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
本名:杜文成 | 别名:南星 |
出生年:1910 | 逝世年:1996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散文家、翻译家 |
祖籍:河北怀柔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在上海《现代》第3卷第6期发表诗歌《茑萝》,比后在开封《文艺月刊》《丁香诗刊》及北平等地《现代诗风》《文学季刊》《水星》《中国文学》《艺术与生活》《新诗》等报刊发表诗作、译诗及随笔。主要作品有诗集《石像辞》《离失集》《三月·四月·五月》《春怨集(集应淡句)》等。
尼米希依提
本名:艾尔米亚・伊力・赛依拉米 | 别名: |
出生年:1906 | 逝世年:1972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新疆拜城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维吾尔族。1922年至1930年在拜城、库车等地的经文学校求学。1930年开始写诗。稍后,去喀什经文学院求学。1933年在喀什战乱中负伤,回拜城克里亚山村一所小学教书。1936年编辑《阿克苏通讯》维文版。1944年参加民族军。1945年在民族军司令部从事宣传工作。1948年任“新疆和平自主同盟”委员,编辑《同盟》刊物。新中国成立后,被选为新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957年被选为新疆文联及中国作家协会新疆分会理事。1972年含冤去世。1979年得到平反。著有诗集《集市和坟场》、《智慧的光辉》、《祖国之恋》等。
尼特
本名:倪贻德 | 别名: |
出生年:1904 | 逝世年:2005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画家 |
祖籍:四川成都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祖籍浙江省嘉兴市。 “五四”运动期间,开始大量阅读《新青年》等书刊,逐步接受反帝反封建、科学民主等进步思想 。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中篇小说《灭亡》。巴金的《控诉》于1938年出版,为“烽火小丛书第一种”,为巴金的小说、诗歌、杂感、书信集,其中收录了《自由快乐地笑了》《给死者》两首诗。
聂绀弩
本名:聂国倓 | 别名:聂畸、耳耶、臧其人、肖今度、二雅、散宜生等 |
出生年:1903 | 逝世年:1986 |
性别:男 | 职业:杂文家,诗人 |
祖籍:湖北京山人 | 流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
诗人简介
1923年在缅甸仰光任《觉民日报》、《缅甸晨报》编辑。1924年入广州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参加第一次东征,曾任海丰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官。翌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1928年起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任副主任。1932年参加“左联”。1933年主编《动向》。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编《海海》。1938年在新四军任文委委员兼秘书,《抗敌》编辑。1939年至1940年任浙江《文化战士》主编、桂林《力报》副刊编辑。1943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1945年后任重庆《商务日报》和《新民报》副刊编辑、西南学院教授。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杜副总编辑等职。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获平反。著有杂文集《历史的奥秘》、《蛇与塔》、《早醒记》、《血书》、《二鸦杂文》、《海外奇谈》,散文集《婵娟》、《沉吟》、《巨象》,诗集《元旦》等,另有寓言集、小说集和剧本多种。
牛汉
本名:史成汉 | 别名:牛汀、牧童、谷风等 |
出生年:1923 | 逝世年:2013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山西定襄人 | 流派:七月诗派 |
诗人简介
1936年加入牺性救国同盟会。1938年考入甘肃天水国立五中,同年冬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1年开始诗歌创作。1943年考入西北大学外文系。1944年任《秦风工商联合报》编辑,参与该报副刊《每周文艺》的编务。1945年编辑期刊《流火》。同年加入中共外围组织“真理卫队”。1946年被捕,在狱中写诗《牢狱集》。出狱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进入华北解放区。1949年春到北京。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空军卫士》报文艺副刊编辑、文化学校教务主任、东北空军直属政治部党委文教委员兼文教办公室主任。1954年调北京任人民文学出版社诗歌组组长。1955年受“胡风事件”牵连。1977年平反,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文学史料》主编。著有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在祖国的面前》、《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蚯蚓和羽毛》等。
鸥外鸥
本名:李宗大 | 别名:林木茂、江水涣、司徒越等 |
