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眠

本名:黄访 别名:黄恍、黄吉、番茄,坦克、方格、达史
出生年:1903 逝世年:1987
性别:男 职业:诗人,文学评论家
祖籍:广东梅县人 流派:创造社

诗人简介

1921年中学毕业,考入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英文系。1924年开始写诗。1925年毕业,先后在中学任教,在中山大学图书馆当职员。大革命失败后到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工作。192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去莫斯科共产国际工作。1933年回国,不久被捕入狱。1937年被保释出狱。1938年在桂林与范长江、胡愈之等成立国际新闻社。1940年去香港,协助廖承志工作。1941年返梅县。1943年到桂林。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去香港,与友人创立达德学院,任中文系主任。1949年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此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获改正。著有诗集《黄花岗上》、《桂林底撤退》、《英雄颂》,散文集《美丽的黑海》,论文集《论约瑟夫的外套》、《走私主义的哲学》、《沉思集》等,另有译作多种。

黄雨

本名:黄遗 别名:黄石公、丁东父、商羊舞等
出生年:1916 逝世年:1991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广东澄海人 流派:

诗人简介

青少年时代做过学徒、小学教师。1937年参加革命,开始发表作品。抗战期间,在韶关、桂林等地任报刊编辑、中学教师。1945年回广东从事民主运动。1947年春赴香港,任教于香岛中学、中业学院。1948年创办《新诗歌》杂志,参加文协香港分会。新中国成立后,回广州,曾任广东省文联群众创作辅导组组长,作协广东分会联络委员会副主任,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理事,《广东文艺》、《作品》编辑。著有诗集《残夜集》、《潮州有个许亚标》、《野火集》等。

黄震遐

本名:黄震遐 别名:东方赫
出生年:1907 逝世年:1974
性别:男 职业:作家
祖籍:广东南海人 流派:民族主义文学

诗人简介

30年代先后在上海《大晚报》、杭州笕桥空军军校任职。提倡“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攻击左翼进步文艺,曾受到鲁迅、瞿秋白等人的批判。抗战爆发后,曾任《新疆日报》社长。1949年到香港,先后任《香港时报》主笔、《中国评论》副社长。1973年任美国兰德公司顾问。主要作品有小说《陇海线上》,诗剧《黄人之血》等。

疾风

本名: 周雁翔 别名:疾风
出生年:不祥 逝世年:不祥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贵州毕节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48年12月,疾风的诗集《秋星》由春风社出版,印刷2000册。收有《寂寞》《生命的反刍》《池塘底细语》《失眠的夜》《白杨在晚祷》《我是一颗海上的晨星》等诗54首。书前有诗人的《写在前面》。

纪弦

本名:路遥 别名:路易士等
出生年:1913 逝世年:2013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河北清苑人 流派:

诗人简介

祖籍陕西。1928年秋考入武昌美术专科学校,开始写诗。1929年转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33年毕业,出版第一部诗集。1934年到上海,创办《火山》诗刊。1935年和杜衡编辑出版《今代》文艺刊物,停刊后又组织星火文艺社。1936年与徐迟、戴望舒等合办《新诗》月刊。不久,又在苏州组织“菜花诗社”,出版《菜花诗刊》、《诗志》等刊物。此后往返于上海、香港之间。1940年任香港《国民时报》副刊《新垒》编辑,不久,进国际通讯社,做日文翻译工作。1942年回沪。1943年至1947年,曾在航运公司、明星香水公司和中学任职。1948年离沪去台湾,任《和平日报》副刊《热风》编辑。1953年创办《现代诗》季刊,提倡现代派诗。1976年底离台赴美。著有诗集《易士诗集》、《火灾的城》、《爱云的奇人》、《烦哀的日子》、《三十前集》、《出发》、《夏天》、《行过之生命》、《不朽的肖像》,诗论集《纪弦诗论》、《新诗论集》、《纪弦论现代诗》等。

冀汸

本名:陈性忠 别名:吉父、凌恒、文仪殊等
出生年:1920 逝世年:2013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湖北天门人 流派:七月诗派

