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白

本名:郭仲周 别名:郭秋白
出生年:1917 逝世年:1960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四川荣昌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41年11月,郭秋白的诗集《秋白诗集》由普益图书公司出版。收有《乡思》《致漂泊者》《话别在江滨》等诗32首。书前有郭沫若《未有诗人不太痴》、范梦痕《天教鸳侣结迟迟》、秦光银《伟大的结合》、唐青羽《我的丈夫郭秋白》四篇文章。

郭铁

本名:郭本元 别名:郭铁、郭竞权、赵红
出生年:1920 逝世年:不祥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陕西扶风人 流派:

诗人简介

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过。曾编辑《群众文学》,《西北文艺》。1946年4月出版《乡村的烽火》,1989年出版《大湾川》,1991年出版《监狱里》等。1946年4月,郭铁的长诗《乡村的烽火》由文艺社出版,为“文艺诗丛”之一,定价国币三百五十元。全诗共10节,依次为:上沙场去、炸弹中的火花、新的武器、一支枪、美人计、落雪的时候、烽火燃烧在村庄、伕子、麦地、哨岗上。

郭习敬

本名:郭伯恭 别名:郭习敬
出生年:1905 逝世年:1952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河南邓县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33年去河南大学旁听学习,1934年入北京大学旁听,1937年回河南,任邓县商会文书,1943年参与编修《河南通志》。其诗文1930年代曾载于《当代诗刊》《时代》《人间世》等。郭伯恭的诗集《饥饿》1935年11月出版,由上海开明书店总代售。收《纺纱妇》《我是一只小羊》《活下去》等诗22首。前有郭绍虞《序一》、朱自清《序二》、郭伯恭《付印题记》,后有郭伯恭《跋》。

郭子雄

本名:郭子雄 别名:
出生年:1906 逝世年:1944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四川资中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早年就读于上海光华大学,后去英国伦敦读书,获牛津大学文学士学位。1922年郭子雄避暑庐山,邂逅徐志摩与张歆海。1927年徐志摩任教于光华,郭子雄选读其英文诗和英国散文两门课。1928年11月曾任《光华周刊》第四卷第1-3期周刊主任。郭子雄诗歌多发表于《狮吼》《光华期刊》《光华周刊》。1931年入牛津大学学习,在海外曾于波兰参加国际笔会第八次年会,于荷兰参加国际笔会第九届年会。抗战期间供职于外交部成都专员公署,逝于1944年。著有诗集《春夏秋冬》(1928年)。郭子雄诗集《春夏秋冬》1928年9月15日由金屋书店出版,收《烟囡》《在沙漠上》《亲切的鬼魂》等诗26首,1929年4月25日再版。

海稜

本名:缪海稜 别名:缪雷波,蜀戈、问津
出生年:1915 逝世年:1996
性别:男 职业:诗人,记者
祖籍:四川西昌人 流派:山脉诗歌社

诗人简介

1936年秋考入四川大学外语系。同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赴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进马列学院学习,为延安山脉诗歌社发起人之一。1939年参加新华通讯社工作,编辑新闻业务刊物《通讯》。1940年为萧三领导的延安新诗歌会筹委会成员之一,开始发表诗作。1942年任《解放日报》记者兼陇东通讯处主任。1945年后,在新华社工作,历任前线记者、分社副社长、总分社副社长。1950年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社长。1953年任新华社东北总分社社长。1956年任总社副社长。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凯旋》。

海滔

本名: 叶淘 别名:颜海涛
出生年:1924 逝世年:1975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山东临沂人 流派:

诗人简介

叶淘,1943年考入昆明云南大学。1945年开始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蚕豆花》、《自从鞭炮响了后》、《向民主进军》、《饥饿》、《零下四十度》、《考验》。1947年6月,诗集《饥饿》由诗星火社出版。收有《诗人们,请为人民而歌唱》《人的权利》《冬天,中国》《火种》《建国成绩诗钞》《饥饿》等诗14首。1948年2月,海滔(海涛)的诗集《零下四十度》由乌拉草社出版,为“乌拉草丛书”之一。收有《零下四十度》《给小丑们》《乌贼》等诗。

