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路

报刊类型:综合性文艺月刊 出版机构:上海文艺大路社发行
首刊日期:1935年5月10日 停刊日期:1935年11月29日

诗集简介

第一卷出6期,第二卷出1期,共7期。王迪民主编,屠若水、曹由之、吴杰编辑。该刊除刊登名作家的作品外也注重新作家的作品。辟有文艺短论、论文、创作、译文、诗歌、散文、小品、戏剧、介绍等栏目,亦登木刻、画稿、摄影。撰稿人有赵景深、黑婴、聂绀弩、路易士、田涛、沈圣诗、胡风、周而复、吴奔星、阿英、王独清、陈雨门、姚雪垠等。二卷一期为“革新号”,有“我的创作态度,我为什么要创作”征文特辑。

文艺之家

报刊类型:文艺月刊 出版机构:重庆文艺之家社编辑发行
首刊日期:1948年1月 停刊日期:1948年6月

诗集简介

刊载小说、散文、戏剧、小品、杂文、诗歌等。撰稿人有丽砂、文铮、胡成仁、高植、罗杉等。

一般

报刊类型:综合性月刊 出版机构:开明书店出版
首刊日期:1926年9月 停刊日期:1929年12月

诗集简介

共出9卷,每卷4期。上海立达学会编,夏丏尊主编。文艺方面的撰稿人有夏丏尊、孙福熙、叶圣陶、刘大白、郑振铎、丰子恺等。发表文艺评介和小说、诗歌等类作品。所载小说有孙福熙的《不死》、叶圣陶的《遗腹子》、夏丏尊的《长闲》等;评介文章则有郑振铎的《中世纪的波斯诗人》等。

文艺月刊

报刊类型:“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刊物之一 出版机构:None
首刊日期:1930年8月 停刊日期:1941年11月

诗集简介

创刊于南京。1938年1月迁至汉口出版“战时特刊”,半月1期,大约出了12期。随后迁往重庆,恢复月刊。主要撰稿人有王平陵、徐仲、沈从文、卞之琳、何家槐、钟宪民、施蛰存、王平陵、储安平、季羡林、陈瘦石、梁实秋、臧克家、曹葆华、老舍、靳以、戴望舒、洪为法、杨丙辰、穆木天、陈瘦竹、张道藩、段可情、黎锦明、陈梦家、沙雁、冰莹、王亚平、田涛、韦丛芜、李青崖、高植、林徽音、侍桁、李金发、黑婴、严大椿、马彦祥、苏雪林、王统照、徐转蓬、汪馥泉、汪辟疆、孙佳讯、常任侠、宗白华、甘运衡等。所载论文和文学作品有穆木天的《关于报告文学》、汪馥泉的《精神分析与现代文学》、苏雪林的《郁达夫论》、凌叔华的《奶妈》、王平陵的《女优之死》和《俘虏》、老舍的《残雾》、欧阳予倩的《油漆末干》、马彦祥的《械斗》和《早餐之前》、巴金的《最后的审判》和《未寄的信》、于赓虞的《灵之独语》,还有李金发的许多诗作。

文艺月报

报刊类型:北平“左联”机关刊物之一 出版机构:立达书局发行
首刊日期:1933年6月1日 停刊日期:1936年11月1日

诗集简介

共出3期。第一、二期署文艺月报社编;第三期注明由陈北鸥、金谷主编,该期《编后杂记》中说第四期由金谷个人负责编辑,并且有要目预告,但未见到刊物。16开本。以发表创作为主,也登载论文、评介文章和文艺情报。主要撰稿者有穆木天、何菲、白晓光、金丁、冯文侠、吴组缃、张英白、张瓴、陈北鸥、宗植、徐盈等。所载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和瓜分中国,介绍国际上的反战作家,提倡报告文学和工农通讯员运动,宣传列宁的文学党性原则,批评“第三种人”的观点。创作上则发表了不少为青年读者所喜爱的诗歌以及反映农民和士兵反抗压迫的小说。

