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怀琛
本名:胡怀琛 | 别名:寄尘、有怀、秋山等 |
出生年:1886 | 逝世年:1938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学者 |
祖籍:安徽泾县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清末为南社成员。辛亥革命后,在上海与柳亚子主持《警报》、《太平洋报》编务。此后,任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上海市通志馆编纂,沪江大学、中国公学、国民大学、持志大学、正风文学院等校教授。1938年病逝于上海。著有诗集《大江集》、《蘭闺清课》(旧体诗)、《胡怀琛诗歌丛稿》,论著《中国文学通评》、《诗学讨论集》、《中国民歌研究》、《中国文学史概要》等。
胡明树
本名:徐善源 | 别名:O·M、徐力衡、陈姆生、牧夫、詹谟士、平行、明士、福藏、明柱、阿福、徐徐等 |
出生年:1914 | 逝世年:1977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小说家 |
祖籍:广西桂平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29年入广州中山大学附中,1932年毕业。1934年去日本,入东京政法大学文科。在日期间,与韩北屏等创办刊物《诗》,与杜宣等合编《文艺科学》。1937年8月回国。1939年任国民革命军三十一军政治部日文干事,同时创办并编辑《诗月刊》。抗战胜利后到香港,先后主编《儿童周刊》、《学生文丛》、《少年时代》等刊物。新中国成立后,任广西文联副秘书长、编辑《广西文艺》。1954年后,任广西文联副主席、民进广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候补委员等职。著有诗集《朝鲜妇》、《难民船》、《良心的存在》、《微薄的札物》,小说集《失意的洋服》、《薯皮》、《江文青的口袋》、《初恨》等。
胡牧
本名:胡荣谦 | 别名:胡牧 |
出生年:1923 | 逝世年:不祥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四川铜梁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47年10月,胡牧的诗集《我歌唱你》由文研会出版,为“文艺新刊”之二。收《我歌唱你》《泥土的声音》《铁匠》《在中国》等诗60余首,分为《希望散辑》、《苦难小辑》等13 辑,有作者《题记》。胡牧诗集《低气压》,收诗12首,分为两辑,第一辑“正月乡野”11首,第二辑“低气压”1首。书前有胡牧的序文《封锁》。
胡适
本名:胡嗣糜 | 别名:胡洪骍,期自胜生、希疆、适庵、适广、冬心、胡天、蝶儿、天风、藏晖、Q・V等 |
出生年:1891 | 逝世年:1962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学者 |
祖籍:安徽绩溪人 | 流派:现实主义诗派,新青年社,新月社 |
诗人简介
1904年到上海,先后入梅溪学堂、中国公学等校就读。1910年赴美国,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入文科。1914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学哲学。1916年开始写新诗,与友人讨论文学革命问题并致信《新青年》。1917年初,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为文学革命先声。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任《新青年》编委。1919年春发表《终身大事》,为中国第一部话剧剧本。同年编辑《毎周评论》。1920年出版新诗集《尝试集》。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1923年任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编委会主任,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5年应聘为“中央庚款顾问委员会”中方三委员之一。1926年赴欧洲考察。翌年归国,任光华大学教授、国民政府大学院大学委员会委员。1928年创办《新月》并任中国公学校长。1931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1932年主编《独立评论》。1933年赴加拿大出席太平洋国际学会。1935年赴香港,接受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38年被任命为驻美大使。1945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联合国会议。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同年冬,任台北《自由中国》编委。1950年被推选为台湾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干事长。1954年被聘为台湾“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1958年离美回台北,后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病逝于台北。著有诗集《尝试集》、《胡适之先生诗歌手迹》,论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国语文学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等。
