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亡日报
报刊类型:“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 | 出版机构: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主办 |
首刊日期:1937年8月24日 | 停刊日期:1941年2月28日 |
诗集简介
创刊于上海。该刊为抗战时期“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社长为郭沫若,总编辑为夏衍。该刊发表许多穆木天、王亚平、郭民迪,联抗、辛劳、包笑天、司徒光明等人创作的通俗诗歌。这些作品套用“盂姜女调“、“五更调”、“哭七七”、“凤阳歌”、“无锡景“、“唱春调”以及山歌、儿歌的调子,多用上海方言写作,掀起通俗诗歌浪潮。
七月
报刊类型:文学周刊、半月刊、月刊 | 出版机构:七月社编辑出版 |
首刊日期:1937年10月1日 | 停刊日期:1941年9月1日 |
诗集简介
创刊于武汉,由七月社编辑。该刊原以周刊形式在上海载出3期,后改为半月刊并重新编排卷期,于1937年10月16日在汉口新刊,由胡风担任主编。此后于1939年7月底迁渝,改为月刊,出至1941年9月第7集第1、2期合刊停刊。该刊多刊载诗歌、报告文学、小说,后期以小说、杂文、论文为主。撰稿人有田间、艾青、胡风、鲁藜、绿原、邹荻帆、牛汉、贺敬之等人。
中国诗艺
报刊类型:诗歌刊物 | 出版机构:中国诗艺社编辑发行 |
首刊日期:1938年8月10日 | 停刊日期:1941年10月1日 |
诗集简介
创刊于长沙,由“中国诗艺社”主办。但由于战火纷扰,《中国诗艺》仅出一期即停刊。1941年,该刊于6月份在重庆复刊,不久后又辗转至贵阳,同年10月出至复刊第4期终刊,共出刊5期。载有杜运燮、孙望、常任侠、吕亮耕、冯至等人作品。
诗群众
报刊类型:双语刊物 | 出版机构:少壮诗人会发行 |
首刊日期:1938年1月1日 | 停刊日期:1938年3月1日 |
诗集简介
创刊于广州,由鸥外鸥、柳木下编辑。该刊为中英文双语刊物,英文名为“Poetry Masses”。同年3月15日出第2期,本已编好第三期,后因广州沦陷而被迫停刊。目前仅见第2期,分6个栏目。设置栏目有研究院、理论、诗帖、诗人的手提包、绘画等。
五月
报刊类型:抗战诗刊 | 出版机构:诗歌工作社刊行 |
首刊日期:1938年5月1日 | 停刊日期:1938年5月1日 |
诗集简介
创刊于武汉,穆木天等人以“诗歌工作社”的名义在汉口刊行,仅有1期。撰稿人有穆木天、平林、彭澎、王亚平、雷石榆、铁铉、厂民、柳倩、孙望、力扬、高兰、袁勃等,刊登的内容除23首诗歌作品外,还有理论文章、木刻、译诗等。随后,穆木天转赴昆明,其他成员也分散飘零,《五月》便停刊。
开拓者
报刊类型:综合性刊物 | 出版机构:诗歌丛刊社出版 |
首刊日期:1939年1月1日 | 停刊日期:不详 |
诗集简介
创刊于上海,该刊由诗歌丛刊社主编出版,收歌曲2首,“华北抗战特辑”5首,诗歌创作21首。撰稿人有覃子豪、柳倩、窦隐夫、任钧、穆木天、郭沫若、王亚平等,书有《后记》。
文聚
报刊类型:文学半月刊、月刊 | 出版机构:文聚社发行 |
首刊日期:1942年2月1日 | 停刊日期:1945年6月1日 |
诗集简介
创刊于昆明,西南联大学生林元与马尔俄、李典、马蹄等人商议筹办。该刊登载了登载诗作、译诗、诗论及其他诗歌相关文章情况,尤其在诗歌方面颇有分量。载有穆旦、杜运燮、罗寄一、冯至的诗歌。另外,在译诗方面,该刊的西方诗歌译介对象包括里尔克、叶芝、魏尔伦、尼采等诗人,以西方象征派诗歌为主,对西南联大诗人群产生重要影响。