出生年:1911 | 逝世年:1995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儿童文学家 |
祖籍:广东东莞人 | 流派:诗场社 |
诗人简介
20年代加入中华全国反文化侵略大同盟。30年代初开始发表诗作,曾先后加入荔枝社、广州诗社、诗场社、中国诗坛等文学团体。曾组织少壮诗人会,主编刊物《诗群众》。1938年10月赴香港,任国际印刷厂总经理,主编《中学知识》月刊。1941年冬到桂林,与胡明树等编辑《诗》月刊,同时还参与新大地出版社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国民大学、华南联合大学、华南师范学院等校任教。1953年调中华书局广州编辑室任总编辑。后被选为作协广州分会理事。著有诗集《鸥外诗集》,儿童读物《奇异的动物》、《书包说的话》等。
潘漠华
本名:潘训 | 别名:潘恺尧,潘四、若迦、田言、悔也、何炳奇、洵、季明等 |
出生年:1902 | 逝世年:1934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小说家 |
祖籍:浙江宣平人 | 流派:湖畔诗社,晨光社,北方左翼作家联盟 |
诗人简介
1920年在浙江第一师范读书时开始文学创作,加入晨光社。不久,与友人组织湖畔诗社,出版新诗合集。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1926年秋入北大英文系,后赴武汉参加北伐军。大革命失败后回到杭州,不久被捕。保释出狱后被派往故乡从事农民运动。1928年领导农民起义,失败后于1929年到上海。同年秋去厦门集美中学任教。1930年到北平,为北方“左联”组织者之一。1930年至1933年,先后在河南开封、河北沧州等地中学任教,做中共地下革命工作。1933年夏,去张家口参加察绥抗日同盟军。同年冬到天津,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长时被捕。次年在狱中进行绝食斗争牺牲。著有诗集《湖畔》、《春的歌集》(均为4人合集),小说集《雨点集》,诗文合集《潘漠华、应修人选集》。
彭丽天
本名:彭丽天 | 别名: |
出生年:1911 | 逝世年:1985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学者 |
祖籍:广东兴宁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31年考入青岛大学中文系,1934年经闻一多引荐,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36年在清华大学外语系攻读俄语。1938年在西南联大中文系担任教员。彭丽天诗集《晨夜诗庋》1937年4月出版,闻一多为发行者。该集分为上下篇,上篇收《十三夜有梦》、《秋夜飘流吟》等诗18首,下篇收童话诗《一个旧传的故事》、剧诗《庞琪》。后有彭丽天的《后记》、闻一多的《跋》。闻一多说到彭丽天是受他鼓励开始作诗的:丽天之走上诗的道上来,总算是因为我的鼓励而感着更起劲的。不料把他(还有不少别的人)邀到了那里之后,我自己却抽身逃了。我之变节,虽有我的理由,但想起这些朋友们,总不免感着一种负心的惭愧。现在丽天愿意将已往的收获引出,以告一段落,便为替自己赎罪计,我也不能不趁此说几句话。也许这是我对新诗最后一次插嘴的义务吧!
彭燕郊
本名:陈德矩 | 别名:田焰,陈漾,陈思勤 |
出生年:1920 | 逝世年:2008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福建莆田人 | 流派:七月诗派 |
诗人简介
1938年参加新四军,开始新诗创作。1940年任全国文协桂林分会理事。次年编辑《力报》副刊《半月文艺》、《半月新诗》。1943年编辑《诗》杂志。1945年编辑《广西日报》副刊《现代文艺》、《山水》,任文协桂林分会常务理事。1949年参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编辑《光明日报》副刊《文学》。1950年去湖南大学任教。1953年调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兼任《湖南文艺》编委、湖南省文联常委。1955年受“胡风事件”株连。“文革”后获平反,任湘潭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诗集《春天大地的诱惑》、《战斗的江南季节》、《妈妈,我,和我唱的歌》、《第一次爱》,散文集《浪子》等。
蒲风
本名:黄日华 | 别名:黄飘霞,黄蒲芳,黄风等 |
出生年:1911 | 逝世年:1942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广东梅县人 | 流派:时调社,中国诗歌会,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
诗人简介
1927年加入共青团,开始写诗。后赴印尼东爪哇,与友人合编《狂风》。1930年回上海,入中国公学中文系读书。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与杨骚、穆木天、任钧等发起成立中国诗歌会。1933年创办和编辑《新诗歌》,提倡诗歌大众化。1934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同年冬赴日本,与友人创办《诗歌》和《新诗歌》刊物。1936年回国。在青岛与王亚平等创办《青岛诗歌》。1937年初去汕头,主编《星华日报》副刊《黎明》,编辑《厦门诗歌》。同年8月到广州,组织广州诗歌会,编辑《中国诗歌》。1938年在广州参加陆军一五四师九二二团,任上尉军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去新四军皖南军部,此后,随军转战华东各地。1942年病逝。著有诗集《茫茫夜》、《六月流火》、《生活》、《钢铁的歌唱》、《摇篮歌》、《抗战三部曲》、《可怜虫》、《取火者颂》、《在我们的旗帜下》、《黑陋的角落》,诗论集《现代中国诗坛》、《抗战诗歌讲话》等。
蒲柳芳