胡拓
本名:胡明清 | 别名:胡拓、胡思贤、胡潮、胡拓 |
出生年:1915 | 逝世年:1987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湖北松滋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胡拓,在《诗创作》、《文艺生活》、《现代文艺》、《诗垦地》等报刊发表诗作。1949年后发表诗歌《百川归大海》、《葛洲坝放歌》等,出版诗集《太阳照在她的头顶上》(松滋县文化馆,1896年)
胡危舟
本名:胡危舟 | 别名: |
出生年:1910 | 逝世年:1983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浙江海定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著有诗集《奴隶的活力》(1939年,诗歌出版社)、《投枪集》(1941年,诗场社),诗剧《金刚坡下》。1941年6月,与阳太阳在桂林合作创办《诗创作》月刊。1942年,胡危舟在《诗创作》连载《新诗短话》112条。同年,他编辑出版“诗创作丛书”,收入彭燕郊、征军等人的诗集20种。1941年1月10日,胡危舟诗集《投枪集》由诗场社出版,为“诗场丛书”之一,售价国币五角。收《陆维特之死》《冷藏库里的沸水》《枪声密密地响起来》《访俘虏》等诗12首,并附录一首《卖花词》。1942年,胡危舟在《诗创作》第13—17期上连载了他的《新诗短话》,共112条碎片化的诗论,涉及新诗的语言、题材、技巧等方面的观念。1942年5月,胡危舟诗集《金刚坡下》由诗创作社出版,为“诗创作丛书”之十,扉页表明:“纪念郭沫若先生创作生活二十五周年——以郭先生小说《金刚坡下》试编剧诗”。
胡也频
本名:胡崇轩 | 别名:胡培基,也频、频、野苹、胡一平、沉默、宛约等 |
出生年:1903 | 逝世年:1931 |
性别:男 | 职业:小说家 |
祖籍:福建福州人 | 流派:象征诗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
诗人简介
早年曾当过学徒。1920年只身到上海考入浦东中学。次年到天津大沽口海军学校学习机器制造。不久学校停办,到北京过了几年流浪生活。1924年开始写作新诗和小说,并且与友人合编《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稍后认识了作家沈从文和丁玲,并且与丁玲结为夫妇。1928年到上海,主编《红与黑》杂志,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次年与沈从文合编《红黑》月刊和《人间》月刊。1930年春到济南省立高中教书,宣传马列主义和革命文艺,遭反动当局通缉,于当年5月返回上海,旋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被选为执行委员并任工农兵通讯委员会主席。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事业。1931年1月17日被国民党当局逮捕,2月7日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为“左联”五烈士之一。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圣徒》、《活珠子》、《往何处去》、《诗稿》、《消磨》、《牧场上》、《三个不统一的人物》、《四星期》,中篇小说《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一个悲剧的写实》,剧本集《鬼与人心》、《别人的幸福》。
胡又平
本名:胡萍 | 别名:胡又平 |
出生年:不祥 | 逝世年:不祥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四川丰都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48年5月,诗集《听了马号的音响》由作家杂志社出版,为“作家杂志文丛”之一。收有《听了马号的音响》、《石工歌》、《忆南方》等诗。
胡征
本名:胡秋平 | 别名:胡闹、胡笳居士、征鸿、白帆、骆惊 |
出生年:1917 | 逝世年:2007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小说家 |
祖籍:湖北大悟人 | 流派:七月诗派,战歌社 |
诗人简介