春草集
报刊类型:诗歌刊物 | 出版机构:文林出版社发行 |
首刊日期:1942年5月1日 | 停刊日期:不详 |
诗集简介
创刊于重庆,编委会成员包括王亚平、柳倩、方殷、高兰、郭沫若、李嘉、臧云远。刊有《创刊词》、会议记录《关于新诗的用字和造句(座谈会)》,诗歌若干首:《中国春天的童话》(王亚平)、索开《溃灭》、高兰《送别曲》、李雷《夏夜曲》、冯乃超《一个惨白的消息》,译诗若干首:歌德作,郭沫若译《给迷娘》、惠特曼作,高寒译《当庭园中残余的紫丁香花开了的时候》、拜伦作,杨芳洁译《当我俩分离》、海涅作。
时与潮文艺
报刊类型:大型文艺刊物 | 出版机构:时与潮社编辑发行 |
首刊日期:1943年3月15日 | 停刊日期:1946年5月15日 |
诗集简介
创刊于重庆,共出26期。该刊主要是对外国文学的译介,成效显著。其中对纪德、叶芝、瓦雷里、奥登等人的介绍最为丰富。除此之外,对席勒、海涅、鹿地亘、莎士比亚、歌德等人的诗歌均有译介。在国别文学介绍方面,载有徐仲年、杨周翰、柳无忌的文章。
诗领土
报刊类型:诗歌刊物 | 出版机构:诗领土社发行 |
首刊日期:1944年3月1日 | 停刊日期:1944年12月1日 |
诗集简介
创刊于上海,由路易士、南星、田尾、陈孝耕、穆不已、萧雯、秦家洪、沈宝基等人创办,是诗领土社的社团刊物。共5期。该刊载有工藤好美的《诗的世界》、穆穆的《谈新诗》、路易士的《诗之存在的理由》等文。
中国新诗
报刊类型:诗歌刊物 | 出版机构:森林出版社出版 |
首刊日期:1948年6月1日 | 停刊日期:1948年10月1日 |
诗集简介
创刊于上海,由杭约赫主编,以32开本的从书形式刊行,共五辑。编委共6人,以笔画为序,包括方敬、辛笛、杭约赫、陈敬容、唐祈、唐湜。该刊主要发表编委会和穆旦、郑敏袁可嘉、杜运燮等诗人的作品,也请蒋天佐、袁水拍、戈宝权、卞之琳、刘西渭(李健吾)、金克木、方敬、冯至、徐迟、罗大网、冯雪峰等人写诗和译诗。
夜唱
报刊类型:诗站丛刊 | 出版机构:萌社出版 |
首刊日期:1944年5月1日 | 停刊日期:不详 |
诗集简介
创刊地不详,由芜军编写,为“诗站丛刊第四辑”,设诗辑、诗篇、译诗3种栏目,作者有魏放、彭燕郊、黄药眠、郭风、许幸之、征军等。
诗土地丛刊
报刊类型:诗歌刊物 | 出版机构:燕京大学新诗社出版 |
首刊日期:1947年12月16日 | 停刊日期:不详 |
诗集简介
创刊于北平,由燕京大学新诗社主编。该刊载有李广田《再论马凡陀的诗歌》、陆志韦《再谈白话诗的音韵》等文章,李瑛《囚徒之歌》、吴兴华《刀》等诗歌,以及史鱼译《司班得诗钞》、吴季译《奥登诗钞》等译诗作品。
北京大学日刊
报刊类型:综合性期刊 | 出版机构:北京大学出版 |
首刊日期:1917年11月16日 | 停刊日期:1917年11月16日 |
诗集简介
创刊于北京,该刊编辑群体均属校内新派人士,徐宝璜任编辑主任,主要编辑有陈独秀、沈尹默、胡适及孙国璋,共出2885期。创刊伊始,该刊作为公报性质的刊物,主要登载教育部与学校的命令法规、校园机构设置与课程变更等信息,1918年2月改组后,该刊开始积极邀请校内人士投稿以丰富刊物内容,增加可读性。此后陆续增加“文艺、通信、杂录、著述、演讲录”等栏目,作为校内师生发表自己意见的阵地。发表内容多是学术交流、思想争鸣之作。
每周评论
报刊类型:文学周刊 | 出版机构:每周评论社出版发行 |
首刊日期:1918年12月22日 | 停刊日期:1919年8月31日 |
诗集简介
