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强

本名:林英强 别名:
出生年:1913 逝世年:1975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广东梅县人 流派:

诗人简介

其诗文1930年代常载于《红豆月刊》《新时代》《中国诗坛》《诗志》《诗林》等。著有散文集《聪马驱集》(1937年)、《卖地谣》(1940年)。林英强的散文诗集《聪马驱集》1937年5月由东方诗作家协会出版,收《库库登》《蒙古高原战歌》《寒北之诗》等散文诗6篇。《文艺(武昌)》1937年第4卷第6期有广告:《聪马驱集》为林英强氏的战曲集,这部战曲有特别的力量,几乎可以掩盖战曲的前辈,不信请读他的作品,必定使你们惊异。集内的作品发表于《文艺月刊》《中国文学》《内外什志》及本刊,他算来确是写战曲的中坚。书由东方诗作家协会印行,交上海什志公司出售,定价国币两角。

林咏泉

本名:林水泉 别名:
出生年:1911 逝世年:2005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辽宁岫岩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29年毕业于中级师范学校。1930年考入南京中央军校,后曾到北平、安庆等地工作。1936年出版第一本诗集。1938年在长沙与孙望等编辑《抗战日报》副刊《诗歌战线》,成立中国诗艺社,出版《中国诗艺》。1948年在南京与孙望、汪铭竹等创办《诗星火》。主要作品有诗集《咏泉初集》、《塞上吟》等。

玲君

本名:白汝瑗 别名:玲君
出生年:1915 逝世年:1987
性别:男 职业:诗人,编辑
祖籍:天津人 流派:

诗人简介

少时在南开中学读书,1933年毕业于北平文治中学,1934年辅仁大学肄业。1937年燕京大学新闻系肄业,曾入西南联大读书。1938年5月到延安,在抗大、鲁艺学院学习。此后,历任晋东南《新华日报》华北版记者、胶东《大众日报》总编辑、《东北日报》副总编辑等职。1957年至1966年任《黑龙江日报》总编辑。1972年至1983年任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1987年10月22日在哈尔滨病逝。著有诗集《绿》(1937年)。

刘半农

本名:刘寿彭 别名:刘复,瓣侬、寒星、范奴冬女士等
出生年:1891 逝世年:1934
性别:男 职业:诗人,散文家
祖籍:江苏江阴人 流派:民歌体诗派,新青年社

诗人简介

早年曾在常州上过中学,当过小学教员。1913年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译员,始作文言小说。1917年秋,任北京大学法科预科教授。1918年创作新诗,倡议征集歌谣。1919年兼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职。1920年入伦敦大学文学院。次年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攻读语言学。1924年被推为法国巴黎语言学会会员。1925年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筹建语音乐律实验室。1926年兼任中法大学中文系主任,主编《世界日报》副刊。1927年翻译并出版《国外民歌译》。1928年任教育部特约著述员、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民间文艺组主任,开始对我国俗曲进行搜集、整理工作。1929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辅仁大学教务长。1930年兼任北平大学女子学院院长。1932年任北京大学研究院文史部主任。1934年夏赴西北调查方言,途中染疾病故。著有诗集《瓦釜》、《扬鞭集》,散文集《半农杂文》、《半农杂文二集》,论著《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国语运动史》等。

刘大白

本名:金庆棪 别名:刘靖裔,汉胄、白屋、大旦、灵倩、锦心女士等
出生年:1880 逝世年:1932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浙江绍兴人 流派:民歌体诗派,文学研究会

诗人简介

清末科举优贡生。辛亥革命前夕编辑《绍兴公报》。因发表讨袁世凯文字,1913年被迫亡命日本,在东京加入同盟会。1915年去南洋。1916年回国,先后任《杭州报》编辑,淅江省议会秘书长,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崇文中学、安定中学、春晖中学教员,浙江省教育会总于事。1920年开始发表新诗。1922年编辑《责任》周刊。1924年加入以柳亚子为首的“新南社”,还加入了文学研究会,出版了第一部诗集。1924年去上海,任复旦大学文科教授兼上海大学教授。1925年与陈望道等编《黎明》周刊。1928年任浙江教育厅秘书兼浙江大学秘书长。1929年任教育部常任次长。年底辞职,专事写作。著有诗集《旧梦》、《卖布谣》、《丁宁》、《再造》、《秋之泪》、《邮吻》,诗话《白屋说诗》、《旧诗新话》。另有《中国文学史》等多种。

