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铭竹

本名:汪鸿勋 别名:
出生年:1905 逝世年:1989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江苏南京人 流派:

诗人简介

《诗帆》、《诗星火》创办者。诗作大多发表于《诗帆》等刊物,收入《自画像》、《纪德与蝶》中。

汪蔚云

本名:汪蔚云 别名:
出生年:1910 逝世年:1981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安徽歙县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曾入安徽省第二师范学校就读。其作品多发表在《学生文艺丛刊》《雅典》上,编辑《徽声日报》《皖报》《大刚报》等。1948年担任紫阳中学教职,解放后,历任徽州师范、休宁中学等校教职。出版诗集《泡沫集》(1934年)。汪蔚云诗集《泡沫集》1934年1月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为“新文学丛书”之一,收有《林中之夜》《一个没有月亮的春夜》《致少女》等诗。前有《献诗》,共64首诗。后有汪蔚云于1928年作的《后记》,他讲述作诗的心路历程,从“苦闷”、“烦恼”、“悲哀”、“忧郁”到“兴奋”、“勇敢”、“叫喊”、“反抗”,认为诗歌“必须充满狂风暴雨的Reaction精神”。

汪玉岑

本名:汪玉岑 别名:
出生年:1917 逝世年:不祥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江西婺源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17年生于江西婺源,194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政治学系 。1941年3月出版诗集《夸父》,1946年11月出版诗集《卞和》(台湾新力出版社)。1941年3月,汪玉岑诗集《夸父》由北平燕京大学出版,定价大洋八角。此书横排左翻,装帧精美,不仅有多幅插图,每首诗的第一个字还加大字号,变得更为醒目。全书收诗25首,依次为《牵牛花》《恋歌》《自题游泳池畔小影》《“归”》《“昨日累累的青葡萄”》《有赠》《梦之前》《“忆”》《夜行》《“晓”》《“等候你…”》《火车底生命》《百货店巡礼》《梦》《“撒一把盐入淡海”》《夜都会底花市》《“秋”的默启》《“我羡慕”》《无题之一》《无题之二》《First and Last》《悼二哥》《窗的故事》《夸父》《洋娃娃》。这些诗歌长短不一,有四句体,也有宝塔诗,最后的两首《夸父》与《洋娃娃》是长诗。书前题献“献给亡师钱朔异先生”,有郭绍虞先生序,书后有诗人后记。郭绍虞在序中称,汪玉岑诗胜在音节,看得懂,读得响。1946年11月,汪玉岑诗集《卞和》由新力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三集:第一集为“卞和集”,收诗18首,依次为《金字塔》《愚教徒》《算命老人》《一万万年以后的世界》《一个兵士底悲哀》《奸盗与忏悔》《秋歌》《续〈天问〉》《铁鸟篇》《断句》《梦》《泪与笑》《虞兮》《苦难的时代》《自题八年前二十岁时小影》《少年人》《短句》《卞和》;第二集为“红玫瑰集”,收诗14首,依次为《二十世纪的童谣》《一点金色的灵感》《红玫瑰》《夕照》《绝句之一》《绝句之二》《在悲伤的时候》《“lls ont aim’e”》《母亲》《童年》《忏悔》《暴风雨之夜的狂想曲》《匆忙别》《魔琴》;第三集为“夸父集”,注明曾于“一九四一年四月出版于北平燕京大学”,但较1941年的25首,删减为15首,依次为《信》《牵牛花》《恋歌》《自题游泳池畔小影》《“归”》《“昨日累累的青葡萄”》《“忆”》《“等候你”》《“撒一把盐入淡海”》《“秋”的默启》《无题之一》《无题之二》《悼二哥》《窗的故事》《夸父》。