诗人简介

生于印度尼西亚爪哇井里没。1924年随祖父母回国。中学时代与人编印刊物《野火》。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与邹荻帆等编辑《诗垦地》。1945年在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后在中、小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艺报刊编辑。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5年因“胡风事件”受株连。1979年平反后,调浙江省文联工作。著有诗集《跃动的夜》、《有翅膀的》、《我赞美》,长篇小说《这里没有冬天》等。

贾芝

本名:贾植芝 别名:
出生年:1913 逝世年:2016
性别:男 职业:诗人,民间文学研究家
祖籍:山西汾城人 流派:

诗人简介

30年代开始写诗。1938年在西北临时大学法商学院经济系毕业后赴延安,入抗大学习。次年进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1940年任编译处翻译。1942年调鲁艺文学部研究室创作组。1943年任延安大学中学部教导员。1948年任延安大学文艺系副主任。1949年5月到北京,任文化部艺术局编审处编选组副组长。1950年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秘书组长,后又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民间文学编辑部副主任。著有诗集《剪影集》(三人合集),论著《民间文学论集》等。

江岳浪

本名:江觉民 别名:江岳浪
出生年:1910 逝世年:1945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浙江湖州人 流派:飞沙诗社

诗人简介

1932年在湖州组织飞沙诗社,同年加入中国诗歌会,1936年成立救国会吴兴分会。有诗集《路工之歌》(1935年)、《夜的征夫》(1936年)、《饥饿的咆哮》(1936年),编选《现代诗歌论文选》(1936年)。江岳浪诗集《路工之歌》1935年11月由青岛诗歌出版社出版,收《母与子》《恐怖的夜》《拉车者》等诗25首。前有蒲风与王亚平的序。江岳浪的诗集《夜的征夫》1936年6月由诗歌出版社出版,为“诗歌出版社丛书”第五种。分为六辑:第一辑收《铁工店》《农夫歌》等诗7首;第二辑收《悼友》《夜的征夫》等诗4首;第三辑收《生命》《过去是死了》等诗5首;第四辑收《她——》《歌女》等诗4首;第五辑收《没有幸运的孩子》《乞妇》等诗6首;第六辑收《从牢里来》《囚犯》等诗4首。共收诗30首。长诗《饥饿的咆哮》1936年10月由海风诗歌小品社出版,为“海风诗歌小品辑外丛书之一”。全诗共有七个章节,前有蒲风的序,后有江岳浪《后记》。

蒋光慈

本名:蒋宣恒,蒋宣恒 别名:陈资川,华西理、侠生、侠僧、光赤、华维素、魏敦夫等
出生年:1901 逝世年:1931
性别:男 职业:诗人,小说家
祖籍:安徽霍邱人 流派:

诗人简介

祖籍安徽六安。1916年考入固始中学。次年去芜湖进省立第五中学就读。1919年被选为芜湖学生联合会副会长,投身五四运动。同年加入青年学会并开始写诗。1920年被推荐入第三国际在上海举办的“外国语学社”学习俄文。同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闭。翌年去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在上海大学任教,与沈泽民等组织“春雷社”,创办《春雷月刊》,提倡革命文学。1925年开始创作小说,出版第一部诗集。1927年与杨邨人、钱杏邨等开办春野书店。次年与钱杏邨、孟超等成立太阳社,出版《太阳月刊》并主编《时代文艺》。1929年主编《海风周报》、《新流月报》。同年去日本养病,与冯宪章、森堡等组织太阳社东京支部。1930年主编《拓荒者》,3月被选为“左联”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931年病逝。著有诗集《新梦》、《哀中国》、《乡情集》,长诗《哭诉》,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短裤党》、《冲出云围的月亮》,长篇小说《丽莎的哀怨》、《田野的风》(原名《咆哮了的土地》)等。

蒋锡金

本名:蒋锡金 别名:蒋镛、周庸、丁郎、S·K、劳难、辛、壑、束胥、曜宾、常棻、蒋策、周策、丁若高、束成、霍亭、丁若兰、长庚、丰隆、易人、青嶂、卫斐君等
出生年:1915 逝世年:2003
性别:男 职业:诗人,剧作家
祖籍:江苏宜兴人 流派:时调社