刘捷

本名:刘捷 别名:笔名郭天留、张猛三
出生年:1911 逝世年:不祥
性别:男 职业:文学评论家,诗人
祖籍:台湾屏东人 流派:台湾文艺联盟

诗人简介

1932年加入台湾艺术研究会。1934年加入台湾文艺联盟。曾任《台湾新民报》记者、编辑。台湾光复后曾在《农牧旬刊》和养猪事业协会工作。著有《台湾文学鸟瞰》、《民间文学的整理及其方法论》等,诗歌《给亡友的献词》、《秋天的叹息》、《盐分地带颂》等。

刘经庵

本名:刘经庵 别名:
出生年: 不祥 逝世年: 不祥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河南卫辉人 流派:歌谣研究会

诗人简介

《歌谣与妇女》,女性歌谣选集,刘经庵编,192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有周作人《序》,作者《自序》。分绪论、她的父母、她的媒妁、她的公婆、她的小姑、她的兄嫂、她的丈夫、她的儿子、她的情人、其他、结论十二部分。周作人的序发表在《燕大周刊》1925年第82期。

刘岚山

本名:刘斯海 别名:刘仲、刘兰、路里,岚炭、胡里、朱山、周庸等
出生年:1919 逝世年:2004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安徽和县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抗战爆发后到过延安,在国统区当过报纸通讯员和校对,开过小书店,两次被国民党当局关进集中营。1945年逃往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在《新民报》和新四军游击队工作。建国初期在三联书店任职。1952年到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原稿整理科长、诗歌散文组组长。著有诗集《漂泊之歌》、《乡下人的歌》、《和平的前哨》,小说集《领路的人》等。

刘梦苇

本名:刘国钧 别名:
出生年:1900 逝世年:1926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湖南安乡人 流派:格律诗派

诗人简介

1920年入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同年与沈仲九、孙俍工等成立“安社”。1924年在上海与人组织飞鸟社,创办《飞鸟月刊》。1926年为《晨报诗刊》主要成员,同年秋病逝。著有诗集《青春之花》、《孤鸿》等。

刘佩生

本名:刘火子 别名:刘佩生、刘宁
出生年:1911 逝世年:1990
性别:男 职业:编辑,诗人
祖籍:广东台山人 流派:

诗人简介

家境贫寒,读完小学后就在香港打工谋生,靠自学成才。1927年(民国16年)大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人士撤至香港,他受到进步思想影响,逐步走上革命道路。30年代初在中学任教,开始撰写文艺评论.1935年学习世界语。曾同曹乃飘同志组织香港世界语协会。三十年代末期,曾帮助Braun 和Elpin搜集中文资料,编辑《远东使者》杂志,进行抗日宣传。1940年曾任国际世界语协会驻香港代理员。曾任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上海世界语协会会长。1934至1937年在香港从事教育工作,并利用文学形式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36年(民国25年)11月,参与组织香港进步团体联合发起的追悼鲁迅先生大会,任大会执行主席。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入新闻出版界,曾任香港《大众日报》记者,《珠江日报》采访主任,香港微光出版社、韶关《建国日报》编辑,桂林《广州日报》采访主任,并以战地记者身份到华南战场采访。1940年12月,刘火子的诗集《不死的荣誉》由微光出版社出版,为“黎明丛书”甲辑之二。收《公路》《中国的黎明》《纹身的墙》《不死的荣誉》等诗20余首。(未见诗集)