汪震

本名:汪震 别名:
出生年:1900 逝世年:不祥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江苏常州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00年生于河北保定,原籍江苏常州。1920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堂,1934年左右,曾任职于北京私立民国学院。其诗文常载于《京报副刊》《晨报副刊》《北京高师教育丛刊》等刊。汪震的诗集《伐木集》1933年1月由北平著者书店出版,收有《静坐》《游总统府》《葬老仆陈凤翔》等诗107首。后有附录《新诗的拍子》《诗的想象之评判》《诗的声调(陈北鸥)》。前有汪震《小引》,述其生平。

王登山

本名:王登山 别名:
出生年:1913 逝世年: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台湾台南人 流派:台湾新文学社,台湾文艺联盟

诗人简介

台南二中毕业。初学日本徘句,后转写新诗。曾参加南溟艺园。1934年加入台湾文艺联盟,后为《台湾新文学》编委。为“盐分地带”诗人之一。主要诗作有《沉淀的风景》、《海边的春》、《优郁的灵魂》、《中午的饭盒》等。

王独清

本名:王诚 别名:张云,斗勤、秦佬、青侯等
出生年:1898 逝世年:1940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陕西长安人 流派:浪漫主义诗派,象征诗派,创造社

诗人简介

“五四”前曾任西安《秦镜日报》、上海《救国日报》编辑,因言论激烈,不为当局所容,遂去日本留学。五四运动爆发后回到上海。1920年留学法国,漫游意大利、瑞士。1922年起常在《创造季刊》上发表诗作。1926年回国经郑伯奇介绍加入创造社,负责编辑《创造月刊》。同年去广州任广东大学教授,后为文学院院长,并且出版第一本诗集。1927年任创造社常务理事。大革命失败后去上海,任上海艺术大学教务长。1930年主编《展开》月刊。抗战爆发后回陕西。1940年病逝。著有诗集《圣母像前》、《死前》、《威尼市》、《埃及人》、《11DEC》、《锻炼》、《零乱章》,小说集《暗云》,剧本《杨贵妃之死》,自传《我在欧洲的生活》等。

王皎我

本名:王皎我 别名:
出生年:不祥 逝世年:不祥
性别:男 职业:诗人、作家
祖籍:河南开封人 流派:

诗人简介

少年时就读于开封圣安得烈学校的,毕业后先后在河南漯河临颍甲种农校和广东东山培正中学教书。在临颍甲种农校期间,王皎我就大力提倡革命文学,通过诗歌、杂文等多种形式,宣传、启发学生的思想,并在校内发起创办了“飞霞文学社”,以进一步研究和创作。王皎我诗集《桃色三三曲》1931年8月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为“新文学丛书”之一。分为七辑:第一辑为“血火曲”,收《血珠的升华》《火花的红泪》等诗10首;第二辑为“寒月曲”,收《珠江岸边寄亡妻》《我的孩子》等诗4首;第三辑为“太阳曲”,收诗《寄海上客的短歌》《太阳之下》2首;第四辑为“微星曲”,收《我送你个天地》《色色调》等诗4首;第五辑为“人类的大曲”,收《时代的创伤》《诗国的风波》等诗6首;第六辑为“回波交响曲”,收《我的歌声》《情绪的旋风》等诗6首,第七辑为《黎明曲》一首。前有《序诗》,后有《尾声》。扉页作:“谨以此集纪念亡妻周慕贤”。王皎我编《抗日救国诗歌》1933年6月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分为4辑:“抗日救国诗歌集”收《抗日救国歌》《吊国魂》等诗25首;“誓死杀敌的战歌”收李步青《我们的战歌》、冰愤《我们需要战争》等诗22首;“民众的抗日救国歌”收《反日歌》《儿歌》等6首;“有谱的抗日救国歌及其他”收《对日作战歌》《抗日歌》等10首。共收63首。

王景秀

本名:王景秀 别名:
出生年:1907 逝世年:不祥
性别:男 职业:诗人、作家
祖籍:河南淇县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曾任《河南晚报》、《河南工商日报》总编辑,开封一中教师等。王景秀的诗集《逃难人》1935年5月由北平太白书店出版,收《咒春》《走向十字架去》《逃难人》等诗16首。前有王景秀《自序》,谈论诗人在创作题材与技巧上的偏好。

