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劳

本名:陈晶秋 别名:辛劳
出生年:1911 逝世年:1945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32年加入左联,1934—1935年间化名陈中敏执教于私立江苏中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国际第一难民收容所从事难民教育工作。1938年加入新四军战地服务团,与聂绀弩、林琳等编辑《抗敌》丛书,创作演出独幕剧《圣诞节之夜》。患肺病后,辛劳在皖南后方医院病室中创作长诗《捧血者》及其续集,与莫洛等人通信讨论革命诗歌创作。1936年返回上海,后疏散到金华及浙东地区,先后创作长诗《棉衣》《秋天的童话》《五月的黄昏》及短诗若干,为《捧血者》补写后记。1941年5月担任苏北诗歌协会副理事长,在上海编辑出版了散文集《古屋》《炉碳集》,在诗歌书店出版三人各级《收成》。辛劳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奔赴淮安解放区途中遭遇国民党顽固派而被杀害。1948年5月,辛劳的长诗《捧血者》由星群出版社出版,为“森林诗丛”之一,定价国币三元。全诗包括序诗和六个诗章,依次为《行人》《月黑的夜》《我爱》《奥秘》《林雀》《古歌》,书后有丘东平所作《给“捧血者”的一封信》与辛劳的《后记》。书的扉页标明“辛劳遗著”。丘东平的《给“捧血者”的一封信》曾发表于《刀与笔》1940年第3期,《捧血者》出版时将其收入书中。文中认为,《捧血者》正是辛劳的自白,在典型的表现上有了足以自恃的成功,但缺点在于文字太多且不够深,“是坚定的,但是也表现得摇摆!”

行云女士

本名:刘雯卿 别名:
出生年:1911 逝世年:1986
性别:女 职业:诗人、教员
祖籍:湖北公安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28年曾用笔名“行云女士”成为《萍》的主要撰稿人。曾在桂林中学担任国文教员,与才女章亚若是好友。柳亚子曾有诗《题柳诗尹画联展开幕》云:“雯卿呼我为诗圣,蟾桂怜君是画师。崛起西南撑一帜,杜甫、曹霸本同时。”《赠刘雯卿女士,诗人节座上作》:“历史剧谈曾识我,诗人佳节又逢君。休言妹喜能亡夏,男子衣冠并世尊。”。刘雯卿有诗集《血潮》(1939年)、《战地诗歌》(1942年)、《南国战士》(1942年)、《火光中的影子》。1939年1月,刘雯卿诗集《血潮》由生路书店出版,由白薇校正。全书收诗50首,依次为《孤军夜战曲》《神圣的战场》《俘虏自供》《飞将军之母》《欢送钢军》《高射炮自述》《银色战场》《伟大的伤痕》《碧血双十》《秋凉制战衣》《战区儿童的哀号》《铁鸟与水鸭》《虔诚祭奠》《火星》《血潮》《征兵出发》《黄鹤楼下种黄花》《欢送女学生军》《哀悼鲁迅先生》《前奏》《抗日将军》等。书前有钟惠若为《高射炮自述》《孤军夜战曲》《神圣的战场》《飞将军之母》四首诗所作的木刻,以及自序与欧阳予倩序。

徐迟

本名:徐商寿 别名:史纲、龙八、余生、唐瑯等
出生年:1914 逝世年:1996
性别:男 职业:诗人,报告文学家
祖籍:浙江吴兴人 流派:现代诗派

诗人简介

1931年考入东吴大学文学院。翌年借读于燕京大学,开始写诗。1933年秋回东吴大学复学。1934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937年在上海主编《纯文艺》月刊。抗战爆发后,以战地记者身份深入战区前线。1938年5月到香港。1939年10月,作为《星报》记者赴前线采访。在港期间,与戴望舒等编英文版《中国作家》。1941年到重庆,后任《中原》月刊、《世界日报》副刊《明珠》编辑。1946年回吴兴南浔中学任教。1949年到北京,任英文版《人民中国》编辑。1955年任《诗刊》副主编。1962年后任作协湖北分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理事。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诗集《二十岁人》、《最强音》、《战争、和平、进步》,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等。

徐放

本名:徐德锦 别名:巉岩,柳舒,史渐黎,史向黎,鲁放,牛稼辛,纪初阳
出生年:1921 逝世年:2011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辽宁辽阳人 流派: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

诗人简介

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2年因受日本侵略军迫害逃离东北。1944年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并任《文学期刊》编委。1945年毕业于设在四川的东北大学中文系,参加”春草诗社”,后编《东北文化》。1946年赴延安。1947年在华北大学任教,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日报》副刊编辑,其间主编过《现实诗丛》。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南城草》、《起程的人》、《野狼湾》、《赶路记》等。

