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民
本名:石民 | 别名: |
出生年:1901 | 逝世年:1941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湖南邵阳人 | 流派:象征诗派 |
诗人简介
1924年毕业于长沙岳麓中学,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1928年毕业。1925年开始创作。1929年任上海北新书局编辑,编辑《北新》月刊、《青年界》。1930年左右,其诗歌多载于《语丝》《骆驼草》《莽原》《奔流》《青年界》等刊物。与废名、梁遇春齐名,称为“骆驼草三子”。1936年到武汉大学任教,教授英国文学,1938年随校迁到四川乐山。不久因肺病告假回湖南,1941年病逝。著有《良夜与恶梦》(1929年),译诗集《散文诗选》(1931年)、《他人的酒杯》(1933年)、《巴黎之烦恼》(1935年)。
石樵
本名:张庭梁 | 别名:石樵 |
出生年:1922 | 逝世年:1948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河北山海关(今秦皇岛市)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主要作品有诗集《蓬艾集》(与柏绿、海笛、荷山、端木文心、欧阳东明合集)和《山海集》。1943年1月,石樵、柏绿、海笛、荷山、端木文心、欧阳东明的诗歌合集《蓬艾集》由艺术与生活杜出版,为“艺生文艺丛书”之十一,定价每册八角。收有石樵“忐忑辑”9首;1946年3月,石樵的诗集《山海集》在北平出版,定价每册150元。收《窗》《牵牛花》《我与书》《冬天的海》《鲁迅先生九年祭》《荣光之手》等诗。
史轮
本名:马清瑞 | 别名: |
出生年:1902 | 逝世年:1942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山东邱县人 | 流派:西北战地服务团 |
诗人简介
30年代前期开始文学创作。在《新诗歌》、《诗歌新辑》、《诗歌季刊》等刊物上发表诗作。抗战开始后到山西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继去延安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文化救国会工作,为“战地社”主要成员,提倡街头诗,还从事歌曲和戏曲创作,诗作大多刊于《诗建设》上。1942年在反日本侵略军扫荡斗争中牺牲。著有诗集《白衣血痕》和戏曲《白山黑水》、《秦腔》等。
舒模
本名:蒋树模 | 别名:舒模 |
出生年:1912 | 逝世年:1991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作曲家 |
祖籍:江苏南京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3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教育系。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抗敌演剧四队副队长。1949年后,历任中国音协浙江分会主席,浙江省文联筹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戏曲研究院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剧协第三届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创作的歌曲《军民合作》《你这个坏东西》《大家唱》《跌倒算什么》等。有作品《民主抗战进行曲》(1944)。
水荫萍
本名:杨炽昌 | 别名:南润等 |
出生年:1908 | 逝世年:1994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台湾台南人 | 流派:风车诗社 |
诗人简介
1932年在台南二中毕业后赴日本,入东京大学文化学院。1933年接受当时日本盛行的超现实主义影响开始写诗,并且在日本刊物《椎木》、《神户诗人》、《诗学》上发表。1933年返台湾,任《台南新报》“学艺”栏编辑。1935年秋,与张良典、李张瑞、林永修组织风车诗社,发行《风车诗刊》,提倡超现实主义。1937年任《台湾日日新报》记者。1945年台湾光复后仍任职于由《台湾日日新报》改名的《新生报》。继受聘任《公论报〉台南分社主任。后任台南市文献委员会委员。著有新诗集《热带鱼》、《树兰》、《燃烧的面颊》,短篇小说《蔷薇色的皮肤》、《贸易风》,评论《洋灯的思维》等。
宋寒衣
本名:宋品修 | 别名:宋寒衣 |
出生年:不祥 | 逝世年:不祥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广东蕉岭人 | 流派:中国诗歌会 |
诗人简介
1930年代加入中国诗歌会,其诗作常载于《救亡画报》《诗歌月报》《每月诗歌》《诗经》等。著有诗集《渔家》(1937年),《昨日的行脚》(1941年)。宋寒衣的诗集《渔家》1937年6月5日由中国诗歌社出版,前有郭沫若题字。分为三辑,第一辑为“渔家”,收《吴家村》《夜的流浪者》等诗14首;第二辑为“秋祭”,收《向鲁迅先生志哀》《在秋风里》等诗9首;第三辑为“南洋谣”,收《卖鬼货的歌》《童养媳》等诗7首。共收诗30首。1941年6月,宋寒衣的诗集《昨日的行脚》由诗歌出版社出版,印刷1500册。全书收诗28首,第一辑“为祖国而歌”7首,第二辑“黄昏的战线”8首,第三辑“怀念江南的春”13首。扉页注明“本书作者其他诗著”有1936年6月出版的《渔家》。书前有穆木天寄宋寒衣信作为代序,以及柳倩《序》,书后有《后话》。
宋琴心
本名:宋尚和 | 别名:宋琴心 |
出生年:1907 | 逝世年:1973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福建莆田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27年前后开始发表新诗,1929年与陈淇、魏弼等人在福州成立异军文艺社。1931年任协和大学学生社社长,1935年为诗刊《诗之叶》主要撰稿人。抗战开始后,在华安山区私立寻源中学任训育主任。其诗歌多发表于《闽报》、《北新》半月刊、《协大》季刊、《诗刊》、《新垒》月刊等。出版诗集《爱之仇》(1929年)、《冷的心曲》(1929年)。宋琴心的诗集《爱之仇》1929年11月由厦门世界文艺书社出版,为“世界文艺丛书”之一,收《烦闷的蛱蝶》《捧着这个无酒的酒杯》《爱之仇》等诗24首。宋琴心的诗集《冷的心曲》1929年12月由世界文艺书社出版,收有《冷的心曲》《朝雾》《抱着愿望的残骸》等诗22首。前有“献给碧青”,诗集开始引Paul Verlaine(保尔·魏尔伦)的诗,结尾引Marceline Desbordes-Valmore(玛瑟琳·代博尔德-瓦尔莫)的诗歌。无序跋。
