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战斗者

作者:田间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3年11月 出版社:桂林希望社
页数:278页

诗集简介

列为胡风主编的“七月诗丛”之ー。有作者的《代序・论我们时代底歌颂》和胡风的《后记》。收1937年至1940年所作诗38首。分6辑,第一辑6首,第二辑1首,第三辑5首,第四辑2首,第五辑《街头诗》14首,第六辑《小叙事诗》10首。第一辑写于1937年,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战斗里胜利或者死的昂扬精神;第二辑召唤日本人民革命;第三辑中有3首诗选自《呈在大风砂里奔走的岗位们》;第四辑号召儿童和工人支援抗日战争;第五辑中的《给饲养员》、《保卫战》、《鞋子》、《多一些》是名篇;第六辑写抗日战士、运输队、农民的英勇事迹。采用自由体。

工人诗歌

作者:剑林、炳南编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9年8月 出版社:山东新华书店
页数:292页

诗集简介

收诗共189首,分为3 辑,第1辑收《太阳照进众人家》《两个世道》等诗33首,第2辑收《祝福毛主席》《酬谢共产党》等诗49首,第3辑收《建立新劳动态度》《工厂就是我们家》《保证永远不停电》等诗107首。书前有《关于编辑〈工人诗歌〉的几点说明》。

钩梦集

作者:杜若、芥子等 诗集类型:诗文合集
出版年份:1947年6月 出版社:长城出版社
页数:208页

诗集简介

分为三辑,第一辑是新诗,收杜若《无色的梦》、芥子《友情》、亚莲《斜阳底下》等诗39首;第二辑是散文和随笔,内收杜若《生命的明灯》、《春归燕》、芥子《慈善家》、英子《浮萍》等散文23篇;第三辑是小说和戏剧。

孤吊

作者:许子曙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6年4月 出版社:诗华社
页数:68页

诗集简介

收《无名英雄墓巡礼》《孤吊》《寒衣上的乡愁》等诗12首。前由诗人小序。

孤帆的诗

作者:孤帆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6年1月 出版社:青岛诗歌出版社
页数:69页

诗集简介

为“诗歌出版社丛书第二种”,由郭沫若题封面。诗集分为四辑,收《长工阿二的死》《一个上等兵的歌》《母亲,告诉你》等诗22首。孤帆,原名夏树勋,生于1912年,上海人。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附中,后辍学,回村任教。1932年就读于上海建国中学,后进上海正风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学习,加入中国诗歌会。之后任教于中小学,并在《救亡日报》《大公报》等刊发表诗文。

孤寂

作者:张篷洲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25年 出版社:不详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收诗20首(目录漏列3首),写于1923年至1924年,另有张拾遗、曾穉松、王佁庵、杨莹4人分别作的序和作者的《最后一页》。不少诗作抒写了在社会人生中,在亲密的关系中、在热闹繁华中所感到的孤寂,有的则是恋歌。《悼列宁先生》歌颂列宁,曾印成诗传单,在1924年5月1日成都各团体联合举行的追悼列宁的大会上散发。作者说:“我的诗本来是某首在某地某时而发生的某种感触。”采用自由体。

孤灵

作者:于赓虞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0年7月 出版社:上海北新书局
页数:134页

诗集简介

收散文诗31首,另有《小序》1篇。《小序》说:“这部散文诗集……在印刷局里糟了火灾!结果有两篇稿子遗失了”。作品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写孤独的灵魂、悲愤的泣诉和绝望的呼叫,各篇都写尸骸、坟墓、梦境、死亡。首篇《孤灵》写“一个命魔掌心的囚犯”的“伤心的回忆”,第二篇《落花的春天》则写一个“囚犯”的“叹息,暗泣”;其他如《微笑之尸》、《恶魂》、《春尸》、《伴某君游公主墓》、《又走出鬼的天堂》等篇名已显示其内容。受波特莱尔作品影响较明显。

古城的春天

作者:赵晓风 诗集类型:诗选集
出版年份:1941年7月 出版社:秋江书店
页数:134页

诗集简介

全书分为7辑,选录臧克家(18首)、曹葆华(37首)、何其芳(14首)、毕奂午(6首)、卞之琳(24首)、孙毓棠(21首)、王统照(6首)7位诗人共计126首诗歌。书前录臧克家写于1936年4月的《运河》序。

古树的花朵

作者:臧克家 诗集类型:长诗
出版年份:1942年12月 出版社:东方书店
页数:134页

诗集简介

写于1941年。有《序》一篇。作品长约5000行,描写了山东聊城专员、抗日英雄范筑先在敌军压境时拒绝上级要他撤退的命令,组织十万大军,与敌奋战,屡建奇功,后亲属多人阵亡,自己战死。《序》说:“我写的是史诗,然而却不是历史或战史。……我的范筑先是我用自己的心血塑成的一个艺术上的人物。写长诗特别需要气魄和组织力。为了紧张的场面叫起来的不羁的情感,为了使气势不受窒息,字句就不能太局促于谨严的韵律和韵脚下了。因此,在格调上这个诗篇也就有些不同。同时,意识和材料也在压迫着我试探改变自己的风格,使它更恢廓些。”采用自由体。

古远的记忆

作者:艾乡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3年7月 出版社:蒙银黄土文学会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为“黄土艺文集”第二本。收有《怀乡曲》《八月的乡村》《古远的记忆》等诗。