本名:吕亮耕 | 别名: |
出生年:1914 | 逝世年:1974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编辑 |
祖籍:湖南益阳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40年5月,吕亮耕诗集《金筑集》由独立出版社出版,为“中国诗艺社丛书”之一。收诗15首,依次为《大时代的诗人》《给战士》《宝刀篇》《望金陵》《望江南》《宿雁》《征车》《村家》《夜袭》《黎明》《半旗》《过阳朔》《芦花》《一叶航船》。书有后记。:“这个集子里共收小诗十五首,合月圆数,差不多都是流离道中的作品——偶然有点意思,便写下来的,所以都不大长。至于较长的一些诗稿,我另有计划,归在别的集子里面去了。天寒岁暮,又是一年向尽。在这时把这些小诗辑起来付印,算是给自己重温了一遍旅途中经历的感情;至于集名题作‘金筑’,也算是给这个羁留我半载时日,而今又行将别去的山城,作个小小的纪念罢。”
钱君匋
本名:钱玉堂 | 别名:钱锦堂 |
出生年:1907 | 逝世年:1998 |
性别:男 | 职业:None |
祖籍:浙江桐乡屠甸镇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室名无倦苦斋、新罗钱君陶山馆、抱华精舍。既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装帧艺术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当代“一身精三艺,九十臻高峰”的著名篆刻书画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一生治印两万余方,上溯秦汉玺印,下取晚清诸家精髓,一位诗、书、画、印熔于一身的艺术家。创作有《长征印谱》、《君长跋巨卯选》、《鲁迅印谱》、《钱君陶印存》、《钱君陶书籍装帧艺术选》等数十卷。
钱杏邨
本名:钱德富 | 别名:钱杏邨 |
出生年:1900 | 逝世年:1977 |
性别:男 | 职业:作家 |
祖籍:安徽芜湖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早年在家乡上中学,毕业后入上海中华工业专门学校土木工程系,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转移到上海。1928年与蒋光慈、孟超等人发起成立太阳社,编辑《太阳月刊》《时代文艺》等刊物,1930年参加“左联”。抗战爆发后,曾在上海主编《文献》杂志,1941年举家赴苏北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中共华东局文委书记、大连市文委书籍。建国后历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华北文联主席等。著有诗集《饿人与饥鹰》(1928年)、《荒土》(1929年),编诗集《暴风雨的前夜》(1928年)。钱杏邨诗集《饿人与饥鹰》1928年9月由上海现代书局出版,收《“血钟响了”》《道旁的尸骸》《小王村留别天任》《一个逃荒的老人》等诗29首,分《饿人》《饥鹰》2辑。诗集《荒土》1929年1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1929年4月再版,收《写给一个朋友》《“为了穷困……”》《江上》等诗26首。此外,钱杏邨编辑的长诗《暴风雨的前夜》1928年7月由泰东图书局出版。前有华希里《序》,后有作者《后记》。全诗分为四篇,每篇卷头有勃拉克的诗句。这本诗集是一位被捕青年所作,乃钱杏邨担任编辑时所收,后来作者杳无音讯,钱杏邨将诗集作一番改动后出版。
青勃
本名:赵铎 | 别名:光迅、克曼、林炎、琴尼、曲满弓等 |
出生年:1921 | 逝世年:1991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河北隆平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42年开始文艺创作。此后曾在洛阳、西安、郑州、北京等地编文艺副刊。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0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新中国成立后,调河南工作,任《翻身文艺》、《河南文艺》编辑部副主任,《奔流》执行编委,作协河南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诗集《号角在哭泣》、《巨人的脚下》、《鼓声》、《最后的地狱》、《愤怒》等。
青勃
本名:赵铎 | 别名:青勃 |
出生年:1921 | 逝世年:1991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河北隆平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42年开始文艺创作。此后曾在洛阳、西安、郑州、北京等地编文艺副刊。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0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新中国成立后,调河南工作,任《翻身文艺》、《河南文艺》编辑部副主任,《奔流》执行编委,作协河南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诗集《号角在哭泣》、《巨人的脚下》、《鼓声》、《最后的地狱》、《愤怒》等。
邱韵铎
本名:邱韵铎 | 别名:邱璜峰 |
