如胡适的《关不住了》。这首具有纪元意义的白话诗歌在不同媒介的文本互涉中,承载着它作为知识分子精英话语的思想意涵。

黎明

作者:陈湖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4年 出版社:北平人文书店
页数:66页

诗集简介

收诗24首。分3辑。第一辑《十月间的梦》9首,大多吟咏爱情。《瘦马》感叹世无伯乐,《夜行人》、《哀歌》抒孤寂、悲哀之情。第二辑《海鸥曲》7首,《辽阳》写国破家亡的悲愤,《雄鸡》赞颂先觉者,《黎明》期望光明。第三辑《黎明后八章》均写穷苦人如报童、歌女、煤矿工人、人力车夫、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劳动者之歌》赞颂工人农民的劳动,谴责寄生者,相信未来人民会翻身。诗形大体整齐。

黎明的号角

作者:齐扬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2年7月 出版社:独立出版社
页数:26页

诗集简介

为“中国诗艺社丛书”之一,收《给一月大的孩子》《寄北站场上的何其芳君》《题未定》等诗25首。

黎明的通知

作者:艾青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8年8月 出版社:上海文化供应社
页数:118页

诗集简介

收1939年至1942年所作诗33首。均为抒情诗。《给太阳》、《太阳的话》赞颂太阳:《广场》、《群众》赞颂劳动;《荒凉》赞颂边区;《玛也珂夫斯基》赞颂伟大的作家;《哀巴黎》哀叹巴黎的陷落;《抬》、《通缉令》遣责日寇的残暴和汪精卫叛国;《鞍鞯店》、《愿春天早点来》抒发了诗人向往光明、正义、进步,仇恨黑暗、邪恶的感情。采用自由体。

黎明期之歌

作者:雪伦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1年5月 出版社:不详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收有《雾的黎明》、《南方》、《给前方的朋友》等诗。

黎明前奏曲

作者:沈旭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6年2月 出版社:当代诗歌社
页数:94页

诗集简介

分为“献给祖国”“黎明前奏曲”“战曲”“动乱曲”“春曲”“血痕”“自己之歌”“海上之歌”8部分,收诗30余首,后有沈旭《后记》。

黎明之歌

作者:陈陇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6年7月 出版社:中苏友好协会
页数:87页

诗集简介

印刷2000册。收《小鹰》《寄》《鹰之歌》《火之歌》《灯之歌》《十年》《打打鸭绿江边》《解放了的沈阳》等诗21首。此诗集1949年l月更名为《路》由关东友谊书店出版,收有《黎明之歌》、《路》、《我站在祖国海的身边》等诗。

礼物

作者:萧三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2年8月 出版社:文文出版社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收萧三《礼物》、石星《祭歌_x001f_献给我们的队长》、天蓝《哀歌》诗3首。

李锡章老两口子

作者:谢力鸣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9年8月 出版社:东北新华书店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收诗3首,依次为:《李锡章老两口子》《廉二嫂》《“赶上他”》。书有《后记》。

茘枝红

作者:黄宁婴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3年2月 出版社:桂林诗创作社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列为“诗创作丛书”之四。收诗17首(组)。分4辑:第一辑《荔枝红》5首,第二辑《草色的歌》6首,第三辑《山居草》4首(组),第四辑2首(组)。此外,前有代序式的无题诗1首。诗作在南国风情的背景上,抒发了亲切的爱国感情,表现了中国人民坚韧的抗日精神。《号声)、《鞘》、《彭三婆)赞颂了为求民族生存而战,《长沙行》描写了战地的实景,《寻觅〉《荔枝红》、《远天的木棉》写盼望并相信被敌人侵占的故乡会光复,《鹿颈村》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采用自由体。

莲子集

作者:洪为法 诗集类型:民歌集
出版年份:1929年 出版社:上海北新书局
页数:185页

诗集简介

该诗集分为两部,第一部为古诗,第二部为近现代流行的民间情歌,共计两百余首。前有《引论》表明恋歌与军歌的关系:“因为为了性爱一切不惧的人,他有的是热与情。有了热与情,百事才能举办,而革命也才能够完成。”《附记》中表明选诗标准:短小,情意真挚,最好是以第一人称写成的。本集是从古今千余首的短恋歌中选出的二百余首,是歌咏恋爱,情意真挚之作。“除非人类绝灭,男女性爱,实有永久不灭之力,歌咏男女性爱的恋歌也一样有无限悠久的生命。”

莲子集

作者:林畏之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7年4月 出版社:朗润书店
页数:66页

诗集简介

为“梦林丛书”之一。收有《低诉》《凋谢了的恋情》《你忧念着家乡的烽火》等诗。

恋歌——中国近代恋歌选

作者:丁丁 诗集类型:诗选集
出版年份:1926年9月 出版社:上海泰东图书局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收诗49首,所选诗歌作者有闻一多、梁宗岱、郭沫若、徐稚、汪静之、刘梦苇、冷玲女士、梁实秋、淦女士、倪贻德、周灵均、冯至等。有编者《序》,《序》中说明了编选理由,一是使今后的人们知道中国青年近年对于爱的倾向和爱的要求。二是对于现有恋歌汇编不满意。总之,这本书充满着爱、美丽、青春、苦闷等。

恋歌二百首

作者:温梓川 诗集类型:情诗、民歌集
出版年份:1929年8月 出版社:上海现代书局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收《人情》《有情》《假情》《乱了情》《相思》《偷会》等诗。如《人情》:“月光缺了还会圆,九冬十月妹没闲;等得闲来妹又走,交条人情实在难。”《有情》:“对门站着等谁人?日头照眼看不真,阿妹有情面翻转,倘若没情莫转身。”

恋中心影

作者:黄俊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23年1月 出版社:新文化书社
页数:114页

诗集简介

收写于1921年至1922年的诗40首,另有《自序》和汪剑《序》。分4辑。主要是抒写恋爱中的感受。汪《序》说:“当在初恋的时期,就到愁城中居住,诗也因愁苦一天一天进步起来;后来生活日近悲惨,诗就成了血和泪的结晶”,至于诗的体裁,“乃是旧和新的种混合物”。旧诗痕迹较重,艺术上也较幼稚。

良夜与恶梦

作者:石民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29年1月 出版社:上海北新书局
页数:105页

诗集简介

收诗36首,其中译诗5首;散文诗12首,其中译诗4首。写于1925年至1928年。《无题》、《短歌》、《湖畔》、《是谁》、《愿你有福了》、《你照彻》、《等候》、《浪子》、《私语》、《迟暮》等均写爱情,有倾心的恋意,也有失望的烦恼;有欢欣,但往往陷入痛苦。《良夜》、《饮者之歌》、《侠士辞》、《我欲》、《东方日出》等抒发对人生的叹惜。艺术上有象征诗风的影响,但诗作并不晦涩。采用自由体。

两颗星

作者:曾今可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3年2月 出版社:新时代书局
页数:132页

诗集简介

收诗50首,写于1931年至1932年,另有崔万秋的《代序》和作者《自序》。据鲁迅《为自由书?后记》披露,曾今可“用了崔万秋的名字,自己大做了一通自己的诗的序,而在自己所做的序里又大称赞了一通自己的诗。”诗作几乎全是爱情诗,《自序》说:“我自己最喜欢的是《两颗星》、《无题》、《一段愁》、《山中》、《片红叶》。”形式较整齐。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