宋元
本名:宋得一 | 别名: |
出生年:1917 | 逝世年: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湖南湘阴人 | 流派: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
诗人简介
1936年高中毕业,进半工半读大学,曾参加《武汉文艺》社。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后历任赈济委员会、善后救济总署科员、股长、专员等职。1948年参加上海诗歌小组、上海文艺妇女工作者联谊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上海女中、北京中央文化部电影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江苏省话剧团、江苏省文化局工作。著有诗集《三八颂》、《誓言》、《一场喜事》,剧本《花儿朵朵开》等。
苏金伞
本名:苏鹤田 | 别名: |
出生年:1906 | 逝世年:1997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河南睢县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20年考入开封第一师范学校。1923年进河南体育专门学校。1925年开始发表作品。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开封中小学任教。1928年被捕,入狱1年。此后,在东岳艺术学校、民众师范学校、开封第一高中任教。1940年至1943年任教于河南大学。1946年编辑《中国时报》文艺副刊,并创办文艺刊物《春潮》。1948年到河北正定华北大学任文学研究室研究员。1949年调北平军管会,做接管高等学校工作,编《诗号角》,又与严辰、吕剑等编《文艺劳动》。是年冬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主编《奔流》。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获平反。著有诗集《地层下》、《窗外》、《入伍》、《鹁鸪鸟》等。
苏雪林
本名:苏小梅 | 别名:绿漪、灵芬、天婴、老梅等 |
出生年:1899 | 逝世年:1999 |
性别:女 | 职业:作家,教授 |
祖籍:安徽太平县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生于浙江瑞安。1917年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次年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就读,1921年毕业。1922年赴法国留学,先后在吴稚晖创办的海外中法学院、里昂国立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和文学。1925年因母病辍学回国。1928年至1930年先后任沪江大学、苏州东吴大学、安徽大学教授。1931年任国立武汉大学教授。1949年在香港真理堂工作。次年去法国巴黎。1952年去台湾,先后在台湾师范大学、台南成功大学任教授,1964年赴新加坡南洋大学任教,后仍回台湾成功大学教书,直至1973年退休。主要作品有短篇历史小说集《蝉蜕集》、长篇小说《棘心》,散文集《绿天》以及《苏绿漪创作选》等;论著有《李义山恋爱事迹考》、《辽金元文学》、《唐诗概论》等。
素川
本名:朱企霞 | 别名:素川 |
出生年:1904 | 逝世年:1984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 安徽泾县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1929年留学日本,其诗常载于《每周文艺》《新诗》《青年界》等刊。朱企霞的诗文集《秋心集》1937年11月由北新书局出版,为“文艺新刊”之一,收有《黄了西风》《悼》《夜醒》等诗。
孙大雨
本名:孙铭传 | 别名: |
出生年:1905 | 逝世年: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翻译家,学者 |
祖籍:上海人 | 流派:格律诗派 |
诗人简介
原籍浙江诸暨。“五四”时期在上海读中学,开始发表诗和小说。1922年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25年毕业赴美。1926年入美国达德穆学院,1928年毕业入耶鲁大学研究院专攻英国文学。1930年至1957年,历任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中央政治学校、复且大学等校外文系教授。30年代初,常在“新月派”办的《诗刊》上发表诗作。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7年任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干事会主席。建国后,任复旦大学教授。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得到改正。著有诗集《精神与爱的女神》、《自己的写照》,译有莎士比亚的剧本多种。
孙钿
本名:郁钟瑞 | 别名:郁青、郁华,村因、辛苓、于塞夫、钱宛堤 |
出生年:1917 | 逝世年:2011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上海人 | 流派:七月诗派,平原诗社 |
诗人简介
曾在上海大同大学学习。1933年去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开始创作。留学期间,参加中国剧人协会、诗歌座谈会和社会科学座谈会等。回国后,在香港主编《东江》《东惠》。著有诗集《击退敌人去》、《旗》、《望远镜》,小说集《初生期》、《高野良雄之死》等。
孙俍工
本名:孙燎光 | 别名:孙光策 |
出生年:1894 | 逝世年:1962 |
性别:男 | 职业:作家,翻译家 |
祖籍:湖南隆回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16年考入北京高师国文部,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毕业后曾在长沙第一师范、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东大附中任教。1924年冬赴日本东京留学,入上智大学研究德国文学。1928年回国,翌年任复旦大学教授,继任中文系主任。1931年任南京国立编译馆编译。抗战爆发后去成都,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成都分校政治主任教官、华西大学教授。1940年在重庆任国民党监察院参事。1944年后任四川湘辉学院、四川教育学院教授。1950年回湘,任湖南大学中文系、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海底渴慕者》、《生命底伤痕》,诗集《杀到东京去》,散文集《告J国小朋友》,剧《世界的污点》、《火花》、《审判》、《复仇》、《血弹》、《素夫团》、《续一个青年的梦》、《理想之光》等,另有论著、翻译多种。