诗人简介

生于南京。1932年入同济大学德文班,开始写新诗。1933年入正风文学院。翌年毕业,与严辰编辑《当代诗刊》。1935年编辑《华中日报》副刊《文艺周刊》。1937年与冯乃超等创办《战斗》旬刊。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春,任《抗战文艺》编委,与穆木天合编诗刊《时调》。后在上海与楼适夷创办《大路〉画报。与人组织行列社,出版《诗人丛刊》和《行列》半月刊。编《文艺新潮》月刊。1940年曾赴江南抗日义勇军游击区,后去中学任教。1945年5月到淮南解放区,在华中建设大学高干班学习,不久转入新华社。1946年主编《新华日报》(华中版)副刊。1948年任东北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作协长春分会副主席。著有诗集《黄昏星》(未出版)、《瘸腿的甲鱼》,剧本《横山镇》、《台儿庄》(与王莹等集体创作)等。

蒋翼振

本名:蒋翼振 别名:
出生年:1900 逝世年:1983
性别:男 职业:诗人,教育家,神学家
祖籍:浙江诸暨人 流派:

诗人简介

蒋翼振的诗集《旷野的人声》由上海广学会出版。分为两辑:第一辑为“旷野的人声”,收《谁是更勇敢的青年》《旷野的人声》等诗45首;第二辑为“刺伤的心痕”,收《落叶的枝干》《玫瑰的刺》等诗24首。前有冯薛冰(雪冰)《冯序》、蒋翼振《自序》、蒋翼振《再序》。冯薛冰在《冯序》中表示这本诗集里有着“真挚而忠实的心”。

焦菊隐

本名:焦菊隐 别名:
出生年:1905 逝世年:1975
性别:男 职业:戏剧家,翻译家
祖籍: 流派:绿波社

诗人简介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建人和艺术上的奠基人之一。1905年12月11日出生于天津,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五四”后开始创作新诗和话剧。1927年燕京大学欧洲语系毕业。1930年创办了“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并任校长,致力于中国戏曲研究及教学改革。1935年至1938年留学法国,曾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到祖国,从事戏剧教学和导演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1952年起,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导演总导演和艺术委员会主任。出版诗集《夜哭》。

金帆

本名:罗国仁 别名:克池、克锋、罗光田、海风等
出生年:1916 逝世年:2006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广东兴宁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35年考入广州军医学校。1936年发表诗作。1937年加入中国诗坛社。1940年军医学校毕业后当医生。1945年参加广东游击队东江纵队。1946年到香港,不久回到广东、福建交界地区,参加闽粵赣边纵队,任卫生处长。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调华南军区,做医务工作。1951年调中央乐团,从事歌词创作。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任《词刊》编委、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文学专业兼职教授。著有诗集《赴战壮歌》、《战士的歌》、《解放集》、《新绿的土地》、《野火集》、《神奇的小磨》等。

金剑啸

本名:金承载 别名:巴来、柳倩、J・K
出生年:1910 逝世年:1936
性别:男 职业:诗人,剧作家,美术家
祖籍:辽宁沈阳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满族。1923年考入哈尔滨三育中学,毕业后考入哈尔滨医专,中途辍学。1929年任《晨光报》副刊编辑,开始发表诗作。1930年在上海新华艺专学习时参加革命。1931年入上海艺术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创作并演出话剧,后习画。1932年为赈灾组织画展,有多幅作品参加展出。1934年赴齐齐哈尔任《黑龙江民报》文艺编辑。1936年被解聘,回哈尔滨,任《大北新报画刊》主编。6月被日本侵略者逮捕,同年8月英勇就义。著有诗集《兴安岭的风雪》等。

金江

本名:金振汉 别名:金江、桠汀
出生年:1923 逝世年:2014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浙江温州人 流派:

诗人简介

金江,1941年5月22日在上饶《前线日报·战地》上发表诗作《沙漠的歌唱》。诗歌《西伯利亚的寒流》,载1948年上海《诗创造》第8期《祝寿歌》。诗作《寂寞的恋歌》,载1947年4月12日杭州《当代晚报》上。嗣后出版诗集《生命的画册》、长诗《黄河传》等。1947年10月,金江的诗集《生命的画册》由文风出版社出版。收《生命的笔》《风尘的影子》《痛苦在孕育着爱》《江边》《我还过江南原野》等诗10首,有作者《序》。

金近

本名:金汝盛 别名:金知温
出生年:1915 逝世年:1989
性别:男 职业:诗人、作家
祖籍:浙江上虞人 流派:

诗人简介

金近,幼年家境贫困,在家乡读了四年书,12岁到上海做学徒,之后又上了二年学。1935年在上海一家《儿童日报》报馆做杂物、助理编辑。抗战爆发后,在四川做过流浪儿童教养院的教员、报社记者和编辑。1946年回上海,写杂文、小说和儿童诗。1947年起是全国文协会员,担任儿童读物工作者联谊会理事。上海解放后,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文代会,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组副组长。1957年到浙江省深入生活。主要作品有童话诗集《冬天的玫瑰》等。1948年9月,金近的儿童诗集《小毛的生活》由华华书店出版。

金军

本名: 刘鼎汉 别名:金军
出生年:1910 逝世年:2000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湖南株洲人 流派:

诗人简介

金军,诗作《葬》,载1947年上海《诗创作》第1期《带路的人》。嗣后在该刊第7期发表诗《冬夜》,出版诗集《碑》(上海海锋出版社,1949年)、《歌北方》(诗木文艺社,1950年),散文集《挑战》(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1949年4月,金军诗集《碑》由上海潮锋出版社出版,列为李白凤主编的“新诗人丛书”之一,基本定价四元。收《带路的人》《夜》《一封信》《枪,交给我吧》《我和我的战马》《碑》等诗23首。卷首有作者《序诗》,“我底诗/是我痛苦以后/挤出来的痛苦/而不是诗/而是痛苦//这些痛苦的生活/是我和伙伴们/在大战期中经历过的/那战壤里紧迫的呼吸/那炮弹在空中的呼啸/那冲锋前的号角/那死伤者的叫喊。”

金克木

本名:金克木 别名:止默
出生年:1912 逝世年:2000
性别:男 职业:诗人,翻译家
祖籍:安徽寿县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30年到北京读书。1935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职员。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938年任香港《立报》国际新闻编辑。1939年在湖南大学、湖南省立桃源女子中学任教。1941年到印度加尔各答,任《印度日报》中文编辑。1946年回国,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1948年任北京大学东方语文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仍执教于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委员。著有诗集《蝙蝠集》,译有《伐致呵利三百咏》、《高卢日尔曼风俗记》、《梵语文学史》等。

金满成

本名:金满成 别名:东林、高山、秋羊、冬林、许由等
出生年:1900 逝世年:1971
性别:男 职业:诗人,小说家,翻译家
祖籍:四川峨嵋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因参加爱国活动和陈毅、蔡和森、李富春等被法国有关当局驱逐出境。回国后在中法大学学习,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26年至1937年,先后任上海《民众日报》、南京《新民报》和重庆《新蜀报》副刊主编,与聂绀弩等组织“什么诗社”,出版《什么诗刊》。抗日战争开始后,联合重庆几家报刊,组织重庆市文化界救国联合会,被推为主席。1945年去越南,曾任华侨报《远东日报》法文翻译,后被驱逐出境。1949年回国,先后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所写新诗散见于各报刊,著有小说《我的女朋友们》,杂文集《鬼的谈话》等,译有《友人之求》、《红百合》、《女性的风格》、《剥削者》、《金钱》、《共产党人》、《沙比诗集》等10余种。

瞿白音

本名:瞿金驹 别名:瞿白音
出生年:1910 逝世年:1979
性别:男 职业:剧作家、理论家
祖籍:上海嘉定人 流派: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诗人简介

1932年,瞿白音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正式开始了他的文艺生涯,不久后担任南京分盟负责人,领导大众剧社和磨风剧社,多次演出《娜拉》《香稻米》等进步剧目。1934年,瞿白音遭到国民党当局逮捕。出狱后,瞿白音参与组织上海业余实验剧团,继续从事左翼戏剧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瞿白音参加救亡演剧活动,任《保卫卢沟桥》演出委员会成员。抗战胜利后,在香港南屏影业公司、大光明影业公司工作,1949年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第五场主任,上海长江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央电影局导演,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顾问。主要作品有电影文学剧本《红日》、《万紫千红总是春》(合作),独幕剧剧本集《南下列车》,论文《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等。1945年8月,瞿白音、周钢鸣等的诵唱长诗《岁寒曲》由进修教育出版社出版。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