文艺月报

报刊类型:延安文艺月会会报 出版机构:文艺月报社出版
首刊日期:1941年1月1日 停刊日期:不详

诗集简介

今存17期中的最后一期为1942年9月1日出版。萧军、舒群等先后担任编辑。各期篇幅不一,少则4版,多至30版。该报贯彻文艺月会“提高文艺创作兴趣,展开文艺讨论空气”的宗旨,大体上每期有一个中心,针对延安的文艺现象发表一篇重要评论文章。发表的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杂文、剧本等,著译兼收。主要撰稿人有何其芳、荒煤、丁玲、萧军、陈企霞、雷加、又然、草明、艾青、刘白羽、魏东明、雪苇、高阳、罗烽、郭小川、晋驼、冯牧、逯斐、曹葆华、黄既、江东、韦君宜等。该刊还注意报导当时延安文艺界活动的情况和消息,如“文艺月会”成立经过、纲领草案及工作会议纪录,文艺小组的活动动态,“星期文艺学园”的缘起、讲课题目及讲课人姓名、学员名单和作品,“延安鲁迅研究会”的活动纪要等。

文艺先锋

报刊类型:综合性文艺刊物 出版机构:张道藩发行
首刊日期:1942年10月10日 停刊日期:1948年9月

诗集简介

创刊于重庆。自八卷一期起迁南京出版。王进珊、李辰冬、丁伯骝、赵友培先后担任编辑。该刊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所办,发表文艺理论、创作小说、散文、随笔、诗歌、乐曲、剧本、作家传记、文学书评等。撰稿人有朱光潜、陈瘦竹、苏汛、赵景深、张道藩、流沙、王平陵、韦晓萍、冯沅君、向培良等。

文艺杂志

报刊类型:综合性文学月刊 出版机构:大地图书公司出版,人生出版社发行
首刊日期:1942年1月15日 停刊日期:1944年3月1日

诗集简介

创刊于桂林。王鲁彦主编(1943年王病逝后曾由端木蕻良接编)。16开本。1945年5月为纪念王鲁彦,在重庆复刊。同年9月出至新一卷三期终刊。荃麟主编。前后共出18期。以发表文学创作为主,兼收译文。主要作者有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巴金、老舍、刘白羽、沙汀、周而复、骆宾基、张天翼、曹靖华、芦焚、冯雪峰、靳以、姚奔、艾芜、姚雪垠、鲁彦、易巩、胡风、李广田、公木、以群、孟十还等。除刊登短篇小说和短诗、散文外,还发表了多部中、长篇小说,如艾芜的《故乡》、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沙汀的《奈何天》、骆宾基的《少年》、巴金的《还魂草》、易巩的《杉寮村》、王西彦的《风雪》、胡明树的《娜娜珂》等,所载剧本有老舍的《大地龙蛇》、李健吾的《草莽》、袁俊的《美国总统号》、以群的《姊妹》以及多种译作,童话有张天翼的《金鸭帝国》,长诗有玉杲的《大渡河的支流》,论文有冯雪峰的《什么是艺术力及其他》等。