徐梦麟

本名:徐嘉瑞 别名:
出生年:1895 逝世年:1977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云南昆明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徐嘉瑞曾担任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分会主席,投身到抗日救国救亡的革命运动之中,主编抗战《战统》诗刊,发表了许多抗日的诗文。1943年,他创作并出版了著名的抗日话剧剧本《台湾》,并在昆明公演。1944年,徐嘉瑞在为地下党组织秘密工作之余,开始对大理文化进行研究,曾多次深入到大理一带,对当地的历史、社会、宗教、民俗、语言及神话传说等进行调查研究。徐嘉瑞《无声的炸弹》,收诗17首。依次为《从桥上走了过去(代序)》《无声的炸弹(朗诵诗)》《飞将军赞》《二等兵陈龙》《记某副师长》《自由的火焰》《东方的火把举起来了》《全国总动员》《机关枪在歌唱》《不知姓名的牺牲者》《上海折臂翁》《送妻出征》《长江与黄河》《赵老太太颂》,旧诗附《八百壮士》《姚将军歌》《那颂歌》。

徐庆誉

本名:徐庆誉 别名:
出生年:1898 逝世年:不祥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湖南浏阳人 流派:

诗人简介

徐庆誉,生于1898年,湖南浏阳人,原籍山东济阳。曾就读于湖南省立法政专科学校、英国剑桥大学。历任上海光华大学、香港大学、山东齐鲁大学教授,1948年去美国。徐庆誉诗集《嘤嘤诗集》1933年12月由上海太平洋书店出版,收有《民族之歌》《生之悲哀》《寄青年》等诗62首。

徐蔚南

本名:毓麟 别名:徐蔚南
出生年:1899 逝世年:1953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江苏人 流派:

诗人简介

中学时期大量攻读中法文学作品。早年留学日本,庆应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复旦实验中学与浙江大学执教,继而改行转入世界书局,从事编辑工作。1924年,由柳亚子推荐,参加新南社。1925年来上海,在复旦大学实验中学任国文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市文化局工作。他一生除教学、编辑工作外,还坚持文学创作和外国文学翻译。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以小说与散文见长,为文学研究会成员。曾主编《ABC丛书》。主要译著有:法朗士《女优泰绮思》(1929年),莫泊桑《她的一生》(世界书局,1928年),海特林克《茂娜凡娜》(1930年),《法国名家小说选》(1932年),《印度童话集》(1933年),《莫泊桑小说集》;尼可拉叶娃《远景的轮廊》(1950年)。他还著有学术专著《艺术哲学》(1929年),《顾绣考》(1936年),短篇小说《奔波》(1923年),《都市的男女》(1923年),散文集《春之花》(1924年)、《寄云的信》(1925年)、《龙山梦痕》(与王世颖合著,1926年)、《乍浦游简》(1937年)等。1923年6月,徐蔚南、王维克译作《屠格涅夫散文诗集》由青年进步学会出版社出版,上海新文化书社印行,收入《青年进步学会丛书》。1934年4月再版。该本为中国屠格涅夫散文诗的首部译本。初版全书76页,有《序》和文章《屠格涅夫的申请及其在俄国和欧洲文学界的位置》,收入40首屠格涅夫散文诗翻译,徐蔚南翻译24首,王维克翻译16首。徐蔚南对屠格涅夫散文诗的翻译,早期多刊于《觉悟》。

徐訏

本名:徐传琮 别名:史大刚、迫迂、丽明、东方既白等
出生年:1908 逝世年:1980
性别:男 职业:小说家,教授
祖籍:浙江慈溪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31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转入该校心理学系学习。1933年离北平去上海,帮助林语堂编《论语》半月刊,后任《人间世》半月刊和《宇宙风》半月刊编辑。1936年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研究哲学。抗战爆发后即动身回国,先在香港编《宇宙风)半月刊,后到桂林、重庆。1942年任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教授。1943年,其小说成为重庆的最畅销书。1944年被《扫荡报》聘为驻美特派员。1946年回国。1950年移居香港,从事写作。1961年至1962年在新加坡南洋大学任教。1966年至1970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任教,后任香港浸会学院中文系主任。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幻觉》、《阿拉伯海的女神》、《海外的情调》,长篇小说《吉布赛的诱惑》、《一家》、《精神病患者的悲歌》、《烟圈》、《荒谬的英法海峡》、《风萧萧》、《鬼恋》,诗集《进香集》、《借火集》、《灯笼集》,剧本《生与死》、《兄弟》、《野花》、《鬼戏》等。

徐玉诺

本名:徐红蠖 别名:徐言信
出生年:1893 逝世年:1958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河南鲁山人 流派:现实主义诗派,文学研究会

