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孟侃

本名:饶孟侃 别名:饶子离,饶了一等
出生年:1902 逝世年:1967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江西南昌人 流派:格律诗派,新月社

诗人简介

1916年入清华学堂学习,后加入清华文学社。1924年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1925年回国。1927年任上海市政府秘书。此后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四川大学等校任教。2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诗作。1930年曾任后期新月社《诗刊》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北京外交学院英语系教授。1967年逝世。著有诗集《泥人集》,另有译作多种。

任钧

本名:卢嘉文 别名:
出生年:1900 逝世年:2003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广东梅县人 流派:中国诗歌会,中国诗人协会

诗人简介

生于印度尼西亚。1926年开始写诗。1928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文科,1932年毕业回国,在大学任教。1932年9月与穆木天等组织“中国诗歌会”,翌年,为《新诗歌》编委。抗战开始,加入中国“文协”,同时在学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诗歌》编委。一生著有诗集《冷热集》、《战歌》、《后方小唱》、《为胜利而歌》、《战争颂》、《野花集》、《任钧诗选》、《发光的年代》,其中《任钧诗选》系从诗人前六个诗集中选出。

阮章竞

本名:阮章竞 别名:洪荒
出生年:1914 逝世年:2000
性别:男 职业:诗人,剧作家
祖籍:广东中山人 流派:民歌体诗派,太行诗歌社

诗人简介

1935年参加抗日救亡歌咏活动。1937年冬到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后任八路军太行山剧团艺术指导员、团长,开始从事戏剧和诗歌创作。1939年被选为文协晋东南分会常务理事。1947年任太行文联戏剧部长、中共太行区党委文委委员。在太行山根据地期间,主要致力于文学创作,并且曾在民族革命战争艺术学校和前方鲁迅艺术学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华北局宣传部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青年作家工委会主任、《诗刊》副主编等职。著有诗集《圈套》、《漳河水》《新塞上行》《迎春橘颂》,童话集《金色的海螺》,独幕剧《糠菜夫妻》,歌剧《赤叶河》等。

塞克

本名:陈秉钧 别名:陈凝秋
出生年:1906 逝世年:1988
性别:男 职业:诗人,戏剧家
祖籍:河北霸县人 流派:西北战地服务团

诗人简介

1924年在哈尔滨主编《晨光报》副刊《晨光》,开始诗歌创作。1926年被捕。1927年8月入上海艺术大学学习,参加南国社,开始戏剧生涯。1929年回哈尔滨。1932年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1933年再次到上海,从事电影艺术工作,同时创作抗日救亡歌曲。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出队第一队并任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理事。1938年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同年底到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教授。1940年任延安青年艺术剧院院长,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员、边区剧协副理事长。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整风运动。1945年后,先后任热河省文联主任、东北戏剧工作委员会主任、辽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辽北学院院长、东北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全国文联常委、中央实验歌剧院顾问等职。著有诗集《追寻》、《紫色的歌》,话剧《歼灭》,歌剧《滏阳河》等。

桑汀

本名:冯白鲁 别名:
出生年:1916 逝世年:2005
性别:男 职业:诗人,作家,导演
祖籍:浙江绍兴人 流派:中国电影家协会

诗人简介

曾参与编辑《前哨》《战地》《现代诗草》等刊,1983年参与创办求实进修学校,从事教育工作。1930年代其诗文常载于《文学导报》《妇人画报》《诗林双月刊》等。冯白鲁诗集《囚徒之歌》1936年8月由北新书局出版,收《深夜卖浆人》《穷途的画家》《学徒的黎明》等诗22首,附多幅插图。前有自序,他对蒲风等人表示感谢:“这里,我谢谢对我诗的前途说出过珍贵意见的蒲风,他劝我抓取现实的题材,不要放弃了诗的大路。还有,给我鼓励或帮忙的何德明、张露微、甘运衡、林英强、赵景深、甜冰诸兄,我把这个集子呈献给在远方的花蚨,是他给了我生活实践的教训,作为过去诗的结束,在这一点上,他的走开青岛,至少是使我清醒的一个不小的因子。”

沙蕾

本名:沙凤骞 别名:月群、沙林
出生年:1912 逝世年:1986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江苏宜兴人 流派: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诗人简介

回族。1925年印行第一部诗集《一册图案的诗集》。1932年在文化学院上海第二院法律系毕业后,曾任上海《金城月刊》文艺主编、湖北省建设厅科员、湖北省财政厅科员、汉冶萍砂捐所所长等职。1938年参与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任《回教大众》半月刊社长兼主编、中国回教青年抗敌协会主席、国民精神总动员会设计委员。1939年秋到兰州行医。1949年后曾任上海星火出版社总编辑、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顾问、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委员。著有诗集《心跳进行曲》、《夜巡者》、《木头姑娘》《日月潭》等。

沙鸥

本名:王世达 别名:失名等
出生年:1922 逝世年:1994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四川重庆人 流派:春草诗社