创刊于北京,共出版36期(第37期仅有第1版残校样),每期四开四版,第1至第25期由陈独秀主编,以后各期由胡适主编,主要撰稿者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周作人、高一涵、张申府、王光祈等。该刊由《新青年》社同人创办,以发表时事述评和文学创作、文艺批评为主。主要栏目有:国外大事述评、国内大事述评、随感录、社论、新文艺、文艺时评、译论、国内劳动状况、随感录、新刊批评、读者论坛、评论之评论、通讯、选论、杂录、名著等。其中,该刊在“新文艺”栏中发表部分白话新诗、新小说和外国文学译文,在“文艺时评”栏中刊登文学与戏剧改革的文章,在“通讯”栏与“对于新旧思潮的舆论”的特别附录专号中,批判林纾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小说《荆生》。
星期评论
报刊类型:文学周刊、《民国日报》副刊 | 出版机构:上海民国日报社 |
首刊日期:1919年6月8日 | 停刊日期:1920年6月6日 |
诗集简介
创刊于上海,共54期。戴季陶、沈玄庐任主编,参加撰稿的还有孙中山、廖仲恺、胡汉民、朱执信、李大钊、陈独秀、李汉俊、沈仲九、胡适、刘大白等。该刊以“创造和改造世界”为宗旨,着重推介各种社会主义思想,报道世界与中国的劳动运动,支持学生运动,提倡妇女解放,宣传新思潮等,设有评论、主张、短评、思潮、世界大势、记事、诗、小说、书报介绍等栏目。除刊载政治、思想、时事文章外,该刊也发表不少南方文人的新诗创作。如沈定一(玄庐)、刘大白、戴季陶、朱执信、徐蔚南等,而北方的胡适、康白情、罗家伦也时有露面。
朝霞
报刊类型:《新民意报》副刊 | 出版机构:绿波社编辑出版 |
首刊日期:1923年1月1日 | 停刊日期:不详 |
诗集简介
创刊于天津,该刊主编和主要撰稿人赵景深、焦菊隐、于赓虞等都是绿波社的骨干会员,故为《新民意报》副刊,绿波社的核心报刊。该刊主要刊载新文学作品,相继刊载于赓虞与朱旭光的《组织文学社的同情》、王瑞麟的《对于组织文学社的我见》、王宗德的《组织文学社的意见》等文章。此外,该刊以较多的版面翻译和介绍高尔基、安徒生、莫泊桑、泰戈尔、歌德等外国著名作家的作品。
北平晨报·北晨学园·诗与批评
报刊类型:文学十日刊、周刊 | 出版机构:诗与批评社主办 |
首刊日期:1933年10月2日 | 停刊日期:1936年3月26日 |
诗集简介
创刊于北平,主要编者为曹葆华,共74期,为《北平晨报·北晨学园》附刊。该刊主要登载诗作、翻译诗论、诗歌批评,之后也登载诗人传记、散文与游记等;撰稿人主要有:曹葆华、何其芳、罗念生、李广田、卞之琳、李健吾、梁宗岱、季羡林、方敬、季羡林等人,成为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刊物。
大公报·文艺·诗特刊
报刊类型:诗歌刊物 | 出版机构:不详 |
首刊日期:1935年11月1日 | 停刊日期:1937年7月1日 |
诗集简介
暂无
河南民报·丁香诗刊
报刊类型:文艺周刊 | 出版机构:河南民报社发行 |
首刊日期:1932年7月17日 | 停刊日期:1932年冬 |
诗集简介
创刊于河南,焦伟真为主编。该刊为河南自有新文学历史以来出现在省会开封的第一个诗刊。《河南民报·丁香诗刊》每期页数不定,大约在10页左右,约10多篇文章,文章内容多为诗歌,有长诗也有短诗,内容文字呈竖排排版。该刊封面刊名周边印有插画,画中有一个插着丁香的花瓶。刊物登载的诗歌大多反映心情的苦闷和喜悦,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对青年的鼓舞,对黑暗的讽刺,代表篇目如《可怕的沉默》《太阳是你的眼睛》《告青年们》,诗风刚正清纯、明丽不俗且生动形象。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微信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