诗人简介

1915年入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被选为河南省学联理事。1920年一师毕业后,致力于新诗、小说、散文创作并加入文学研究会。1920年至1940年,先后在鲁山小学、中学任教员、校长,在福州英华学院、吉林毓文中学、厦门集美学校、洛阳师范学校、信阳女子师范学校、烟台第八中学、开封中州大学等校任教,任厦门《思想日报》编辑。1940年后失业,在河南淅川、内乡等地流浪。1948年鲁山解放后,任县立中学校长、河南省人大代表、省文联常委、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诗集《将来之花园》、《雪朝》(8人诗合集),小说集《朱家坟》、《朱家坟夜话》等。

徐志摩

本名:徐章垿 别名:南湖、海谷、谷、鹤、云中鹤、仙鹤、大兵、刑我、心手、诗哲、黄狗等
出生年:1897 逝世年:1931
性别:男 职业:诗人,散文家
祖籍:浙江海宁人 流派:格律诗派,新月社

诗人简介

1910年入杭州一中学习。1913年发表第一篇文章。1915年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次年进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917年转入北京大学。翌年赴美国留学。1919年毕业于克拉克大学历史系。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学位。同年秋去伦敦,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兴趣转向文学。1921年转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开始写诗。同年秋回国。1923年与胡适等组织新月社。1925年主编《晨报副刊》。1926年与闻一多编《晨报诗镌》,后又编《剧刊》。1927年与胡适等创办新月书店。次年主编《新月》月刊。1930年任中英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并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1931年编新月社《诗刊》。曾先后任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志摩日记》等,另有《徐志摩全集》、《徐志摩诗文补遗》、《徐志摩英文书信集》、《徐志摩诗集》(全编)行世。

徐雉

本名:徐雉 别名:
出生年:1899 逝世年:1947
性别:男 职业:诗人,小说家
祖籍:浙江慈溪人 流派:现实主义诗派,文学研究会

诗人简介

1921年在宁波效实中学毕业后,考入苏州东吴大学文科,同时开始发表新诗并加入文学研究会。1925年东吴大学毕业后去广州,在国民革命军第六军政治部任职。“四一二”政变后,在宁波、芜湖、上海等地流浪。1928年曾一度任上海《商报》副刊编辑。1932年任《申报》的《业余周刊》编辑。1938年赴延安,被分配在边区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担任语文部部长。1939年到晋察冀军区任秘书,后转到边区政府任秘书,主编《边政导报》。1942年因患肺病返延安。1945年至1946年在边区文协创作组工作。1947年初,在胡宗南部进犯延安时,于疏散途中病故。著有诗集《雉的心》(后略加修改、删削,改名为《酸果》),短篇小说集《不识面的情人》等。

许季明

本名:许季明 别名:
出生年: 逝世年: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湖北房县人 流派:

诗人简介

许季明,湖北房县人。曾就读于大夏大学法学院,1930年代其诗曾载于《文艺(武昌)》《文风(上海)》《诗林双月刊》等。许季明的诗集《季明诗草》1936年11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收《第二个洪水时代到了》《我的希望是幻灭了》《悼高尔基》等诗40首。前有赵景深《赵序》与诗人自序,赵景深评价:“他写得那样的流畅,清晰,情感又是那样的真挚,真是难得。”

许幸之

本名:许达 别名:屈文、欧阳信、天马、霓路等
出生年:1904 逝世年:1991
性别:男 职业:诗人,剧作家,美术家
祖籍:江苏扬州人 流派:创造社,中国诗人协会,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诗人简介

1924年入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1927年回国,参加北伐军总政治部做美术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捕,出狱后再次赴日,参加留日青年艺术家联盟,任联盟书记。1929年回国,任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主任。后参加左翼“美联”、“剧联”,被选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主席。1934年至1939年任天一影片公司美术设计,电通影片公司导演,青鸟剧社、上海剧艺社、中法剧社、上海艺术剧院编剧、导演。1940年赴苏北华中鲁艺分院任教。1942年至1949年在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上海戏剧专科学校、南京戏剧专科学校、苏州社会教育学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苏州市文联主席、中央电影局艺委会编导、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有诗集《诗歌时代》,诗文合集《归来》,剧本《小英雄》、《天长地久)、《阿Q正传》(改编),编导电影多部。

絮絮

本名:丘絮絮 别名:
出生年:1909 逝世年:1967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福建龙岩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曾就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1936年去马来亚和婆罗州各地中学执教,1952年转新加坡华侨中学任教。丘絮絮诗集《昨夜》1929年4月由上海新民图书馆出版,为“飞泉丛书”之一,收有《生命之车》《让我们永别了吧》《灵魂的叫喊》等诗37首。前有毛一波的《毛序》,他认为“就文学方面说,现在所需要的即是民众文学”,《昨夜》“还是太偏于个人性的表现”,但其中有些诗歌“是接近这民众文学的也可说是民众文学的先兆”。