诗人简介

1940年开始发表诗作。1942年入中华大学化学系。抗战后期参加王亚平组织的“春草社”,与晏明合编《诗丛》。1946年秋到上海,与李凌等合编《新诗歌》。1947年去香港,复刊《新诗歌》。1948年到解放区,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工作。解放后,在《新民报》工作。1950年与王亚平合编《大众诗歌》。1951年入马列学院学习,后在文学讲习所、诗刊社、黑龙江省文联《北方文学》等处任职。著有诗集《农村的歌》、《化雪夜》、《林桂清》、《百丑图》、《故乡》、《初雪》等。

沙野

本名:马瑞麟 别名:
出生年:1929 逝世年: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云南澄江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49年5月,马瑞麟的诗集《河》由火种诗社出版,收有《家书》、《抓兵夜》、《在自己的国土上》等诗。(未见诗集)

邵冠华

本名:邵冠华 别名:
出生年:1911 逝世年: 不祥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江苏宜兴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毕业于复旦大学,曾加入草野社,后曾在湖北省财政厅工作,大约逝于抗战期间。其诗1930年代常载于《新时代》《文艺月刊》《星期文艺》《现代文学评论》《现代文学》《循环》等刊,著有诗集《旅程》(1930年)、《青春的哀歌》(1932年)、《秋天集》(1935年)、《都市的夜》(1935年)。邵冠华诗集《旅程》1930年12月出版,收《红色的夏天》《当我爬上悲哀的最高峰》《那时我愿享受那比寂寞更难受的礼物》等诗23首,前有《序诗》。扉页作:“这本薄薄的诗集是纪念我那/消逝的寂寂的二十青春”。诗集《秋天集》1935年9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收《日落之前》《梦的哭泣》《太阳与命运》等诗30首,无序跋。

邵冠祥

本名:邵冠祥 别名:
出生年:1916 逝世年:1937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江苏宜兴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32年开始创作。1936年在天津水产学校读书时,与罗诗汀、徐寿云、张秀亚、锡金等组织“海风社”,编辑《海风诗歌小品》(后改名为《海风》)。1937年被日本侵略军逮捕,后被杀害。著有诗集《风沙夜》。

邵洵美

本名:邵洵美 别名:邵浩文、邵浩平、绍文、郭明、逸名、邵年、闲大、初庵等
出生年:1906 逝世年:1968
性别:男 职业:诗人,翻译家
祖籍:浙江余姚人 流派:新月社,中国文艺家协会,

诗人简介

1922年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毕业于南洋路矿学校,去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攻读英国语言文学假期去法国画院学习绘画。1925年与徐悲鸿等组织天狗会。1926年回国,出版第一部诗集并成为后期新月派成员。1928年在上海创办金屋书店,出版《金屋月刊》、《狮吼》、《时代画报)、《时事日报》等。1930年创办时代图书公司和时代印刷厂,出版《时代漫画》、《时代文学》、《时代电影》、《万象》、《人言》、《十日谈》、《自由谭》等。1932年与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1936年出资出版《新诗库》。建国后,致力于翻译外国文学。著有诗集《天堂与五月》、《花一般的罪恶》、《诗十五首》,散文集《一个人的谈话》,论文集《火与肉》译有马克・吐温、雪莱、拜伦的作品多种。

邵子南

本名:董尊鑫 别名:
出生年:1916 逝世年:1955
性别:男 职业:小说家,诗人
祖籍:四川资阳人 流派:西北战地服务团

诗人简介

1936年在上海结识丘东平、欧阳山等进步作家,当过《作品》杂志编辑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1937年3月在《中流》发表第一篇小说。后到山西太原参加革命,进第十八集团军总部随营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延安,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和田间、柯仲平发起延安街头诗运动。同年10月随西北战地服务团再度前往晋察冀边区开展活动。1944年返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任教。1946年到重庆任《新华日报》采访部主任。同年9月与人合办《故事杂志》。1947年调任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副社长。1948年随军南下。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副社长和西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西南及重庆文联副主席。主要作品有诗集《组织》,长诗《白毛女》,短篇小说集《李勇大摆地雷阵》、《我们是不同的》,中篇小说《三尺红绫》等。

申奥

本名:申运鸿 别名:申奥
出生年:1926 逝世年:1997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湖南靖县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42-1944年,以“申炙西”为笔名在重庆《新蜀报》、贵阳《贵州日报》、湖南《力报》《中国晨报》、昆明《诗播种》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1945-1948年,在上海《文艺复兴》《文艺春秋》《人世间》《诗创造》、南京《诗行列》、广州《文艺生活》、武汉《大刚报》《武汉日报》等报刊发表《怀念张天翼先生》《冬夜抄》《自由》《方向》等诗歌、散文作品,主要作品有诗集《春望集》《遗忘的脚印》、译作《美国现代六诗人选集》《美国名家散文选》等。