文艺杂志

报刊类型:文艺月刊 出版机构:太行文联编辑发行
首刊日期:1946年3月 停刊日期:1947年12月1日

诗集简介

创刊于晋冀鲁豫边区。共出22期。发表反映解放区现实斗争和新生活、新思想的文艺作品和评论。

文艺导报

报刊类型:综合性文艺半月刊 出版机构:东北书店牡丹江分店发行
首刊日期:1947年4月 停刊日期:1947年7月

诗集简介

约出4期。全国文协牡丹江分会编辑、出版。发表诗歌、散文、杂感、特写、通讯、歌曲等。撰稿人有鱼鲁、原明、中耀、一萍、沫南、谭亿、张望等。

文艺阵地

报刊类型:大型文艺刊物 出版机构:生活书店总经售
首刊日期:1938年4月16日 停刊日期:1942年11月20日

诗集简介

创刊于广州。半月刊。16开本。一卷九期起迁香港。至第五卷改出《文阵丛刊》,凡2辑,第一辑题名《水火之间》,第二辑题名《论鲁迅》,分别出版于1940年7月和8月,24开本。自1941年1月第六卷起迁重庆出版,改为月刊,16开本。出至七卷四期被迫终刊。1943年11月至次年3月续出《文阵新辑》3辑,分别题名《去国》、《哈罗尔德的旅行及其他》、《纵横前后方》,24开本。初由茅盾主编。自二卷七期起,因茅盾赴新疆,由楼适夷编辑。自第六卷起组成编委会,成员有以群、艾青、沙汀、宋之的、章泯、曹靖华、欧阳山等。该刊与当时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作者取得了广泛的联系,及时刊登战地报告和新作品,在国民党统治区进步文学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撰稿人除编者外,有丰子恺、张天翼、姚雪垠、老舍、丁玲、戈宝权、碧野、巴人、陈白尘、杜埃、袁水拍、臧克家、田间、郑振铎、陈残云、骆宾基、黄药眠、韩北屏、艾芜、王西彦、欧阳凡海、司马文森、叶圣陶、周文、王亚平、刘白羽、杨朔、锡金等。张天翼的著名短篇小说《华威先生》、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丁玲的《在医院中》和茅盾的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均揭载于该刊。在理论上,该刊主张文艺必须服务于民族解放战争,强调文艺大众化,与“文协”提出的“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的口号相呼应。还辟有《文阵广播》专栏,报道各地文艺活动和战斗消息。

文艺劳动

报刊类型:文艺月刊 出版机构:北京中外出版社出版
首刊日期:1949年5月 停刊日期:1949年11月

诗集简介

出至一卷六期终刊。文艺劳动社编辑。发表论文、小说、散文、诗歌、剧本、介绍文章等。撰稿人有王朝闻、康濯、秦兆阳、严辰、孙犁、艾青、杨朔、王亚平、李建庆、碧野、吕剑、高寒等。所载文章和作品有高寒的论文《旧作家新任务》、严辰的长诗《小沈庄纪事》、艾青的诗《送参军》等。

文艺时代

报刊类型:文学月刊 出版机构:文艺时代社编辑发行
首刊日期:1946年6月 停刊日期:1949年12月

诗集简介

创刊于北平。出至第六期终刊。主要撰稿人有柳风、张漫云、张守常、柯雷萧等,美学家朱光潜和诗人冯至亦间有投稿。辟有“文坛谭片”专栏,发表理论文章。所载作品有冯至的诗歌、柳风的反映日军暴行的中篇小说《生与死》(连载)、张守常的剧本《生死路》等。

文艺时代

报刊类型:文艺半月刊 出版机构:广州文雷出版社发行
首刊日期:1949年4月1日 停刊日期:1949年6月

诗集简介

实际上月出1期。第三期后终刊。黄旭主编,戴苗曼为编辑顾问,黄家驹、马冰、苗文、施美玲、戴鲁斌、黄一心、许午言、陈汝康、周华为编委。发表文艺理论、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翻译、书评、木刻等。

文艺周刊

报刊类型:上海《民国日报》乙种副刊之一 出版机构:
首刊日期:1923年秋 停刊日期:1924年

诗集简介

出至第五十一期终刊。浅草杜编辑。16开本。撰稿人有冯至、王以仁、学昭、吕修等。

文艺战线

报刊类型:文艺旬刊 出版机构:文艺战线社出版,华中图书公司发行
首刊日期:1937年11月22日 停刊日期:1938年3月1日

诗集简介

创刊于武昌。出至二卷一期终刊。共出9期。胡绍轩编辑。该刊由《文艺》与《奔涛》合并而成,思想倾向及主要撰稿人与《文艺》月刊大致相同。所载论文有胡绍轩的《街头剧另一作用的试验》、甘运衡的《抗战时期的诗歌的中心任务》、马彦祥的《建议旧剧界移动演出》、老舍的《关于大鼓书词》,小说有严振开的《清算》、阮成璋的《罪与罚》和《最后的手饰》,通讯、报告有谢康乐的《送饭》、紫墟的《布鞋运动》,街头剧有刘念渠的《救国公债》、赵清阁的《最后关头》等。还有邵冠华、路易士、王道胜、蒋山青等人的诗歌和郑延谷等人的歌曲、漫画。