瑄秋

本名:卢葆华 别名:
出生年:1898 逝世年:1945
性别:女 职业:诗人,编辑
祖籍:贵州遵义人 流派:

诗人简介

其父为清末秀才,幼年随父课读,后入遵义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善书法。1925年去上海,任《申报》副刊编辑,后寓居杭州。卢葆华于1933年至1945年间与吴宓有交往。1936年卢葆华与刘健群结婚,1938年离婚,同年迁昆明。出版新诗集《血泪》(1932年)。诗集《血泪》1932年8月30日出版,收诗《血泪》《寄》《听》等27首。扉页有“献给茜华及朋友们”。前有青羊《书后附记》、余慕陶《代序》、卢葆华《自序》。

薛何为

本名:薛何为 别名:薛沉之,薛诚之
出生年:1907 逝世年:1988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湖北省江陵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院。曾参加过“一二九”爱围学生运动。1945年7月经闻一多、吴晗先生介绍成为民盟首批发展的成员之一。1956午7月加入中网共产党。在 西南联合大学 执教期间,受闻一多的影响,积极从事进步文学创作,并出版诗集《波浪》、《三盘鼓》。1944年11月,常任侠诗集《蒙古调》和薛诚之诗集《三盘鼓》由百合出版社出版。

薛汕

本名:黄谷隆 别名:薛汕
出生年:1915 逝世年:1999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广东潮州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34年肄业于北京中国大学国学系。1934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上海震旦大学教授,北京市图书馆馆长,北京大学图书馆专修科教授,中国曲艺出版社编审,中国俗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长,北京东方文化馆馆长,新诗歌杂志社社长。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述丰厚,有歌谣集《金沙江上情歌》,散文集《雁从塞北来》,小说集《前夜》,理论集《文艺街头》,纪实文学《与蒋经国相处的日子》等29部。薛汕编的《岭南谣》,将广府,客家,潮州三个方言区的人民歌精选辑。

雪蕾

本名:李若愚 别名:雪蕾
出生年:1925 逝世年:不详
性别: 职业:诗人
祖籍:四川合川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44年起在《诗部队》《文艺春秋》《文艺之家》《艺风》等期刊发表诗歌。

严杰人

本名:严爱邦 别名:严杰人
出生年:1922 逝世年:1946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广西宾阳大桥乡长江村人 流派:

诗人简介

民国24年(1935年)秋,考入广西省立宾阳初级中学。爱好文学,组织“奋流文学研究会”,研讨文学问题,出版壁报。其创作多篇在当时《广西日报》副刊发表。28年(1939年)春,以会考成绩优良升广西省立桂林高中。是年冬,考取《广西日报》内勤记者,结识范长江、周钢鸣、卢荻等著名作家,并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29年(1940年),开始参加中共地下党活动。30年(1941年),兼任桂林高中、逸仙中学语文教师,同时发表小说《油瓶仔》、散文《群》、诗《伊甸园外》等作品。是年,汇编出版著作《小鹰》、《南方》、《今日之普罗米修士》、《伊甸园外》等书。年底,被国民党逮捕,经党营救后出狱,离桂林到平南、南宁、柳州、贵州、四川等地任教。32年(1943年)夏,在重庆任《正气日报》编辑,34年(1945年)秋,任《华商报》文艺副刊,《文艺三日刊》编辑。35年(1946年)夏,自香港赴澳门回广东随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江纵队北上山东烟台解放区,两月后因病逝世。当时《广西日报》曾以《诗人严杰人逝世》为题作了报道。 1941年11月,严杰人的诗集《今之普罗蜜修士》由今日文艺社出版,为“今日文艺丛书”第三种。收《南国的边缘》《英雄树》《指挥所里的参谋长》《夜桂林》等诗14首。

晏明

本名:郭灿之 别名:林露、林之露、白野等
出生年:1920 逝世年:2006
性别:男 职业:诗人
祖籍:湖北云梦人 流派:

诗人简介

1940年开始发表诗作。1941年在重庆编辑《诗丛》。1943年在湖北恩施主编《武汉日报》文艺副刊。1944年在重庆复办《诗丛》。194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民报》、《北京日报》文艺副刊编辑,北京出版社《十月》编辑。为中国作协会员。著有诗集《三月的夜》、《收割的日子》、《北京抒情诗》等。

乐园鸟·新诗云


乐园鸟·新诗云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团队研究成果推介与面向全国新诗研究的数据库窗口。数据库建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重点资助。

乐园鸟·新诗云数据库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整合新诗文献、新诗研究和诗坛动态,为新诗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研究提供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新诗研究成果,为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等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学术信息资源。

联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 430079 邮箱: leyuanniaoxinshi@163.com


  • 微信

  • 微博

  • 抖音