王可秋

本名:王乐先 别名:王可秋、王北羽
出生年:不祥 逝世年:不祥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不祥 流派:

诗人简介

王可秋的诗集《秋千儿》1932年出版,收有《秋千儿》《她已经去得远了》《断了的琴音》等诗24首。前以“列瑙”的诗句为代序:“忠实地每岁携来,每岁枯了的叶儿与枯了的希望。”

王老九

本名:王建禄 别名:
出生年:1891 逝世年:1969
性别:男 职业:农民诗人
祖籍:陕西临潼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07年入私塾读书,仅1年即辍学。后来除做学徒半年外,一直务农。曾逃荒要饭,并因欠捐税被打,几至于死。1923年开始创作快板诗。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诗歌得以发表出版。曾出席全国第二次文代会,任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著有诗集《王老九诗选》、《东方飞起一巨龙》、《进西安》等。

王礼锡

本名:王礼锡 别名:王庶三,王搏今、Shelley Wang等
出生年:1898 逝世年:1939
性别:男 职业:散文家,诗人,学者
祖籍:江西安福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江西心远大学肄业。1929年主持神州国光社编辑部工作。1931年创办《读书杂志》。1933年赴欧洲。是年冬返国参加福建人民政府的活动,失败后再度去伦敦。曾到布鲁塞尔参加世界反侵略会议,赴巴黎参加第一次国际作家保障文化代表会,两度去苏联游历。抗战爆发后,努力推行国际援华运动,曾任全英援华会副主席。1938年底回国。翌年初在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理事,任“作家战地访问团”团长,率队北上赴中条山前线,途中病逝于洛阳。著有散文集《海外杂笔》、《海外二笔》、《战时日记》,诗集《市声草》,论著《李长吉评传》,编订《中国社会史的论战》4辑及其他译作。

王平陵

本名:王仰嵩 别名:王平陵
出生年:1898 逝世年:1964
性别:男 职业:诗人、作家
祖籍:江苏溧阳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早年在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20年开始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作品。师范毕业后,先后在沈阳美术学校、溧阳县立同济中学、南京美术专科学校任教。1924年主编上海《时事新报·学灯》,1928年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后主编《中央日报·大道》等。1930年与黄震遐、朱应鹏、潘公展等人提倡“民族主义文学”。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同年10月去重庆,任《扫荡报》编辑。1943年为商务印书馆主编“大时代文艺丛书”,抗战胜利后在重庆任巴蜀中学教员并从事文化工作。1949年去台湾,曾任《中国文艺》主编。主要作品有诗集《狮子吼》(1932年),与徐仲年、侯佩尹合译《卢塞的情诗》(1936年),诗文集《副产品:诗、散文、杂文》(1945年)。王平陵诗集《狮子吼》1932年10月由南京书店出版,收《前奏曲》《巷街战》《放起一把炽烈的火焰》等诗,前有侯佩尹、顾仲彝、王平陵的序言。1945年6月,王平陵诗文集《副产品(诗,散文,杂文)》在重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46年9月在上海由商务印书馆再版。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收诗9首,依次为《希腊颂》《英勇的南斯拉夫》《敬向美利坚控诉》《颂赫德里区进坟墓》《太平洋暴风雨》《病中欣逢湘北再度大捷》《咏万人冢》《半路》《冬夜》,第二辑收散文8首,第三辑收杂文17首。书前有序。

王廷熙

本名:王廷熙 别名:
出生年:不祥 逝世年:不祥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福建福安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曾就读于大夏大学。王廷熙的诗集《涛声集》1936年6月由北新书局出版,分为4卷,收有《劫后》《太阳照不到的楼角》《笑我是个疯》等诗50首。前有陈飘蓬的序,他写道:“读后我感着青春之火在燃烧,热情在奔放,尤其是多描写社会方面,向着远处发展,这值得我们热烈的兴奋。”后有王廷熙的《余墨》,指出这本诗集的内容:“这里所描写的一部分,只画出一个疮痍的农村面孔。”