当过学徒、店员。抗战前,在河南信阳主编《春潮》诗刊。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调八路军五师工作。1939年进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学习。抗战胜利后,任晋冀鲁豫文联研究员,编辑《北方》杂志。解放战争中任第二野战军随军记者,《文艺工作》主编。新中国成立后,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西南军区和军委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延河》编辑、陕西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著有诗集《七月的战争》、《大进军》、《主席台》,短篇小说集《红土乡纪事》等。
华铃
本名:冯锦钊 | 别名:华琳等 |
出生年:1915 | 逝世年: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广东新会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30年代初开始创作。1933年在上海暨南大学毕业后,曾在昆明中学、澳门冯氏英语专科学校、桂林美术专科学校、重庆清华中学、上海锡华中学、香港汉文学校等校任教。主要作品有诗集《玫瑰》、《牵牛花》、《向日葵》、《满天星》、《昙花》等。
化铁
本名:刘德馨 | 别名: |
出生年:1935 | 逝世年:2013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重庆奉节人 | 流派:七月诗派 |
诗人简介
幼年丧父。抗战爆发后第二年开始流亡。1939年进重庆合川的大昌治铁厂当工人。1941年到北碚矿冶研究所当练习生,结识路翎,开始文学创作,在《希望》上发表作品。后考入重庆中央工业专科学校化工科。继而到中央气象局工作。抗战胜利后在南京、上海任气象员。1948年与欧阳庄创办和编辑《蚂蚁小集》。1949年与罗飞创办刊物《起点》。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在南京从事气象工作。1955年因受“胡风事件”牵连入狱。获释后在南京秦淮区职工学校工作。著有诗集《暴雷雨岸然轰轰而至》。
荒牧
本名:荒牧 | 别名: |
出生年:不祥 | 逝世年:不祥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贵州贵阳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荒牧,抗战时期最活跃的诗人。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发表过《七月》《饥饿圈外》《开拓者底歌》以及长诗《歌》等作品,出版过《时代的吹手》《无泪之祭》等诗集,还主编了诗刊《诗潮》《诗焦点》,这两个刊物在当时很有影响力。1944年,荒牧的长诗《河》由诗焦点社出版,列入“诗焦点丛书”。全诗共8节,书前有诗人写于1944年2月下旬的《前记》。
荒沙
本名:陈福彬 | 别名:荒沙 |
出生年:1922 | 逝世年:不祥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不祥 | 流派: |
诗人简介
在遵义师范求学期间,即投身文学活动。1940年,发表处女座新诗《守在哨岗上》,开始使用笔名荒沙。此笔名从陈荒煤的名字中取了“荒”字,从沙汀的名字中取了“沙”字组合而成。此外,还使用过紫石、湘之子等另外七个笔名。40年代,发表过诗歌《给伙伴们》、《布谷》等一百多首。
黄忏华
本名:黄忏华 | 别名: |
出生年:1890 | 逝世年:1977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广东顺德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帝国大学。黄忏华的诗文集《弱水》1932年10月由南京书店出版,集中诗歌收有《浮生》《小鸟的挽诗》《可怜的弱水》等诗30余首,其余为散文。前有《卷头语》。《申报》1932年11月2日有广告:这是黄忏华先生文艺作品的文集。其中有诗、有词、有游记、有信札、有小品文、有笔录文、有偶感录。文辞秀丽,文意深远。著者有一贯的哲学思想,俱在这各种不同文件中流露出来。是青年爱读之书,也是青年必读之书。
黄东藩
本名:黄东藩、黄滁 | 别名:丁耶 |
出生年:1922 | 逝世年:2001 |
性别:男 | 职业:作家,诗人 |
祖籍:辽宁岫岩县人 | 流派:中国作家协会,吉林省作家协会 |
诗人简介
丁耶早年曾在岫岩、海城、天津、北平、东北求学,1945年就读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1947年,由于受到国民党特务的追踪,丁耶在南京的地下党保护下,来到晋察冀解放区,在华北联大文艺研究室创作组搞创作。1949年3月调东北师范大学任中文系教员、讲师。1956年调吉林省文联筹建中国作协吉林分会,任常务理事、创委会主任。1957年被错划右派,在农村、农场劳动20年。1979年调回吉林作协任专业作家,并担任吉林省第五、六届政协委员,吉林省作家协会理事。1948年12月,丁耶的长篇叙事诗《外祖父的天下》由正风出版社出版,印刷1000册,定价四元。全诗分为3部,共91页。《外祖父的天下》被公认为“写满族生活最好的史诗,是满族现代文学中诗歌方面代表作。”
黄俊
本名:黄宪章 | 别名:黄俊 |