刘荣恩

本名:刘荣恩 别名:
出生年:1908 逝世年:2001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浙江杭州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曾就读于上海明强中学,曾担任《明强年刊》(丙寅级)的美术主任,还在其中发表一首新诗《失者的尾声》和二幕剧《凝而》。1926年毕业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担任《沪江大学月刊》编辑,曾发表《英国盎格罗萨克森时代文学史大纲——诗歌》。后转入北平燕京大学,1930年英文学系卒业。在《燕大年刊》中,署名“K·T”的人评价刘荣恩:“荣恩的颜色是苍白,荣恩的声音是轻细,荣恩的身体是delicate;但是从这颜色苍白,声音轻细,身体delicate的荣恩,你可以找到丰富浓厚燃烧的情感,可以找到一线灵敏于共鸣的心弦,可以找到一个日夜追求人生意义的壮士。” 1931年入天津南开大学任教,在《南开大学周刊》《南大半月刊》《大公报·文艺》《益世报》《盛京时报》等报刊上发表译文、译诗、书评等,曾翻译梅斯菲德《西风》、乔治桑《在尼庵里的诗旬》、Winifred·M·Letts的《牛津的尖塔》 。还曾将他人的新诗译成英文,如郭沫若《湘累》、徐志摩《季候》、陈梦家《白马湖》、方玮德《微弱》 。1934年,发表文章《谈商籁体》。1936年7月,他曾撰文对艾克顿、陈世骧编选的英译《现代中国诗选》、小烟熏良的英译《李白诗集》发表评价,及为赫斯曼《赫斯曼诗拾遗》、勃克夫人《流犯》等英语书籍撰写推介文章 。沦陷时期,刘荣恩执教于天津工商学院,1946年参加南大复校工作。1948年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金入牛津大学Balliol学院访学。此后定居于英国写书、翻译、画画。1972年曾英译“元曲六出”,由Penguin书店出版,为“古典文学丛书”之一。著有《刘荣恩诗集》(1938年),36开,共147页,扉页题字:“我这部诗集献给荫/做我们订婚的纪念”,收诗59首。《十四行诗八十首出版》(1939年),收十四行诗80首。《五十五首诗》(1944年),收诗55首。《诗》(1944年),分5卷收诗46首。《诗二集》(1945年),分四卷收诗46首。《诗三集》(1945年),收诗54首。

刘思慕

本名:刘燧元 别名:刘穆、小默、君山、思复等
出生年:1904 逝世年:1985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广东新会人 流派:广州文学研究会

诗人简介

曾参与筹组文学研究会广州分会,编辑《文学周刊》。1923年岭南大学文科肄业,任中学教员。1926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任北新书局、上海远东图书公司编辑。1932年赴德国法兰克福社会科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经济系学习。1933年回国。1936年因参加革命被国民党政府通缉而东渡日本。抗战爆发后,先后任职于香港国际新闻社、印尼《天声日报》、衡阳《力报》、昆明美国新闻处心理作战部。解放战争期间,任香港《华商报》和《文汇报》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闻日报)社长、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所长。著有诗集《生命之歌》、《太行女儿》,散文集《欧游漫忆》、《樱花和梅雨》等。

刘廷芳

本名:刘廷芳 别名:笔名亶生
出生年:1891 逝世年:1939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浙江瑞安人 流派:文学研究会

诗人简介

生于永嘉。温州艺文中学毕业后,考入圣约翰大学学习。1911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燕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教务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科主任,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1922年开始发表新诗,后加入文学研究会。1927年秋,接受美国太平洋沿岸9所大学邀请,赴美讲学,任美国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波士顿大学讲师。1928年秋回国。抗战时期患病去美国就医。1939年病逝于美国。著有诗集《山花》、《山雨》,译有《疯人》(纪伯著)、《耶稣与淫妇》(梅特林克著)等。

刘廷蔚

本名:刘廷蔚 别名:
出生年:1903 逝世年:1994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浙江永嘉人 流派:

诗人简介

少时读于温州的教会学校崇真男校和艺文学堂。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在南京读预科,因宣传抗日被打伤,后到庐山养病3年,开始创作新诗。1924年下半年,刘廷蔚离开庐山赴北京入读燕京大学,一年后成为该校生物系的正式生。1929年于燕大毕业,出国留学,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1932年学成归来,任基督教大学沪江大学生物系教授并代生物系主任。1944年,当选中国昆虫学会候补理事。著有诗集《山花》(1930年)、《我的杯》(1932年)。诗集《山花》1930年7月由北新书局出版,为“风满楼丛书之二”,收有《我不忘记》《春夜之雨》《山路之上》等诗31首。诗集《我的杯》(典出《旧约·诗篇》第二十三篇)1932年1月15日由上海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出版,为“风满楼丛书之五”,收有《铐镣》《我的杯》《早祷》等诗。前有“献给:大哥廷芳”。有刘廷芳作的序言。