王统照

本名:王统照 别名:王恂如,剑先、剑、鉴先、健先、容庐、卢生、恂子、鸿蒙、息梦、提西、霭骞,T.C.等
出生年:1897 逝世年:1957
性别:男 职业:小说家,诗人,散文家
祖籍:山东诸城人 流派:现实主义诗派,文学研究会,中国诗人协会,中国文艺家协会

诗人简介

1913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开始试写章回小说。1917年首次创作白话小说,于次年发表。1918年考人北京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1919年与友人创办综合性期刊《曙光》。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3年主编北京《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924年任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1927年至1932年陆续任教于青岛铁路中学及市立中学。1934年出国旅游至第二年回国。1936年在上海加入中国文艺家协会,同年主编大型文艺月刊《文学》。抗战时期蛰居上海,在上海音专、暨南大学教书,还担任过开明书店编辑。1945年返青岛,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49年参加第一次文代会。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山东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联主席,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春雨之夜》、《华亭鹤》、《银龙集》,中、长篇小说《一叶》、《黄昏)、《山雨》,诗集《童心)、《横吹集》、《江南曲》,散文集《北国之春》、《青纱帐》、《欧游散记》等。另有《王统照文集》行世。

王希坚

本名:王希坚 别名:
出生年:1918 逝世年:1995
性别:男 职业:诗人,作家
祖籍:山东诸城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游击队。历任57军独立旅政治部宣传科长,中共海陵县委宣传科长、宣传部副部长,山东省农会宣传部长,《山东群众》《群众文艺》主编。建国后,新华书店山东总分店编辑部副主任,山东省文联编创部长、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6年11月,王希坚的诗集《翻身民歌》由山东新华书店出版,为“大众文库”之一。1947年10月,《翻身民歌》由东北书店出版。收《送礼》《穷光棍娶妻》《二流子》《揭石板》《催眠歌之二》《神不向穷人》《解放区》《毛泽东》等民歌64首。书后有文章《民歌在群众运动中的鼓励作用》。

王逊

本名:王逊 别名:
出生年:1915 逝世年:1969
性别:男 职业:诗人,美术理论家
祖籍:山东莱阳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39年考取西南联大清华研究院文科研究所研究生,1941年任云南大学文史系讲师,1946年担任南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50年到中央美术学院授课。王逊的诗集《谢了的紫丁香》1936年8月由黄流文艺社出版,商务印刷所印刷,为“黄流文艺社丛书”之一,收《九一八夜望月》《胜利的俘虏》《修铁轨道的工人》等诗51首。他在《开场》一诗中表明:“这不是风花雪月的吟哦,/这不是娇艳吟丽的诗句,/明说吧!/这是作者的血,/和几千万苦难同胞的泪的交响曲。”

王亚平

本名:王福全 别名:罗龙、玉女士、李篁、李荫、白汀、大威等
出生年:1905 逝世年:1983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河北威县人 流派:中国诗歌会,华北文艺界协会,春草诗社

诗人简介

1920年入邢台河北省立第四师范,试写新诗。1931年与袁勃等创办《紫薇星》。1932年冬参加中国诗歌会,编辑《新诗歌》。1934年秋到青岛,筹编《诗歌新辑》、《现代诗歌》、《诗歌季刊》等。1936年冬赴日本。次年回国,到上海主编诗刊《高射炮》,并且任《救亡日报》特约通讯员。1939年末到重庆,与诗友成立“春草社”,编辑《春草集》和《春草诗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赴解放区,任冀鲁豫文联主任,主编《平原文艺》和《新地》。1948年任华北文联理事。1949年4月调北京负责《人民日报》文艺版编辑工作。后历任《新民报》总编辑,中共北京市文委委员,中国文联秘书长、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主要作品有诗集《都市的冬》、《海燕的歌》、《十二月的风》、《生活的谣曲》、《火雾》、《中国,母亲的土地呵!》、《穆林女献枪》等。