沈从文

本名:沈岳焕 别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
出生年:1902 逝世年:1988
性别:男 职业:小说家,散文家
祖籍:湖南凤凰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各县生活,后正式参加军队,当过上士司书和屠宰收税员。1922年因受五四运动影响离开军队到北京,升学不成,便学习写作。1924年起开始在北京《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小说月报》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一道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共同编辑《红与黑》和《红黑》杂志,曾参加新月社。1929年至1931年,在吴淞中国公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至1935年,在北京、天津编辑《大公报》文艺副刊。抗战爆发后在昆明西南联大教习作。抗战胜利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并编辑《大公报》、《益世报》、《平明日报》等报的文学副刊。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院和故宫博物院做文物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老实人》、《蜜柑》、《好管闲事的人》、《篁君日记》、《山鬼》、《雨后及其他》、《不死日记》、《男子须知》、《十四夜间》、《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沈从文甲集》、《石子船》、《沈从文子集》、《龙珠》、《虎雏》、《都市一妇人》、《慷慨的王子》、《阿黑小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集》、《八骏图》、《从文小说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中篇小说《呆官日记》、《一个天才的通信》、《泥涂》,长篇小说《旧梦》、《一个女剧员的生活》、《边城》、《长河》,长篇童话《阿丽思中国游记》,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烛虚》、《记丁玲》、《记胡也频》等。

沈启无

本名:沈铜 别名:沈启无
出生年:1902 逝世年:1969
性别:男 职业:诗人,学者
祖籍:江苏淮阴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曾就学于金陵大学,1925年转学燕京大学,1928年毕业。任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次年任教于燕京大学中文专修科,兼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1930年任天津省立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系主任。1932年任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文史系教授,兼燕京大学中文系讲师。1937年后留北平,任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1949年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著有《近代散文抄》、《水边》(合集)、《思念集》等。

沈旭

本名:沈玉成 别名:沈旭
出生年:1912 逝世年:1989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河北玉田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31年就读于青岛山东大学外文系,1933年参与编辑《诗歌周刊》(《青岛时报》副刊)、《每周文艺》。著有诗集《黎明前奏曲》(1936年)、《死亡线外》(1936年)。沈旭诗集《黎明前奏曲》1936年2月8日由当代诗歌社出版。分为“献给祖国”“黎明前奏曲”“战曲”“动乱曲”“春曲”“血痕”“自己之歌”“海上之歌”8部分,收诗30余首,后有沈旭《后记》。沈旭诗集《死亡线外》1936年12月1日由上海诗歌出版社出版,收《五月的中国》《我们要驰骋咆哮》《悼百五十一名灾尸》等诗23首。

沈玄庐

本名:沈宗传 别名:沈定一,无名等
出生年:1883 逝世年:1928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浙江萧山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04年任云南广通县知县、武定知州。1908年回浙,后参加辛亥革命。1916年任浙江省参议会议长。1919年开始创作新诗并创办《星期评论》周刊。1920年参加上海中国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赴广州,与谭平山主编《劳动与妇女》。同年回乡开展农民运动,组织衙前农民协会。1923年赴苏联考察。1924年出席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25年后成为以戴季陶为代表的“西山会议派”成员。著有《玄庐文存》。

沈尹默

本名:沈君默 别名:尹默、石墨、秋明等
出生年:1883 逝世年:1971
性别:男 职业:诗人,书法家
祖籍:陕西西安人 流派:新青年社

诗人简介

原籍浙江吴兴。曾留学日本。1916年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师大教授,后任北平大学校长。“五四”时期为《新青年》编委,是最早倡导和创作新诗者之一。1931年至1939年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著有诗词集《秋明集》、《秋明室杂诗》、《沈尹默诗词集》等。

沈祖棻

本名:沈祖棻 别名:绛燕、苏珂
出生年:1909 逝世年:1977
性别:女 职业:教授,词人,诗人,文学家,文论集啊
祖籍:浙江海盐人 流派:格律诗派

诗人简介

格律体新诗先驱诗人之一。1909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家学优厚。1931年入南京中央大学。1977年6月,因车祸辞世。主要代表作有《微波辞》、《别》、《赠孝感》、《妥协》、《早早诗》等,在古典文学研究和旧体诗词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对于中国格律新诗的创建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

施蛰存

本名:施蛰存 别名:安华、薛蕙、李万鹤
出生年:1905 逝世年:2003
性别:男 职业:小说家,翻译家
祖籍:浙江杭州人 流派:现代诗派,象征诗派

诗人简介

生于上海松江。1922年中学毕业后考入之江大学。翌年进上海大学。因受郭沫若、茅盾、陈望道等人影响,开始文学创作。1926年转入震旦大学学法文,参加共青团。1927年脱离团组织。1929年任上海水沫书店编辑。1932年在现代书局编辑《现代》月刊。1934年8月与阿英合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1938年参加文协昆明分会,任理事。在此前后曾在云南大学、厦门大学、上海暨南大学、上海沪江大学等校任副教授、教授。1952年起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其小说多反映江南小市民生活,以心理分析见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上元灯》、《娟子姑娘》、《李师师》、《将军的头》、《梅雨之タ》、《善女人行品》,散文集《灯下集》、《待旦集》。译有《一九O二级》、《匈牙利短篇小说集》、《波兰短篇小说集》、《显克微支短篇小说集》、《劫后英雄》。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