孙萍
本名:孙三同 | 别名:孙萍 |
出生年:1918 | 逝世年:1998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河南安阳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43年毕业于陕西城固西北联合大学中文系,曾做过记者,当过编辑、刊物主编,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荣立三等功三次。先后在台湾大学、中原工学院、嵩华文法学院、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学院等院校任教。1942年11月,孙艺秋的诗集《泥泞集》由诗创作社出版,为“诗创作丛书”第一集之八。收《工作》《寻春计》《泥泞》《哭满红》等诗13首,有作者《牵牛》代序。1943年11月《文学杂志》刊登广告:“在这里,诗人还唱出了‘生的路途还远呢!而我们的脚下有更多的泥泞。自己滑倒要自己起来。何必把手伸给别人呢?’这是充满了生的火焰,在激荡翻腾的音波下,将埋葬掉一切苦恼与沮丧。”
孙望
本名:孙自强 | 别名:盖郁金、河上雄、鲁尔 |
出生年:1912 | 逝世年:1990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学者 |
祖籍:江苏常熟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30年入江苏省立南京中学商科,开始发表文学创作。1932年考入金陵大学国文系。1934年与程千帆等组织土星笔会,出版诗刊《诗帆》。抗战初期,和常任侠等编《抗战日报》副刊《诗歌战线》,组织中国诗艺社,出版《中国诗艺》。1942年任教于金陵大学中文系。抗战胜利后,与汪铭竹等组织“诗星火”社。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协江苏分会副主席,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著有诗集《小春集》、《煤矿夫》,编辑《现代中国诗选》(与常任侠合编)、《战前中国新诗选》、《<全唐诗>补遗》,专著《莺莺传事迹考》、《元次山年谱》等。
孙席珍
本名:孙彭 | 别名:孙志新,丁非、丁飞、邹宏道、织云女士、芳君、易贝、明琪等 |
出生年:1906 | 逝世年:1984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小说家 |
祖籍:浙江绍兴人 | 流派:绿波社,北方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
诗人简介
1921年到北京大学学习。1922年开始发表新诗。1923年与赵景深、焦菊隐等发起组织绿波社,曾主编《京报・文学周刊》。1925年加入共青团。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北伐,先后任连、营指导员,总政治部秘书。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1931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中国大学及东北大学任教,同时任北方“左联”常委兼书记。1936年组织北平作家协会,为负责人之一。抗战胜利后任联合国救济总署专门委员,负责编译工作,继任河南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南京大学、渐江大学、杭州大学等校任教。著有短篇小说集《到大连去》、《金鞭》、《女人的心》、《夜姣姣》,小说、戏剧集《花环》,中篇小说《凤仙姑娘》、《战场上》、《战争中》、《战后》等,另有论著译述多种。
孙毓棠
本名:孙毓棠 | 别名: |
出生年:1910 | 逝世年:1985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历史学家 |
祖籍:江苏无锡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中学毕业后考入南开大学,后转入清华大学历史系。30年代初开始发表新诗。清华大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历史学部。回国后执教于各大学。抗战爆发后到昆明,先后在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新中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海盗船》、《宝马》、《梦乡曲》。
荪荃
本名:孙祥偈 | 别名:荪荃 |
出生年:1903 | 逝世年:1965 |
性别:女 | 职业:诗人 |
祖籍:安徽桐城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1927年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研究科。历任北平女一中校长、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讲师、《朝报》《新晨报》副刊主编、河北大学和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教授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参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荪荃的诗集《生命的火焰》1930年1月由北平孤星社出版,为“孤星丛刊”之一,收有《生命的火焰》《是去年一样的春天》《我依然徘徊在沙漠上》等诗40首,有作者《写在卷前的一页》和《后记》。
索开
本名:李索开 | 别名:索开 |
出生年:不祥 | 逝世年:不祥 |
性别:男 | 职业:诗人 |
祖籍:河南襄县人 | 流派: |
诗人简介
主编河南省文联刊物《翻身文艺》,致力于普及文艺知识。主要作品有诗歌《荒原的声音》《巴尔与玛叶莎》等。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微信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