文艺战线

报刊类型:综合性文艺月刊,陕甘宁边区文艺界抗敌联合会(后改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机关刊物 出版机构:文艺战线社出版
首刊日期:1939年2月16日 停刊日期:1940年2月16日

诗集简介

创刊于延安。出至第一卷六号终刊。周扬主编,编委会由成仿吾、艾思奇、沙可夫、沙汀、李伯钊、何其芳、周扬、柯仲平、荒煤、刘白羽、夏衍、陈学昭、卞之琳、周文、冯乃超、丁玲组成。发行人夏衍。主要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行。该刊主张创作上的现实主义,致力于文艺的普及和大众艺术水准的提高。所载创作与理论井重,辟有小说、论文、报告、散文、诗歌、通信等栏目,发表反映抗日前线和解放区斗争生活的作品。主要撰稿人除编委外,有野蕻、田间、萧三、柳青、胡考、康濯、孔厥、严文井、贾芝等。第五期辟有“艺术创作者论民族形式”专辑,主张革命文艺应向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由冼星海、罗思、萧三、柯仲平、何其芳、沙汀撰文。

文艺复兴

报刊类型:大型文学月刊 出版机构:文艺复兴社出版发行
首刊日期:1946年1月10日 停刊日期:1947年11月1日

诗集简介

创刊于上海。出至四卷二期终刊。共出20期。后于1948年9月、12月和1949年8月另出《中国文学研究号》上、中、下3册。郑振铎、李健吾主编。编者承续《小说月报》、《文学》的风格,提倡为人民、为实现民主而写作。《发刊词》说:“欧洲的文艺复兴终结了中世纪的漫长的黑暗时代,开启了新的世界,新的时代,发现了‘人’,一步步走向民主。在文艺上,和在科学、政治、经济上,都同样的有了一个新的面貌,新的理想,新的立场,新的成就。”“中国今日也面临着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我们不仅要继承了五四运动以来未完的工作,我们还应该更积极的努力于今后的文艺复兴的使命;我们不仅为了写作而写作,我们还觉得应该配合着整个新的中国的动向,为民主,绝大多数的民众而写作。”主要撰稿人有郑振铎、巴金、郭绍虞、钱钟书、茅盾、李广田、靳以、臧克家、曹禺、景宋(许广平)、周而复、徐调孚、艾芜、朱自清、戈宝权、艾明之、唐弢等。巴金的《第四病室》和《寒夜》、钱钟书的《围城》、李广田的《引力》、冯夷的《中条山的梦》等中、长篇小说,曹禺的《桥》、石华父的《抛锚》、杨绛的《风絮》等剧本均在该刊连载。还分别出了纪念和研究鲁迅、闻一多的专刊和《抗战八年死难作家纪念》特辑。

文艺新闻

报刊类型:半月刊 出版机构:文艺新闻社出版
首刊日期:1939年10月1日 停刊日期:1940年2月25日

诗集简介

创刊于上海。第十一期后停刊。蒋策编辑。该刊偏重报道文艺消息。《发刊辞》说:“我们愿意尽我们的能力报道文艺界的一切消息,以及作家艺术家们的生活动态;我们更愿意尽力表现这动乱的时代中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孤岛’上的复杂的社会生活。”撰稿人有锡金、钟望阳、满涛、辛劳、何为、适夷、袁水拍、老舍、田汉、姚雪垠、端木蕻良、陈残云、萧军、景宋(许广平)、韩北屏、吕剑、戈宝权等。第三期为《鲁迅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特辑》。其他各期除发表部分诗歌、小说、杂感等作品外,以较多篇幡报道国内外作家的活动。

文艺新哨

报刊类型:综合性文艺月刊 出版机构:白虹书店发行
首刊日期:1941年6月 停刊日期:1942年10月

诗集简介

创刊于桂林。出至二卷二期终刊。共出8期。吴凤楼主编。文艺新哨社编辑、出版。发表文艺理论和诗歌、小说、散文、报告、速写、木刻等。撰稿人有周为、杨青、王国斌、吴江风、冯橹等。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