刘万章

本名:刘万章 别名:
出生年:不祥 逝世年:不祥
性别:男 职业:诗人,编辑
祖籍:广东海丰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曾任中山大学《民俗周刊》编辑。《广州儿歌甲集》由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28年6月出版。全书170页,收录儿歌100首。有顾颉刚写的《顾序》、崔载阳《崔序》、《编者小言》。刘万章,生卒年不详,广东海丰人,曾任中山大学《民俗周刊》编辑。出版著作(编)有《广州儿歌甲集》《广州谜语》《广州民间故事》《广州婚丧喊歌集》等。

刘延陵

本名:刘延陵 别名:Y・L等
出生年:1894 逝世年:1988
性别:男 职业:诗人,评论家
祖籍:江苏泰兴人 流派:现实主义诗派,文学研究会

诗人简介

“五四”时开始创作。后任《时事新报》驻法国特约通讯员。1921年成为文学研究会最初成员之一。1922年与叶圣陶等创办《诗》月刊,为该刊编辑之一。后任教于暨南大学。抗日战争前期去东南亚,定居于新加坡。著作大都散见于《小说月报》、《诗》、《文学周刊》、《文学旬刊》等刊物,部分新诗收入《雪朝》(8人合集)。

刘艺亭

本名:刘艺亭 别名:刘亦耕,华而实等
出生年:1917 逝世年:2016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河北威县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河北省曲周县委党刊《前途》编辑。1942年任冀南三分区《人山报》总编辑,同时协助编辑文艺刊物《习作》、诗刊《草芽》。1946年任《冀南日报》时事版主编、新华社冀南分社记者。1948年任冀南行署教育处编审科长,主编《冀南教育》。1949年后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蜜蜂》主编、中国曲艺家协会河北省分会主席。著有长诗《滏阳河的女儿》、《苦尽甜来》,诗集《八月家书》。

刘御

本名:杨春瑜 别名:杨采,火星、小羊、史巴克、施巴克
出生年:1912 逝世年:1988
性别:男 职业:诗人,儿童文学家
祖籍:云南临沧人 流派:北方左翼作家联盟

诗人简介

1931年入上海立达学园高中,加入共青团。1933年入北平师范大学中文系,加入北方“左联”并任北师大北方“左联”书记。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去日本东京。1937年回国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毕业后任延安教育厅编审科副科长、战歌社社长。1939年任民众剧团宣传部主任,同年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文协理事。1945年调教育厅任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昆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云南省文联党组书记、省作协常务副主席等职。著有诗集《新歌谣》、《延安短歌》,儿童读物《边区儿童的故事》、《小青蛙》等。

流沙

本名:陈瑞淇 别名:流沙、古都子
出生年:1921 逝世年:2015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湖北赤壁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48年5月,流沙的诗集《青色的焰花》由时代出版社出版,为“时代文艺丛书”之一。收有《青色的焰花》、《希望的灯》、《果子还没有长成》等诗。(未见诗集)1945年9月,流沙的诗集《山城散曲》由文学社出版,印刷2000册。收收《青色的焰花》《弦波》《杜鹃及其他》《康行草》《山城散曲》等短诗49首,书前有《诗与诗人(代序)》,书后有《后记》。

柳倩

本名:刘智明 别名:刘天隽、刘延祖、樊庄,巴人、明弟、蒋嘉、一沫等
出生年:1911 逝世年:2004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四川荣县人 流派:时调社,中国诗歌会,中国诗人协会,春草诗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诗人简介

读中学时开始写诗。1927年入成都大学文科预科,不久转人本科。1931年到上海。翌年加入“左联”和中国诗歌会,编辑《新诗歌》。1934年编辑《综合》杂志。同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937年参加第八集团车战地服务队。1938年加入全国文协。1940年到重庆,在文委会工作。此后,曾与王亚平等创办春草社,编辑文委会会刊《七天文艺》,与林辰等编辑《新民报》文艺周刊《虹》等。1947年到上海,在中学任教。1949年初去浙东四明山区三五支队,任浙东行署文教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华东文化部艺术处工作并任上海诗歌工作者联谊会副主席。1953年任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副主任。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获平反。著有诗集《生命底微痕》、《自己的歌》、《震撼天地的一月间》、《在太阳下》、《无花的春天》、《防守》等。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