韩北屏

本名:韩立 别名:宴冲、欧阳梦
出生年:1914 逝世年:1970
性别:男 职业:诗人,小说家
祖籍:江苏江都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27年当学徒。1931年编《江声日报》副刊《铁犁》。次年任扬州《江都日报》编辑并与人创办诗刊《小雅》。1934年至1937年在上海主编《菜花》、《诗志》。1937年回扬州主编《抗战日报》、《抗战周刊》,1938年后,任《全民抗战》(重庆版)周刊通讯记者、《诗月刊》编委、《广西日报》战地记者和编辑主任。1944年到昆明,任《扫荡报》编辑部主任。1945年到广州,与周钢鸣等人合编《国民周刊》。1946年到香港,任香港《新生日报》编辑部主任,建华电影公司、永华电影公司、南国电影公司编导委员,香港新闻学院教授。1950年到广州,任华南文艺学院教授。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去北京,任中国作协对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亚非作家会议中国联络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1970年被迫害致死。著有诗集《江南草》、《人民之歌》、《和平的长城》,小说集《荆棘的门槛》、《没有演完的悲剧》、《高山大峒》等。

韩起祥

本名:韩起祥 别名:
出生年:1915 逝世年:1989
性别:男 职业:诗人,民间艺人
祖籍:陕西横山人 流派:

诗人简介

3岁因病双目失明。8岁为地主做童工。1928年开始向老艺人学习说书。1940年到延安。1944年开始创作新说书稿本。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调延安地委宣传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延安文工团和西北文联工作,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西北曲艺改进会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作协西安分会常务理事等职。著有说书《反巫神》、《张玉兰参加选举会》、《时事传》,叙事诗《刘巧团圆》等。

杭约赫

本名:曹辛之 别名:
出生年:1917 逝世年:1995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江苏宜兴人 流派:现代诗派,新现代派

诗人简介

1938年到延安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6-1948年在上海创办星群出版社(森林出版社)、《诗创造》和《中国新诗》,1949年后工作于三联书店、人民美术出版社。著有诗集《春之露》(又名《撷星草》,作者署名“曹吾”,重庆草叶诗社,1945)、《噩梦录》(上海星群出版公司,1947)、《火烧的城》(上海星群出版社,1948)以及长诗《复活的土地》(上海森林出版社,1949)等。

何达

本名:何孝达 别名:小华、陶最、陶融、言茜子、洛美、高澜、凌源、尚京、紫瑜、林千峰、林千山、何聪、夏尚早等
出生年:1915 逝世年:1994
性别:男 职业:诗人,评论家
祖籍:福建闽侯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31年进北平大学附属高中。1932年到汉口平汉铁路局当小职员。抗战爆发后参加抗日救亡和朗诵诗运动。1942年考入西南联大。1944年组织联大文艺社、新诗社。1946年转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194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同年去香港待命北上,因病滞留,在香港定居。著有诗集《我们开会》、《洛美十友诗集》、《何达诗选》、《生命的升腾》、《长跑者之歌》,散文集《和闻一多相处的日子》、《何达文集》等。

何德明

本名:何德明 别名:
出生年:不祥 逝世年:不祥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不祥 流派:

诗人简介

初中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后在江苏省立上海中学读高中,后就读于大夏大学文学院。其诗文多发于《前线日报》《诗歌月报》《新时代》等刊物,出版诗集《幸福的哀歌》(1933年)、《德明诗集》(1936年)、《冰天下》(1937年)。何德明诗集《幸福的哀歌》1933年12月由北新书局出版,收有《低诉》《我想忘记你》《幸福的哀歌》等诗15首,无序跋。何德明诗集《德明诗集》1936年10月由北新书局出版,为“创作新刊”之一,收有《村暮小景》《战歌》《世界》等诗30首。前有刘延陵、傅东华、赵景深的序,及作者自序。何德明诗集《冰天下》1937年4月由北新书局出版,收有《在中国人手里》《冰天下》《四万万铁打的心》《怒愤之花》四首诗,全集16页。

何其芳

本名:何永芳 别名:禾止、荻荻、秋若、杨应雷、季风、劳百行、劳之风、杨珂、劳君乔、傅履冰、黎云、ト冬、劳和、季方、桑珂等
出生年:1912 逝世年:1977
性别:男 职业: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祖籍:四川万县人 流派:现代诗派,延安诗会

诗人简介

1926年入万县中学,接触新文学并开始发表新诗。1929年去上海中国公学预科学习。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5年毕业。曾在天津、山东、四川等地中学任教。抗战开始,在四川编辑《川东文艺》。1938年编《工作》。同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主任。1939年去晋西北抗日前线。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4年至1947年,两次被派往重庆任中共代表团文教组宣传部副部长并负责文学界的统战工作。1948年任朱德总司令秘书。建国初期在马列学院任教。1953年调文学研究所,曾任副所长、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评论》主编等职。著有诗集《汉园集》(与李广田、卞之琳合著)、《夜歌》、《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刻意集》、《还乡杂记》,杂文集《星火集》、《星火集续编》,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没有批评就不能前进》、《论<红楼梦>》、《诗歌欣赏》、《文学艺术的春天》等。