王一心

本名:王一心 别名:
出生年:1911 逝世年:不祥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浙江金华人 流派:

诗人简介

幼年在村办蒲塘小学读书,毕业后去省立模范小学。高中时期开始发表诗作,组织蔷薇社,出版周刊,高中毕业后,入中国公学。在吴淞海滨读书时,与孙佳讯、葛贤宁、傅润华组织新东方诗社,结识徐志摩、傅东华、沈从文等人。1932年回乡办中学毕业生补习学校,同时兼编当地报纸,两年后去北平,后由于北方政局不宁,去往上海,创办《诗歌月报》。后赴武汉办报,编《电影周刊》,后又到上海,入电影界。1935年回浙江,任职浙江省会公安局,后任杭州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的教职,担任《杭州正报》的副刊编辑。其诗作曾发表于《现代文艺》《当代文艺》《青年界》《草野》《真美善》《新时代》《诗歌月报》等刊物。有诗集《忘忧草》(1931年)、《一心诗集》(1937年)。王一心、李英樵诗集《忘忧草》(前集)1931年1月出版,由上海联合书店代印,收有王一心《夜的西湖》《卖淫妇》、李英樵《安息的暮歌》《红花》等诗27首。前有胡怀琛的《诗序》、王一心与李英樵的序。王一心诗集《一心诗集》1937年7月由北新书局出版。该诗集分为4辑,第1辑为“黑水河”,收诗12首;第2辑为“西风语”,收诗12首;第3辑为“画眉歌”,收诗11首;第4辑为“不夜城”,收诗10首,共有45首诗。前有胡适提名,蔡元培题“一心诗集:清新俊逸”,有赵景深序与诗人自序。书前还印有一页为《鬻兄谣》一诗译成日文的发表文字,题“本诗集中一部分已被译成日文,此为其中之一篇。”

王以仁

本名:王以仁 别名:
出生年:1902 逝世年:1926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浙江天台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23年到上海教书时开始写作。1924年以后不断有小说、散文、诗歌在《小说月报》等多种刊物上发表。1926年夏秋之间失踪,疑为从海门到上海的轮船上跳海自杀。其作品常载于《文学周报》《小说月报》《创造周报》《文学旬刊》等。著有诗文集《王以仁的幻灭》(1929年)、小说《孤雁》(1931年)。生前所著《孤雁》,死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小说是由6封可以独立成篇的书信组成的中篇,写一个失业知识青年,教员职位被人侵夺,到处流浪碰壁,返回故乡又受冷眼歧视,最后终至呕血而亡。这仿佛是他自己的写照。王以仁诗文集《王以仁的幻灭》1929年7月28日由上海明日书店出版,分为3卷:第1卷收《泪痕的狼藉》《枇杷》《暮春时节》等7篇小说;第2卷收《幻灭》《漂泊的云》2篇小说;第3卷收《落花曲》《哀歌》《哀中国》等8首诗歌。前有许杰代序《王以仁的幻灭》。后有附录:郁达夫《打听诗人的消息》、许杰《秋夜怀以仁》、剑微《补记》。许杰的代序《王以仁的幻灭》评价王以仁“是一个感情与理智,两皆十分强烈的青年;同时又是一个有天才的文人,有勇气有忠心的灵魂的战士。”

王翼之

本名:王德辅 别名:王翼之
出生年:1903 逝世年:1938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山东文登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1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文登县立高等小学。1922年考入济南育英中学深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受党组织安排,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其间,他经常苦读到深夜,由于过于劳累,1928年冬,王翼之染上了肺结核病,回国养病。1934年秋,任教于文登大水泊启民小学。后辗转于各个学校,负责教授国文并兼教音乐课。七七事变爆发后,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7月,溺水身亡。王翼之编《吴歌乙集》,1928年民俗学会出版,张新伯《代序》、王翼之《自叙》。全书26页,分上下卷,上卷为儿歌,收录50首;下卷为民歌,收录62首。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