出生年:1904 | 逝世年:1985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经济学家 |
祖籍:湖南耒阳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21年毕业于岳阳中学,1922年考入上海南方大学教育系,1925年毕业后赴长沙女子师范学校任教。1927年出任皖、鄂国民革命军第十军二十八师政治部宣传科长、主任等职,参加北伐。1928年留学法国,在巴黎大学法科博士班当研究生,专攻经济学和财政学。1931年回国。1935年下半年,应国立四川大学之聘任四川大学经济系教授并注册主任。1937年12月6日,黄宪章和学生康乃尔因宣传抗日救亡道理和为修建机场的民工捐贈三万斤稻草被康绥靖公署下令逮捕。闻讯后,川大师生联名上书国民党当局,要求释放黄宪章。12月22日黄宪章恢复自由。这就是“康黄事件”。著有诗集《恋中心影》以及小说《恋爱的悲惨》(1922年)。另外还著有《经济学概论》《货币学总论》等。
黄宁婴
本名:黄炳辉 | 别名:伊仲、萧衣、萧雯 |
出生年:1915 | 逝世年:1979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广东台山人 | 流派:中国诗歌会 |
诗人简介
1932年开始写诗。1934年考入中山大学经济系。翌年参加广州艺协诗歌组,与陈残云等编辑《今日诗歌》。1937年主办广州诗坛社刊物《广州诗坛》和《诗场》。抗战爆发后,广州诗坛社易名为中国诗坛社,主编《中国诗坛》月刊。1938年离粤赴港,在香港复刊《中国诗坛》。1944年冬离港。次年入李济深警卫团任职,在广州复刊《中国诗坛》,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再次赴港,复刊《中国诗坛》丛刊,任文协香港分会理事、《华商报》影剧双周刊编辑。1949年进入东江地区,任独立教导营学习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华南文联常委、中南文联候社委员、广东省戏曲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南作家协会委员、作协广东分会执委、中国剧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作品》副主编等职。著有诗集《九月的太阳》、《荔枝红》、《民主短简》、《溃退》等。
黄素如
本名:黄彰 | 别名:白薇 |
出生年:1893 | 逝世年:1987 |
性别:女 | 职业:作家 |
祖籍:湖南资兴人 | 流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
诗人简介
毕业于长沙第一女子师范。后到日本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习理科,又学历史教育科及心理学。后又自习文学。毕业回国后,曾于1925年在武昌中山大学任讲师。1927年在北伐军武汉总政治部国际编辑局工作。大革命失败后曾参加革命文艺团体创造社。1929年至1931年任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教授。1931年后在上海做群众、妇女工作,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7年冬,在湘粤边界游击队任宣教股长,负责文化教育宣传工作。1938年夏,周恩来副主席會派她去桂林给《新华日报»做特派记者。曾在《小说月报》《语丝》《真美善》《现代小说》发表多篇文学作品。著有诗剧《琳丽》(1925年)。1928年在《奔流》发表长诗《春笋的歌》,占4页版面。1929年在《北新》发表长诗《琴声泪影》,占17页版面。
黄文博
本名:黄文博 | 别名: |
出生年:1902 | 逝世年:1969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广东梅县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33年后曾任中山大学、国民大学、广东省文理学院、华南师范学院教授等。黄文博的诗集《停云集》1935年由广州万国书局出版。分两辑,上辑收《海上吟》《停云》等新诗25首,下辑为旧体诗。前有轶球的序言,他指出中国诗坛上三种运动的问题,即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大众化的诗歌。他认为诗歌是“用韵律,美的文字去表现情感的变化”,对诗歌提出三项要求:(一)真情感的表现。(二)新旧形式均可使用。惟语句要清晰,扫除欧化或神秘的象征诗。(三)题材宜多采取广阔的国族的。
黄炎培
本名:黄炎培 | 别名: |
出生年:1878 | 逝世年:1965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教育家 |
祖籍:江苏川沙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01年入南洋公学,选读外文科,受知于中文总教习蔡元培;1905年参加同盟会。有诗集《白桑》(1941)。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微信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