何植三

本名:何植三 别名:
出生年:1899 逝世年:1977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浙江诸暨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18年当小学教员,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学习,与董秋芳、许钦文等组织春光社,受鲁迅、郁达夫等指导。并在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觉悟》上发表新诗。1925年在河南沁阳省立十三中学教书,1927年在杭州一中教书,1928年至1930年在新昌中学任国文教员兼训育主任,1930年秋任绍兴民众教育馆馆长,1931年秋到省立嘉兴中学任教,1938 年到省立衢州中学任教,1939年到省立绍兴中学任教,1942年秋在诸暨学勉中学任教,1945年在诸暨中学任教,1946年重返省立嘉兴中学任教,1963年退休。一生从教40余年。著有诗集《农家的草紫》。

何志浩

本名:何志浩 别名:
出生年:1905 逝世年:2007
性别:男 职业:诗人,军人
祖籍:浙江宁波人 流派:

诗人简介

国立中央大学肄业,黄埔军校陆军步兵学校、陆军大学、陆军指挥参谋大学等校毕业。1926年加入北伐,1934年任南京国民军军事训练委员会主任委员。抗战爆发后,任南京义勇国民兵总队长,参加南京保卫战。曾任“中国文艺协会”理事,撰较多“军歌”,如1939年《兵役月刊》刊载的《国民军事训练歌》。著有诗集《招魂》(1928年)、《志浩诗集》(1934年)。何志浩诗集《招魂》1928年11月由北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出版,为“日月文学社丛书”,前有陈程《卷头语》、《自序》、刘伯伦《读招魂》、梦痕《北极阁的钟声》,收《招魂》《葬在玫瑰色的王国里》《赴粤投军》等诗16首,后有附录:陈程《碎了的秋心》、明山等《冬雪集序》等。该诗集为何志浩在狱中所作,他在自序中写道:狱中百日,苦闷欲死。自知冤沉海底,不能大白,乃著《招魂》以留纪念。书成,乞序于玄冰,曰“志浩之诗集,是他纯洁的心弦上弹出来的天真流露的调子,像嫩红的朝霞映照在冰清玉润的明湖上一般的色彩。”其辞过誉,受之有愧。余之作品,犹如个性。余虽有时像宝玉之装模作样,学黛玉之多愁多态,而其不自然则如刘老老之一进荣国府。诗学芜杂,无善可观,不过留此以作纪念焉。何志浩诗集《志浩诗集》1934年12月由上海南华书店出版,为“日月文学社丛书”。前有曹天戈《曹序》、刘伯伦《刘序》,“招魂之什”收《克敌之歌》《革命之花》等诗6首;“感愤之什”收《猛虎行》《毁灭》等诗6首;“零碎之什”收《零碎的心声》1首;“归来之什”收《葬在玫瑰色的王国里》《春夜之梦》等诗11首;“鹃声之什”收《我怅望着故园的田野》《薤露之歌》等诗10首;“弦外之什”收《浔阳除夕感怀》《月下悲吟》等诗10首。共收诗44首。后有《粤中吟序》《读粤中吟后》《冬雪集序》《读冬雪集后》《招魂序》《读招魂后》。

贺敬之

本名:贺敬之 别名:艾漠、贺进、荆直
出生年:1924 逝世年:
性别:男 职业:剧作家,诗人
祖籍:山东峄县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抗日战争爆发后流亡到湖北。1938年入国立湖北中学读书。次年随校迁至四川,开始文学创作。1940年到延安,入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优秀新歌剧《白毛女》(该剧曾荣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抗战胜利后,随文艺工作团到华北,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工作。解放战争期间做过土改、支前等群众工作。1949年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及书记处书记、《剧本》月刊和《诗刊》编委、文化部代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白毛女》(与丁毅等集体创作)、《瞎子算命》、《栽树》、《秦洛正》,诗集《笑》、《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声歌唱》、《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等。

贺扬灵

本名:高志 别名:贺扬灵
出生年:1901 逝世年:1947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江西永新人 流派:

诗人简介

7岁启蒙,因贫辍学,10岁复学,22岁考入武昌师范大学学文史。1930年初,贺扬灵赴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文学院读研究生。贺扬灵诗集《残叶》武昌时中合作书社1925年12月出版。封面有“献给天下同情人”字样。扉页为题诗“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李后主词”,有作者《自序》。

洪为法

本名:洪为法 别名:
出生年:1899 逝世年:1970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江苏扬州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毕业于武昌师范大学国文系,1925年编《洪水周刊》。抗战期间在上海曾因编反日宜传材料被捕,抗战胜利后曾在江苏省教育厅和镇江文化公司工作。建国后,历任扬州师范学院语文系副主任、图书馆馆长、扬州市文联副主席等。其作品多载于《创造季刊》《心潮》《学生杂志》《文华》《青年界》等。著诗集《他,她》(1928年),编《莲子集》(1929年),著长诗《这工头阿桂》(1933年)。洪为法诗集《他,她》1928年3月由南京花牌楼出版部出版,1929年4月再由上海芳草书店出版。该集收诗38首,后有洪为法作于1928年3月2日的《后语》。洪为法编《莲子集》1929由北新书局出版,该诗集分为两部,第一部为古诗,第二部为近现代流行的民间情歌,共计两百余首。前有《引论》表明恋歌与军歌的关系。洪为法长诗《这工头阿桂》1933年1月由上海世界文艺书社出版,无序跋。

侯汝华

本名:侯汝华 别名:
出生年:1910 逝世年:1938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广东梅县人 流派:

诗人简介

侯汝华《海上谣》1936年4月由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出版。分为2部分:第1部分为“海上谣”,收《水手》《月光曲》等诗19首;第2部分为“迷人的夜”,收《某夫人的忧郁》《冬之寂寞》等诗20首。共收诗39首。

侯唯动

本名:侯唯动 别名:
出生年:1917 逝世年:2005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陕西扶风人 流派:七月诗派

诗人简介

1938年到延安,发表有诗作《爱》、《我得了启示及其它》,组诗《斗争就是胜利》。先在民众剧团工作,并随着剧团走遍陕甘宁边区各县,后到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和工作,1942年以后创作有长诗《黄河西岸的鹰形地带》、《西北高原黄土变成金的日子》、《美丽的杜甫川淌过的山川》、《红头巾》。抗战胜利后进入东北,先后在东北大学鲁迅艺术学院、东北音乐团工作,创作短诗《快志愿参军,青年们》、《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等。19418年出版诗集《红头巾》。

胡风

本名:张名桢 别名:张光人、张古因、张光莹、中川三郎,K·J、谷因、谷非、高荒、张果、中川获、中村荻、顾纷、古飞、谷风、王明斋、顾风、陈乔、胡丰、秋明等
出生年:1902 逝世年:1985
性别:男 职业:诗人,文学理论家
祖籍:湖北蕲春人 流派:七月诗派,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诗人简介

1921年入武昌启黄中学,与何定华等创办“新蕲春学会”,出版《新蕲春》。1923年到南京,入东南大学附中,加入共青团。1925年进北京大学预科。1926年入清华大学英文系,同年冬回蕲春任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县党部常委兼宣传部长。1927年编辑《武汉评论》,后到南昌,编《国民日报》副刊《野火》、《长天》。1928年春曾任第五路军第九军政治部宣传科长。1929年去日本留学。1931年入日本庆应大学英文系,加入普罗艺术研究会、“左联”东京支部和日本共产党及日本反战同盟。后组织“新兴文化研究会”,编辑《新兴文化》。1933年被驱逐回国。同年秋到上海,先任“左联”宣传部长,编辑《文学生活》,后任“左联”书记。1935年编印《木屑文丛》。次年编辑《海燕》。1937年编辑《工作与学习》丛刊和《七月》。后到武汉,编《新华日报》副刊《星期文艺》。1938年被选为全国文协常务理事,后到重庆任复旦大学教职。1940年任文委会专任委员。1945年编辑《希望》。1949年初抵东北解放区,后赴北平,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被选为全国文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50年在上海,被任命为华东文教委员会委员。1953年到北京,被选为中国作协常务理事。翌年为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以“胡风反革命集团”罪名被捕。1979年出狱,1980年获平反,任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院顾问。为“七月诗派”的倡导者之一。著有文学评论集《文艺笔谈》、《密云期风习小记》、《论民族形式问题》、《在混乱里面》、《逆流的日子》、《论现实主义的路》(后辑为《胡风评论集》共3卷),诗集《野花与箭》、《为祖国而歌》,杂文集《棘源草》等。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