故园

作者:吕绍光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8年8月 出版社:大时代出版社
页数:140页

诗集简介

列为“大时代丛书”之一。收1937年至1938年所作诗51首,另有赵景深《序》和作者《自白》各1篇。《猎人》、《人力车夫》、《丫头》、《奶妈》、《清晨的苦工》、《农民》、《农家妇》、《乞丐》、《舞女丽丽》、《唱道情的》等描写城乡各种受苦人的生活,《都市之夜》、《天堂里的罪恶》、《卖瓜的》、《恐怖的庄上》、《家乡》、《沦落》、《觉醒》是农村和都市的缩影,展现了畸形世界的不合理与腐朽、恐怖,人民没有一张笑脸。诗作大多从贫富对照中着墨,含着愤慨,呼唤反抗,向往光明。采用自由体。

挂枝儿

作者:志远 诗集类型:民歌集
出版年份:1929年 出版社:上海华通书局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收41首,为“挂枝儿”曲调的选本。歌咏青年情爱的心理,如怀春、调情、相思、失恋等心景,都用几十个字活泼泼地纤析无遗地描了出来。它的字句是通俗的,没有用上了工整华丽难解的字眼,所以一读更容易在读者的心眼上显出一幅历历的情景来。《挂枝儿》一般人认为是明冯梦龙所作,又有人说是明时流行民间歌曲,冯氏搜集修润而成,两者各有理由,各无证据,不能遽断。

光慈诗选

作者:蒋光慈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28年9月 出版社:上海现代书局
页数:70页

诗集简介

收《我的心灵》《昨夜里梦入天国》《我要回到上海去》等诗11首。

光慈遗集

作者:蒋光慈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2年7月 出版社:上海现代书局
页数:497页

诗集简介

收《我的心灵》《昨夜里梦入天国》《鸭绿江上的序诗》等诗,该集为现代书局“为爱读光慈先生作品者,得窥全豹起见”编选的蒋光慈诗文集,《现代》介绍:“蒋光慈先生为近年来中国新兴文艺运动中最努力的一位作家,……本局现为爱读光慈先生作品者,得窥全豹起见,特将他全部著作中精选出上列数种,计四个长篇,一个短篇,另日记及诗选各一。内容的质与量是同等的丰富。”

光的闪动

作者:梅子 诗集类型:散文诗
出版年份:1929年5月 出版社:不详
页数:104页

诗集简介

分为三部:第一部收《仇敌的眼睛》《我追求着希冀之梦》《到恐怖中去》等13首;第二部收《耶稣的命运》《生与死》《时代》等10首;第三部收《骷髅的狂笑》《她的哭声》《微笑的青春》等8首。

光与热

作者:高长虹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27年2月 出版社:上海开明书店
页数:75页

诗集简介

列为狂飙丛书第一种。扉页印有“版权所有不许翻印一九二七年二月初版1-1000实价大洋一元(外埠酌加寄费)”。收入6篇作品:《一个神秘的悲剧》《凝望》《黄昏》《反应》《弦上》《花园之外》,是为小说、散文、短评、戏剧合集。

广西猺歌记音

作者:赵元任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30年 出版社: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猺歌正文”,收《正猺歌舞》《十二月花开歌》《甲子歌》。第二部分为“猺歌音韵”。第三部分为“比较的音韵”。前有《序言》:“作者第一次听见这些猺歌是在1928年本所在广州开茶话会的时候,那时候有中山大学生物系石声汉先生跟他从广西猺山带来的两位猺山先生。……”

广州儿歌甲集

作者:刘万章 诗集类型:民歌集、儿童诗集
出版年份:1928年6月 出版社: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
页数:170页

诗集简介

收录儿歌100首。有顾颉刚写的《顾序》、崔载阳《崔序》、《编者小言》。作者调查了各种风俗,搜集材料,编成集子。一向看不到的粤中儿童的歌谣,在这里露脸了。顾颉刚认为粤中儿歌和苏州儿歌极其相似,歌谣是会走路的;它会从江苏浮南海而至广东,也会从广东超东海而至江苏。

归来

作者:姚江滨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8年8月 出版社:上海中国艺文出版社
页数:不详

诗集简介

上海中国艺文出版社主编,镇江江南印书馆印行。收写于1944年至1947年的诗27首,另有《前记》、《附记》各一篇,附录《谈诗的创造》。分5辑:《归来集》6首,《招魂集》3首,《寒流集》13首,《大阳沟集》2首,《三江村集》3首。大多为抒情诗,表现抗日和反对内战的主题。《前记》说,作品“总是凝结许多悲愤的情意,这种悲愤的由来,是基于事实,缘于生活,随着时事发生的”,并且希望“在我的诗句里透露一点人民的意志,表达一点纯洁的大众的情感”。诗风明快,适宜于朗诵,但较直露。

桂林底撤退

作者:黄药眠 诗集类型:新诗集
出版年份:1947年10月 出版社:香港群力书店
页数:130页

诗集简介

为“南方诗丛”之一种。定价一元八角。全诗分29章,共130页,以1944年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广大地区全面大溃败、大撤退为背景,重点描写了在日本侵略军面前,国民党军队怯懦地从桂林逃跑,以及由此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与痛苦。书前有诗人《献词》。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