出生年:1907 | 逝世年:1992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上海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早年在创造社出版部工作,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其作品多载于《读书月刊》《大众文艺》《拓荒者》《流沙》等刊物。著诗集《梦与眼泪》(1928年),译《断流集》(1929年)、《碾煤机》(1930年)。邱韵铎长诗《梦与眼泪》1928年8月20日出版,为“畸形小集第五种”,收序曲、“第一部曲”《幻灭》、“第二部曲”《里门之前》、“第三部曲”《人去后》、尾曲。前有题献、扉语,附多幅插图。邱韵铎译英国司提芬孙诗选《断流集》1929年8月由泰东图书局出版,分为“卷上”和“卷下”:“卷上”收《战后的乡村》《赠镜》《一颗星》等诗9首,“卷下”收《船到河边去》《夏天的床》《少年的夜思》等诗26首。前有斯蒂芬孙的《作者小传》及邱韵铎的序。
裘重
本名:裘柱常 | 别名: |
出生年:1906 | 逝世年:1990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浙江余姚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20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创作,和蒯斯曛等组织白露杜,编辑《白露》月刊。192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930年在江苏省立东海中学任教。1932年在上海清心中学任教,不久,任上海《新闻报》编辑。抗战初期,与楼适夷等创办《大陆》月刊。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新闻报》编委。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新闻日报》社主任。1960年后任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审、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著有诗集《鲛人》等。
裘柱常
本名:裘柱常 | 别名:裘重、淮海、千里、淮南 |
出生年:1906 | 逝世年:1990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浙江余姚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20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创作,和蒯斯曛等组织白露杜,编辑《白露》月刊。192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930年在江苏省立东海中学任教。1932年在上海清心中学任教,不久,任上海《新闻报》编辑。抗战初期,与楼适夷等创办《大陆》月刊。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新闻报》编委。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新闻日报》社主任。1960年后任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审、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著有诗集《鲛人》等。
屈楚
本名:屈智宗 | 别名:江灵、灵、沈灵、牛何之、老龙套、石判官、书负老生等 |
出生年:1919 | 逝世年:1986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剧作家 |
祖籍:四川泸县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31年入川东师范附属小学,毕业后考入重庆复旦中学。1937年被学校开除,赴成都并开始文学创作。1939年入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学习。1943年任群益出版社编辑,协助编辑《中原》,同时还与王亚平、柳倩等创办《诗家社》、《春草社》。1946年任全国文协重庆分会理事、重庆现代戏剧协会和新中国剧社秘书。1947年夏被捕。1949年4月由中国民主同盟保释出狱后赴上海,任群益出版社编辑部秘书,协助编辑《群众文艺》。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编剧,后为作协上海分会、剧协分会理事。著有诗集《摘星者的死亡》、《狂欢的节日》,剧本《森林里的故事》、《茶馆曲》、《初开的花朵》等。
屈义林
本名:屈义林 | 别名: |
出生年:1908 | 逝世年:2004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画家 |
祖籍:四川泸州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30年毕业于国立成都高师国文部,继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钻研绘画。1931年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三年级西画组,兼修中国画。1934年毕业于艺术系,并受益于徐悲鸿、张大千、蒋兆和诸大师。1934年在中央大学创办“黑白画社”,同时主办《时事论坛》,主编《中国日报》国画周刊。抗战时期,曾任成都私立荫唐中学讲授第二班的国文课和中华女中高班的图画课。1945年后历任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四川美术学院前身) 、重华学院、四川省立教育学院(西南大学)和国立重庆女子师范学院等副教授、教授,重庆民众教育馆馆长。新中国成立后,创办“南州艺院”。1951年任教于鞍山师范学校。 1962年返回四川工作。主要作品有诗词集《填海集》、《义林吟稿》等。1948年4月,屈义林的长诗《桥》由诗文社出版。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微信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